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墨芙蓉香未散 秋光满纸映成辉——芙蓉题材绘画
点墨芙蓉香未散
秋光满纸映成辉
——芙蓉题材绘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类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智慧无穷的华夏儿女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绘画、诗歌、书法、建筑、瓷器、丝绸等包罗万象。在形形色色的艺术中,经常可见芙蓉花的身影,它以迥然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以惊喜。在绘画上,脍炙人口的芙蓉花作品层出不穷。
最早出名的是五代时期黄筌的《芙蓉翠鸟图》,白芙蓉俏丽绽放,红嘴黑羽的翠鸟俯身立于枝干之上,作欲振翅急飞状,芙蓉花的艳丽和翠鸟的灵动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令人眼前一亮。宋朝时有人以其为蓝本进行刺绣,做工精美,绣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筌《芙蓉翠鸟图》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能书善画,在位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并自创书法“瘦金体”。《芙蓉锦鸡图》是他的代表画作之一,此画以芙蓉花、蝴蝶、锦鸡为元素,画中几朵芙蓉花娴静地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压弯了枝条,打破了宁静,枝头还在颤动,而锦鸡却浑然不顾,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跃跃欲试。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芙蓉整体着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半开的白芙蓉花明亮、鲜活,仿佛正全力绽放。锦鸡浑身羽毛斑斓华贵,羽毛质感方向清晰可见,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密而不乱;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凝视着蝴蝶、神情专注;双爪紧紧抓住芙蓉枝,造型有力,充分体现出珍禽的特点。
两只翻飞的蝴蝶是全图灵动的焦点,相伴相舞、轻盈灵巧,惹得锦鸡也跃跃欲试。左下的菊花修长面富有弹性,花与叶精致玲珑,与宽大舒展的芙蓉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全图的线条,又与整幅画的艺术风格十分和谐。画上有赵佶自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是宋朝以后历代皇室重宝。
南宋时期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画红白芙蓉花各一幅,描绘写实、用笔纤细,色彩层次微护而富有情趣,被认为是李迪现存作品中水平最高的,原属圆明园,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李迪《红白芙蓉图》
近现代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和张大千,均有以芙蓉花为作画对象的作品。齐白石先生的《芙蓉水鸭图》中水波粼粼,凫鸭悠游,几枝芙蓉,倒临清影,简洁而神韵俱全,诗情画意尽在笔墨之中。
张大千《秋芙蓉》
张大千先生的《秋芙蓉》清丽雅致,所绘的白芙蓉尤显高洁,两折枝向背,各得其趣,芙蓉花以白色层层罩染,厚实可爱。图上款识为“交头鸳鸯并蒂花,碧江相映锦成霞。天南水尽云无际,管领秋光一雁斜。丁亥三月写于大风堂下。吾友于非厂花卉虫鱼,推当今第一手,尤擅宋人缂丝画法。予偶作此幅,略似沈子蕃、朱克柔,窃因自喜。倘令吾非庵见,又将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大千又记”。
齐白石《芙蓉水鸭图》
芙蓉花不仅是前人描绘的对象,现代也有不少杰出的美蓉绘画作品。如成都画家杨学宁先生所作的《红莲迎寒露》《净如人之初》《福荣相伴蓉城人》《同辉》等芙蓉油画作品均广受赞誉;尹嘉伟先生以写意的方式在各个扇面上所描绘的芙蓉典雅大方,古朴自然,令人心安。
张大千《芙蓉艳发》
胭脂染作芙蓉,浓淡皆着纸上,历代芙蓉绘画虽题材不同,技法各异,但芙蓉清雅别致的神韵、笑傲霜天的品格一直留存于泛黄的尺幅之间,为深秋光景别添一份诗情画意。
(原载《天府芙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