您的位置: 首页 >图说四川>按类别>报刊图片>详细内容

20190809四川日报图片

来源:2019080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13 09:32:22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8日,中国·成都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双流体育中心举行。当中国香港警队入场时,现场大屏上出现鲜红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飘扬的紫荆花和“中国香港”四个大字异常醒目,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看台观众纷纷起立鼓掌,高喊“雄起!”由衷表达对中国香港警队的敬意和支持。 本报记者 杨树 摄

8月8日晚,四川大剧院迎来首场商业试演,图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四川大剧院供图

重庆巫山机场的停机坪和地面设施(7月16日无人机拍摄)。8月7日,被称为三峡“云端机场”的重庆巫山机场建设项目通过行业验收,具备民航机场运行条件。该机场有望8月中旬通航,届时将开通巫山—重庆、巫山—烟台等航线。 新华社发(重庆机场供图)

如今的夹金山已铺满绿色。 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老记者王治安讲述当年采访经历。 本报记者 杨树 摄

天保工程实施前,夹金山森工局职工在伐木。 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资料图片)

1998年8月28日《四川日报》5版刊登的《10万森工:放下斧头遍山种树》。

1998年8月28日,四川日报刊发《10万森工:放下斧头 遍山种树》长篇通讯,率先发出“把砍树人变成造林人”的呼吁,指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键所在。这句话日后成为天保工程“流行语”。报道披露了天保工程试点区四川,在保护母亲河水源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上的努力,以及壮士断腕般的牺牲,发出“保护天然林,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家园”的呐喊。 本报记者 王成栋

碧水环绕、绿树成荫的海绵型公园——桂溪生态公园。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锦江绿道旁,全新打造的“锦书来”公共阅读空间。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成都城南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的现代化都市氛围。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新内涵——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对公园城市的先行实践深入推进,整座城市的公园气质越来越浓郁,“我们的城市是公园”正成为市民心声。 本报记者 吴亚飞

8月8日,世警会在双流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用街舞表达活力与自信。

汪俊飞。

谢文珂(左二)和修楼梯战队人气选手嗨舞。

汪俊飞的街舞秀。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街舞少年的台风和技巧不逊于成人舞者。

日前,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4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原则性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加霹雳舞(街舞的一种)项目。这意味着街舞有望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在四川,有这样一群街舞人——有的坚守10余年,终于登上全国舞台;有的初出茅庐,却已拿到全国体育赛事的入场券;还有的默默无闻,却在传道授业中找寻自己的价值。他们,舞动青春,期待着属于街舞的新时代到来。  本报记者 边钰

蜀王府河道内出土的精美建筑构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蜀王府后花园的河道。 本报记者 杨树 摄

2013年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东华门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时,在原明代蜀王府的河道中发现大量动物骨骼。经过山东大学从事动物考古的相关学者研究,日前揭开明代蜀王府在“非壮丽无以示威仪”的宏伟建筑之外,豪奢精致的餐饮和娱乐——美食,蜀王府将鸡鸭猪兔一网打尽;宠物,猫猫狗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豪猪、果子狸、熊都可能豢养在蜀王府后花园。 本报记者 吴晓铃

蜀汉景耀四年铜弩机。 四川博物院供图

东汉永寿无疆瓦当。 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绿釉陶六博俑。 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汉代角抵。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摄

7月31日,《武·戏——汉晋三国体育文物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绿雨轩展厅揭幕。来自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博物馆的80余件体育文物,勾勒出汉晋三国时期人们的体育与生活风貌。这些文物来自射术、技击、御术、手搏、斗兽、蹴鞠、投壶、百戏、养生、棋戏等十个方面,串联起军事武艺和休闲游艺。无论是习射、手搏,还是斗兽,都能看出古人的娱乐相当“硬核”。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动力火车在演唱会上表演。 受访者供图

8月24日,演唱组合动力火车将来到成都,和歌迷一起度过20周年巡回演唱会“跟动力合唱”。当年动力火车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当》,和电视剧《还珠格格》一起,成为不少人的青春回忆。 陈青冰 本报记者 李婷

芙蓉双鸟(中国画)郭汝愚 作

作为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郭汝愚在超过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画遍了大地上的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以丰富多彩的画面捕捉天地间灵动的生命,曲尽自然世界的意态和悲欢。这幅《芙蓉双鸟》以芙蓉花为对象,配以两只娴静中透着机灵的飞禽,用充满古典意趣的构图与设色,让观者在艺术中品味生命之美。(余如波)

石鲁《秦岭山麓》。 成都画院供图

7月26日,“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讲座在成都画院举行,石鲁之女、陕西省美协副主席石丹主讲“诗意画境——从四川走出来的艺术大师石鲁”,将父亲的艺术人生娓娓道来。 本报记者 余如波

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萌翻了。 光线影业供图

四川话出现在影视剧中,引发热议,《哪吒》并不是第一次。业内人士认为,四川话已经与东北话、上海话、粤语共同成为影视剧中应用最广的方言。四川方言的诙谐幽默、感性直白、骂中含情、俗中见雅,是一种财富。特别是诙谐幽默的特质,常常在影视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报记者 郭静雯

来源: 20190809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