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回家的路‖王开平

作者:王开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03 14:19:30 浏览次数:85 【字体:

回家的路

王开平

1987年春节,回家过年的路途很不顺畅。

从资中到泸州,虽说不是千山万水,却也算“蜀道难”,这“蜀道难”不是指高山密林,而是……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已有4年没回家和父母团年了。每年父母很早就会问:今年能回来不?我完全能读懂父母盼我回家的心情。但每次我都只能说,今年不行啊,工作丢不开啊,明年吧。可以想象,父母是多么的失望!特别是母亲,完全是望眼欲穿。

这一年,我终于得到了请假批准,但得年三十当天才准假。我马上写信回家,肯定地说:回,年三十当天一定回!

那年月,从资中到泸州,没有直达客运车,要一段一段乘车:资中到内江,内江到隆昌,隆昌到泸州。内江有直达泸州的,但每天只有上午一趟。泸州不通火车,资中坐火车只能到隆昌,从时间上算,不合适。于是我决定乘坐客运车。

从资中到内江到隆昌,都比较顺利。但在隆昌就“卡”起了,没车了!

在站内看到墙上的挂钟,中午12:37。整个站内空荡荡的,坝子里停放着客车,但没有司机,站内售票窗口也是关了的。条椅上稀稀拉拉坐着10多个乘客。一打听,都说不知道还有没有去泸州的车。都在傻等,都在观望。这么早就没车了,大家发泄着不满情绪。“过年嘛,都是这样……”有人解释说。我从站内走到站外,脑子里快速地想着怎么办?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一点了,一点半了。站内还是冷冷清清。站内坐着的也都出来在公路边观望。大家都在互相问:咋办呀!

快两点钟时,一辆从成都开往泸州的长途客车从眼前经过,大家兴奋异常,拼命地喊:“搭一个,搭一个,泸州的……”一边喊,一边挥手。客车驶出百米远左右缓缓地停下来了。车门打开,售票员探出头来向后张望。我冲在前面,售票员下车来问:都是到泸州的吗?怕挤不到啊。后面一窝蜂往上挤,这种情况,谁会“客气”谦让?售票员爬上车顶喊:行李递上来。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管理严格,严禁超员,只要能挤上就可以走。路上没交警拦你。

大家奋力拥挤,终于都挤上了车。车子开动,大家欢呼雀跃……

在车上,我紧张的心终于放松了。想象着晚上的团年饭,母亲见到我会是怎样的欢喜、激动。

过了隆昌不久,就是泸县地界了。泸县“拉”得很长,途中要经过福集、得胜、双加、仁和几个场镇。我想,不过几十公里,一小时,两小时该到吧。估计四点钟左右就能到家了,吃年夜饭正当时。

但我错了。每一个场镇,都是人山人海。过年前后,天天逢场。汽车在拥挤的人群中间穿行,比蚂蚁还慢。汽车一辆接着一辆,间距不到一米,像火车一样前不见头,后望不到尾,如果会车,就会堵死,一动不动。

有个急性子乘客,伸出头喊:你们怎么还不回去过年啊?挤啥子挤嘛。前面有辆大货车,车后两边各有6个轮子,车身长,有这大家伙,挪动更慢。在福集这第一个场镇,就足足耽误了近两个小时。

然后过第二个场镇得胜,第三个场镇双加……每一个场镇都是如此。汽车嘟嘟叫个不停,但就是挪不动。拥挤的人流虽慢慢稀少了,但来往的大小车辆因赶场原因,都集中在一起了,加之道路狭窄,还是堵起走不动。费了几个小时,终于走完了几个场镇,6点左右可以拉伸跑了。

在石碴公路上,时速最多只有40码左右。不过,无论怎样,后面的路顺畅的话,到家吃年夜饭还来得及。

过完场镇了,客车摇摆着车身向前“飞驰”。

紧赶慢赶,到泸州已7点多了。

我家在长江南岸,得从茜草坝“通机”码头乘渡船过江,而渡船7点就停摆了。要9点钟才摆渡最后一趟。贴了时间告示的。没办法,只有等。

吹着寒冷的江风,恨不得长双翅膀飞过江去!

我不知此时此刻,父母和兄妹们在家是怎样的着急和期盼!

那时没手机,没办法告诉我的情况,一切问题都靠互相猜测、估计。

9点钟,我终于过了江,还有最后一段路就到家了,我几乎是“疯跑”着回到家的!

到家后,亲人之间的团聚情形就不用多说了。每一个家庭,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现在不同了,道路四通八达,飞机、高铁、高速畅通无阻,想哪天回家,网上订好票就行。有私家车的,更是可以随意。

2023年中秋节,泸州几个亲戚开车来资中做客,上午10点钟到,午饭后,耍了两小时返回泸州,还没抽上两支烟,就得到短信:已到泸州。高速路上只跑了1小时20分钟,还不算很快,稍快点的话,1小时足够了。真的是今非昔比啊!

可惜我父母不在了。如果健在的话,回家过年,现在的路,还算啥事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开平(退休工人。资中县作家协会会员,有数篇文章发表在《内江日报》和《磐石》杂志)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