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忆老县城
忆老县城
林伟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我居住了三十七年的屏山老县城:“点燃一根火柴围绕屏山老县城跑三圈都不会熄灭”。老县城真的很小,虽然有像“狮子桥”“万寿宫”“禹王宫”和“东观亭”等古老而朴素的景观,但每逢过节,城里的人都会选择去宜宾、自贡和成都等地游玩,因为老县城实在太小了!
老县城四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每天只有一班到宜宾的中巴车,要出行就要提前购票,上车的时候还得抢座位,不然就只有站着。车子得开三个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宜宾。以前是从鸭池绕行去宜宾,那条路弯道特别多,也特别窄,雾也特别大,遇到下雨天就危险重重。
记得有一次,我随母亲去宜宾一亲戚家,车子行到鸭池一拐弯处时,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在会车的时候,司机叫我们乘客全部下车,他硬是活生生把客车的后轮退到了悬崖边,才让大货车过去,全车人都替司机捏了一把冷汗……车上的颠簸也让很少出行的老屏山人很不适应,于是车里呕吐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恶心的味道弥漫了整个车厢。车子到达终点后,勤劳的司机都会用自来水冲洗车里车外,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这就是屏山子民的淳朴。
老屏山在八九十年代还有一种交通工具,那就是轮船。“屏航四号”“屏航6号”“屏航9号”“红卫22号”和“绥江1号”就是我们出行经常乘坐的轮船。从屏山到宜宾(顺流)要三个半小时,从宜宾到屏山(逆流)却要六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终点站。坐轮船比坐客车舒服,可以在上面睡觉、玩扑克牌、看电视、欣赏风景等。但是,在涨水天,坐轮船却很不安全。
1982年的暑假,我和哥哥从老家自贡到屏山县楼东乡(现在的书楼镇)沙坝外婆家玩。当时正值涨水季节,我外婆种在河坝边的花生和甘蔗全都被淹没了,当时我们年纪小不懂得惋惜,只是和外婆家的老表们天天下河抓鱼、上山摘桂圆枣子吃,玩得不亦乐乎!8月24日,我和哥哥准备告别外婆回自贡,外婆热情地挽留我们多玩两天,想让我们26日走(因为是涨水天,客船隔一天才有),我们兄弟俩没有听她的,固执地走了。25日才回到自贡,26日晚上我们老家看坝坝电影,在放映前我们听到一条可怕的新闻“1982年8月26日一辆从屏山开往宜宾的轮船在云南省水富县沉没,死亡人数超过100人……”当听完这个新闻后,全家人都暗自庆幸我们兄弟俩这次能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便是我们屏山老县城无法改变的交通状况。
八十年代的的老县城,只有屏山中学、民中、一小和二小四所学校。屏山中学里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民中只有初中部,学生人数也不多,初中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高中也不过四个班;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每年考上专科大学的人数寥寥无几,上四川大学的每几年才出一人,基本上都是考入宜宾师专(现宜宾学院)。
当时教我们的老师全是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把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滴地传授给我们。语文课,没有多媒体、没有教学音像制品,老师自己努力地用地方音很浓的普通话给我们朗读;数学课,老师费力地写了一黑板又一黑板就为了让我们看懂每一道例题的精髓,坐第一排的同学上完课都是“满头雪花”(粉笔灰);英语课,老师的口语标不标准我们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过地道的英语发音;物理化学课,老师用学校仅有的一点实验器材在课堂上给我们演示实验,我们就像是看表演一样看着老师在讲台上“玩魔术”,没有条件去自己实验;生物课,老师讲的那些什么动物啊、植物啊,我们都没有见过,我们只看见过家里养的家禽家畜,知识点也只有靠死记硬背;只有体育课我们最开心,因为老师可以带着我们翻双杠单杠,可以跳高跳远,可以打乒乓球……
老县城每逢农历2、5、8都会赶场。赶场天县城内特别热闹,河对面有一个云南省的小镇叫“石龙店”,那里的人经常乘船过来赶场。过河船就停靠在老县城的“猪市坝”码头,船票也不贵,单边才五毛钱。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向我的同学炫耀五毛钱就可以出省,他们当时目瞪口呆的表情让我至今都难以忘记。
在逢场的时候,街上摩肩接踵,特别是下排街,你要是不一直喊“请让一下,开水来啦”,你是走不出人群的。因为下排街摆地摊的人很多,虽然卖的都是便宜货,但生意很好。来赶场的人都有一种嗜好,就是去下排街的马湖旅馆或者西门茶馆泡上一杯“苦丁茶”或“清茶”,边喝茶边下棋,或者边喝茶边听评书,一直要到下午两点左右才会慢悠悠地摇回家去。
我读初一的时候,最喜欢在东门桥下面的金沙江边放自己制作的风筝。有一次我在放风筝的时候看见一群人用绳子拴在自己肩上,费力的拉着一艘大船,边拉嘴里不知道吆喝着什么,只是觉得他们越吆喝越起劲儿,船也在他们的吆喝声中越跑越快,后来听老人们说这叫“金江号子”。 金沙江因岸边的沙里含有沙金而得名。每到退水季节,金沙江两岸就会出现很多河沙,干一点的呈白色,湿一点的呈褐色,小孩子最喜欢在沙里挖沙坑或者用沙来堵住流往江里的小溪。仔细一看,还会看见一些大人拿着筛子在河边筛沙,听年长的人说他们不是筛沙,而是在淘金,大概十天半月都淘不了多少,但是他们淘沙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在七十年代的老县城里,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屠宰场,那可不是杀猪杀牛的,而是杀鱼的。金沙江里的辣子鱼(又称中华鲟鱼)很多,当时辣子鱼并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所以人们经常捕杀从大海里来金沙江产卵的辣子鱼,几个人按住一条很大的鱼,比杀猪还费劲,杀完后就把鱼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挂起来卖。当时我年龄小,也不晓得自己吃没吃过辣子鱼。
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和下午六点半,就会有客船停靠在客运码头。这时,会出现很多农民工,手里拿一根绳子或者背一个背篼,有些到乡镇上赶场的小老板会花几毛钱请他们背一下货物或者卸载一下货物,我们叫他们做“搬运工”。那个时候没有具体的机构来管理他们,所以他们都是自发的,价钱也特便宜。
现如今,老县城举城搬迁,新县城在老县城的基础上扩大整整五倍以上,交通也比以前发达多了,到宜宾从快速通道只需要半小时左右,十分钟一班的城际公交车让你随时都可以穿梭于宜宾屏山。今年六月已经通高铁,到成都也就一小时而已,到广州不超过六小时;城里的居民都住上了漂漂亮亮的新房,拥有了便于出行的私家车,用上了想都没想过的天然气……百姓们安居乐业。教育方面,屏山中学在校学生达到3590人,是移民搬迁前2倍;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801人,是移民搬迁前3倍;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从157人增加到732人,并且实现连续8年增长,优质教育品牌逐渐形成。屏山县的教育事业不仅在数量上有提升,在质量上也有进一步的飞跃,发展的势头非常好。
老县城,沉睡在金沙江底,但沉淀出了屏山人民的淳朴之风;新屏山,崛起于新发乡边,却展现出屏山人民的崭新之貌!屏山,她虽是刚出生的婴儿,但却正以飞快的速度朝着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前进着……我们缅怀老县城,但更期待新县城,我们祝愿新屏山的明天更加美好!
(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初级中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