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廉洁文化】尹昌龄——但愿苍生俱饱暖

来源:廉洁锦江 发布时间:2025-03-24 14:38:57 浏览次数:81 【字体:

尹昌龄

但愿苍生俱饱暖

在成都市锦江区梓潼桥正街北口与布后街附近,有一条长175米、宽16米的小街,附近高楼林立,它在其间毫不起眼。然而这条街的命名却与民国成都最大的民办官助慈善机构慈惠堂有关,“慈惠堂街”由此得名。

慈惠堂是创办于清雍正年间的慈善机构,民国时改官办为绅办,成都的"五老七贤"之一、著名慈善家尹昌龄曾在此管理慈惠堂整整20年。

慈善堂旧影(图源:封面新闻)

成都市慈惠堂街今貌(2024年2月9日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尹昌龄,字仲锡,晚号约堪,生于1869年,本是郫县人,后来其父经商至华阳县,遂入华阳籍。

尹昌龄从小读书勤奋努力且天资极高,由入学、中举并入翰林。在翰林馆学习三年,散馆后做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政,尹昌龄任道尹,护国战争后卸职回川,出任四川政务厅长,后以绅耆身份居家。

1921年,成都市政公所成立,市政督办陈光藻认为需要请一位社会贤达来主持慈惠堂大局,素闻尹昌龄居官之清廉,便多次邀请尹昌龄。考虑到那些鳏寡孤独在当时的慈惠堂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庇护,尹昌龄便决心接手。

尹昌龄晚年照(图源:成都档案 )

慈惠堂在尹昌龄任职时有很多有名的产业,其中的培根火柴厂,就是人们常说的著名的“娃娃牌”。培根火柴厂生产两种火柴,一种供农村使用,一种供城市使用。供农村使用的火柴,商标图案是一个端着碗吃饭的小孩,意思是生产目的是育婴。另一种火柴商标图案是一把张开的折扇,尹昌龄亲自题字“厂中余利,专恤孤穷;若有私心,天地不容;以扇喻善,奉扬仁风”表达办厂宗旨。

培根火柴厂“娃娃牌”商标(图源:成都档案 )

慈惠堂除了有产业,还有田产。抗日战争时,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慈惠堂内收养的数千人需要疏散,但有四百多盲人不方便安置。尹昌龄召集四百多户租种慈惠堂田地的佃农,恳请他们每家收留一个盲人,以秋收纳租结算减让为偿。佃农们有感于他的善心,纷纷助力。 最终,四百多盲人没有一人因为战祸身亡。

尹昌龄通晓音律,他发现这一带流浪的盲人多是从事算命行业,里面有许多人颇有些吹拉弹唱的手艺。思虑之后,他决定设立扬琴班,并亲拟“慈惠大成、发达永久、勉自未定、蒙天之佑”16字作为班序,让孩子们沿革古代“瞽者习乐”的传统去学习传统的扬琴演唱。

1943年1月,尹昌龄在家中病逝。弥留之际,他郑重嘱咐老妻:“人死后慈惠堂财产账目切勿轻为启动,待举公正者任事时,始办移交。”

在外地做官30多年回川时,尹昌龄没有一处房产,在慈惠堂理事20年后,他依旧没有半亩田地。

当时的报纸对其称颂有加:“钜万资财,尽涓滴施之于孤贫老弱,自身竟不获一地板之爵报”,与其共事多年的成都十二桥烈士王干青作诗《吊尹仲老》吊唁他:“家无半亩居,人得广厦庇,余身二十年,存活亿万计。”

成都各界民众在慈惠堂街为他立碑作记,还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儿童图书馆前的草地上塑造“成都慈惠堂总理尹仲锡先生铜像”一尊,以纪念这位民国时期的著名先贤。可惜塑像今已无存,但尹昌龄先生的精神永存。

1942年,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尹昌龄铜像图纸(成都市档案馆 藏)

来源:廉洁锦江

来源: 廉洁锦江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