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羌年”被列入人类非遗 羌家儿女载歌载舞话传承

来源:涪江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07 10:43:13 浏览次数:592 【字体:

“羌年”被列入人类非遗

羌家儿女载歌载舞话传承

2024年12月6日,农历大雪节气,在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羌旗猎猎,灯笼摇曳,喜气洋洋的氛围荡漾在羌寨每一个院落,羌族儿女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就在前一天(北京时间12月5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在绵阳北川、平武等地引发了强烈反响。

图片

跳舞的人群中,年逾八旬的母广元唱着羌歌,跳着沙朗,鹤发童颜的脸上笑意盈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说起“羌年”,母广元滔滔不绝地讲述起羌年悠久的历史以及祭祀、歌唱、舞蹈、服饰、羌餐等文化礼仪。

“普天同庆是春节,农历十月为羌年,十月初一称岁首,秋后正逢人松闲,聚友同饮收成酒,合家共敬瓦达餐,老年开坛咂一口,祈祷吉祥祝平安。”说到兴奋处,母广元手舞足蹈地吟唱起来。

图片

母广元介绍,羌年,羌语称之为“日麦节”或“日美吉”,是羌族人民庆祝丰收、祈福平安、传递祝福的年度盛会。农历十月初一,羌年庆典拉开序幕,持续3至5天,部分村寨的庆祝活动甚至延续至十月初十。自1986年在北京举办首届在京羌族同胞“羌历年”庆祝大会以来,北川已连续38年举办羌年庆典。

图片

2009年8月,母广元受聘于石椅羌寨担任篝火晚会主持人,并为打造灾后重建的文化旅游村出谋献策,培训了一支以本村村民为主体的羌族歌舞表演队伍,撰写了以天然石椅典故为背景的宣传文本《远古的回音》。正是缘于羌族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相互融合,近年来,石椅羌寨逐步成为北川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

图片

作为羌年传承人,近年来,母广元已收了十多名徒弟,他说:“这还远远不够,因为羌年文化内容广泛且深远,我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发掘、整理、弘扬并传承羌年文化。同时,我们也要与其他民族交流互鉴,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入我们的文化中,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如今,石椅羌寨常态化举办羌年娱乐活动,庄重的进寨仪式、热情的席间酒歌、欢快的篝火晚会……让游客随时都能体验羌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

羌族姑娘王静,自2008年年底从外地打工回到石椅羌寨经营农家乐后,不仅吃上了旅游饭,还先后拜师学习了羌年、羌族口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前忙后招呼游客。

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身为羌族文化的非遗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的传承之路上,我会积极投身于羌年相关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整理工作,以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记录羌年的仪式流程、歌舞内涵、技艺细节等,为羌年文化留存详尽的资料档案,确保这一古老的羌族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熠熠生辉,永续传承。”

图片

今天,在北川村村寨寨的每一个角落,“羌年荣登国际保护”的喜讯不胫而走,羌族同胞围坐在火塘边,品尝着美味佳肴,畅饮着佳酿美酒,畅谈着家常琐事与美好未来。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通泉镇神木寨村民蒋运蓉家,一家老小围坐在火塘边,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在火塘上方,一口鼎锅悠悠地悬挂着,锅里的萝卜干和坨坨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蒋运蓉说:“羌年是我们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坨坨肉、喝收成酒。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家人的团聚之情,更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图片

羌年作为羌族传统节日,融合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艺、歌舞演艺、手工技艺展示以及知识传承等诸多元素,蕴含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绵阳北川作为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

北川文广旅局局长熊英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损失惨重,很多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传承空间受损,羌族语言失传,让包括羌年在内的羌族文化传承更加困难。

近年来,北川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抢救性保护为主,通过开展非遗普查、传承培训、举办民俗活动、修复传承空间等形式,抢救濒危项目,挖掘特色项目,创新发展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北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8项,非遗传承人243人。探索非遗融合创新路径,精心打造了“非遗+旅游+演艺+研学+通航”等文旅体验新场景,促进非遗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尤其是羌年,已成为北川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有五六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北川过羌年。

图片

熊英表示:“此次羌年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我们羌族地区多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羌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国际性非遗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羌年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图片

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授柯小杰深耕民族学多年。他认为,羌年的庆祝活动涵盖了羌族人民的信仰、艺术、社会组织和价值观等,是羌族文化的综合体现。羌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促进羌族文化的实践和传承。同时,也标志着羌族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不仅提升了羌族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为羌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对于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涪江观察

文/图:北川融媒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谢斌 唐云峰 张瀚崴 李媛媛(部分图片由北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 涪江观察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