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5-17 14:03:00

【大熊猫文化】夏勒笔下的雅安(三):探访戴维旧居

作者:【美】乔治·夏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25 15:30:28 浏览次数:570 【字体:

夏勒笔下的雅安(三)

探访戴维旧居

【美】乔治·夏勒

我可以理解阿尔芒·戴维急着去森林里探险,满足好奇的心情。有一张他身穿中式斗篷,头戴毛皮帽的照片。他蓄有黑色的山羊胡子,眼神锋利,看起来充满活力和毅力,嘴角透着一分幽默;从他脸上看得出机智和沉默的热情。他虽然搜集野生植物,但他写道:“人是自然之王,可是他无权滥加杀戮。”本书开头所引用他的话,既是他的自然观,也是他的个人信念,跟今天环保人士的论调若合符节。要是能跟这个人一块儿入山探险,一定非常愉快。

阿尔芒·戴维

4月25日。往硗碛的公路与东江平行,路旁只见丛山峻岭夹着星罗棋布的梯田,陡峭的山坡上有茂密的树林。我们在登石峡(译音)停留,这儿有座崔仰涛所谓的“天主庙”,阿尔芒·戴维在此住过。我们立足的小径下方,河水冲刷岩石,激起白色的泡沫,路旁开着洋莓和鸢尾花。不久,山坡后退,山谷向北方伸展,除了最顶峰,到处都种植油菜、马铃薯、玉米。台地上零星散布着木瓦片屋顶的茅舍,路向上坡,两旁有栗子树和胡桃树。走了大约一小时,小径转弯处出现那座庙,是一座很气派的木造建筑,有中国式的宽檐,房子虽大却不觉得突兀,因为它高踞山坡上,可远眺约一日行程外的雪峰。这里海拔约六千英尺,阳光温暖,微风清新。熊猫的过去与现在于此汇而为一。

雅安硗碛湖

沉重的双扉大门为教堂挡住闲人擅闯。管理员开了门,我们走进院落。教堂很大,屋顶很高,柔和的光线透入精致的木格尖顶窗;有一扇大圆窗的木格,设计成类似佛教曼陀罗的图案,但中间又加上一个十字。

到门外,我穿过一个长满杂草的花园,坐在石墙的残垣上,阿尔芒·戴维的回忆包围着我。这儿曾是他的根据地,一百多年前,他踏遍这些山岭;在这儿他完成了几项最伟大的发现——水梨子(dove tree)、绿尾虹雉、金丝猴,还有他日记中记载的大熊猫。

宝兴县邓池沟内戴维雕像

3月11日。探险归来,我们应邀到山谷中的李大地主家休息,他招待我们喝茶、吃甜点。在他家里,我看见著名的黑白熊的毛皮,看起来它体格十分庞大。这是个非比寻常的品种,我听我的猎人告诉我,我不久就可以猎到一头这种动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说,他们明天就要出发去捕杀这种动物,这会提供新鲜有趣的科学材料。

阿尔芒·戴维提到“著名的黑白熊”,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他曾经听过什么与熊猫有关的消息,其中“著名”一字的法文原文Fameux,也可解释为“第一流的”,或“重要的”,可能比较符合阿尔芒·戴维的本意。

1969年3月23日,阿尔芒·戴维收到一头刚被猎人杀死的幼年熊猫,4月1日又收到一头成年熊猫。他认为熊猫“一定是熊科动物的一个新品种,它们不仅颜色特殊,脚掌底部多毛,还有很多其他前所未见的特征。”

硗碛藏寨

硗碛是个以藏人为主的地区,地形较平缓,山边的土质比宝兴更干燥。镇上主要是一条不长的大街,两旁的木造房屋大多是商店及政府机关,一个小山丘上有座寺庙的废墟。房屋是西藏式的,两层楼,下层是石头,上层是木头,大多有阳台,建筑形式跟阿尔卑斯山区很接近。此地的妇女穿西藏式、长及脚踝的藏袍;她们的头饰很特殊,是一块黑色的硬布,折了很多层,上面饰有琥珀、珊瑚、绿松石、银,用辫子固定在头上。

(未完待续)

前期回顾

【 大熊猫文化】夏勒笔下的雅安(一):从卧龙到宝兴

【大熊猫文化】夏勒笔下的雅安(二):走行在穆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摘自乔治·夏勒《最后的熊猫》)

作者:【美】乔治·夏勒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