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那张74年前的老照片‖段海燕

作者:段海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07 15:10:09 浏览次数:541 【字体:

那张74年前的老照片

段海燕

2023年清明前,妈妈把一张我爸爸的老照片找到,交给我和妹妹。那是我们姐妹心心念念多年的,1950年爸爸在新都县公审大会上讲话的照片。它讲述着共和国难忘的夺取政权后巩固基层政权的往事……

1949年冬1950年初春,共和国新生的红色政权刚刚建立。一路奔袭长途行军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牢记毛主席“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命令,还未来得及洗去战斗硝烟的尘埃,便投身到解放新都、征收1949年公粮、建立人民政权的紧张工作中。

蒋家王朝的残兵败将和暗藏的特务土匪岂能甘心失去的天堂,他们纠集在一起,向人民政权发动了一次次反扑。在骇人听闻的石板滩、龙潭寺土匪暴乱的同时,新都木兰乡、太兴乡的土匪就将我的父亲和他所率领的征粮工作队围困在泥巴坨。寒冷的冬季,夕阳照在毗河的渡船上,武装征粮工作队的解放军和“革大”的学生们要到对岸的村子去发动群众,征收粮食。突然,河对岸“乒乒乓乓”枪声大作,子弹飞溅在渡船的前后左右,老船工毫不畏惧,机智地驾驶着小船,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征粮队的同志们只佩有短枪,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老船工的帮助下与敌人对峙。“抓活的……”敌人愈叫愈狂。父亲一枪一个绝不放空枪,令土匪不得靠近。枪战中,不谙水性的山西籍官兵永远留在了川江、留在了毗河,留在了新都的烈士陵园。危急中,解放军18兵团短枪分队赶来救援,武工队队长李歧凤端着冲锋枪赶来了,顿时,土匪如鸟兽散。

经历了多少次出生入死,闯过了多少次枪林弹雨,“为解放新都,我把脑袋系在腰带上,但我是幸存者”(父亲段文广生前语)。而革大学生严斯利却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杀害在毗河滩上。噩耗传来,父亲悲痛万分,据《新都县志》载:……段文广拉着伪乡长,喊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揪着伪乡长在毗河滩挖出了烈士遗骨,烈士背上的弹孔还冒着黑水。

透过老照片,穿越时空的隧道,我找到了父亲:您在烈士陵园战友的队列里,和着《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脚踏着祖国大地,行进在“解放全中国”的铿锵步履中;我在无字碑前看到了您:您在为之服务的人民群众的脑海里,每逢清明,总有不留名的老乡在您的墓前点上思念的香火,送上永远的牵挂…….

55年的人生旅途,是那样的短暂匆忙,但您却描绘得那样绚丽,那样朴实无悔:您13岁那年,鬼子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你告别私塾参加了游击队。从此,山西临汾塔儿山游击区的青纱帐里多了一个会割敌人电线、埋地雷的年轻人。记得1960年春节,您第一次带我回老家,走到一处山边小窑洞时,您说,“我把日军的电线割下埋在这了……”5岁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就在那次探亲后,您被组织从温江地委组织部干部科长任上,直接派往问题复杂的金堂县委任书记处书记。那时的金堂,因自然灾害饿死的老百姓、因饥饿而患水肿病的群众让您看了揪心疼。这难道是我们打江山的初衷吗?您挨村查看灾情,行走在金堂的山区乡村,渴了,捧口河边的水喝;饿了,端起老乡递来的瓜代粮饭碗;您把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情况汇报给地委和省委,党拨来粮食派出医疗队把群众的病治好了,您却因长期营养不良积劳成疾,患上血吸虫病水肿病未及时治疗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那年,您刚36岁;

还是那年,那久远的故事:每年夏天遭遇洪灾的金堂县城又被肆虐的洪水围住:毗河、中河、北河三江汇合处的三江镇又陷入洪水的包围中,河水卷起深山里的枯木朽枝沿途咆哮着,拍打着冲毁着村庄和房屋,我们和老乡一起,被提前转移到县医院所在的焦山上“躲洪水”。站在山顶,我急切地张望着:爸爸,您在哪里?您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中,您在指挥救灾的冲锋舟上,您带领机关干部和解放军战士硬是把那位舍不得离家的老大爷从房顶上救出背上了冲锋舟。县广播站的高音喇叭一次次呼喊:洪峰来了,快到安全地方,而您却在沿岸寻觅那些舍不得离家的老人和被困的孩子……

您把百姓的冷暖记在心上,那年冬天,您穿着奶奶从山西老家寄来的新棉衣下乡,回来时只穿着薄薄的外套。您对妈妈说,敬老院的老人太冷了……

“文革”期间您被关在牛棚,我在给您送的换洗衣服里夹上毛主席的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那年,还是那年清明节,难得与您聚在一起,您带我上焦山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您告诉我,以后要年年来给先烈扫墓,不要忘了他们……

43年了,我常常在梦中呼喊:爸爸,您在哪里?

梦中是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发烧的额头:喝点水吧,孩子!

43年过去了,妈妈按您的要求,从严教育我们,让我们快乐成长着:值得您欣慰的是我的两个弟弟都早已获得博士学位,且愉快工作着;您最放心不下我的妹妹,她是最乖的,不仅是省级劳动模范,还是身着橄榄绿军装的医学硕士,更是我们军队的高级专家……至于我嘛,虽不成器,但总是没辜负您的希望,清清白白做人,辛辛苦苦工作到退休……

爸爸,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作者简介

段海燕,1954年5月生于成都,大学本科学历,副研究员职称。1970年11月入伍,1973年6月入党。铁道兵第五师特务连战士、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正连职干事。《铁道兵》报优秀通讯员,新疆军区优秀通讯干事。1984年6月转业到西南财经大学工作。曾任学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外语学院分党委书记兼西南财经大学外语培训中心主任。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段海燕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