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田闻一 ‖ 我听见生命流逝的声音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3 21:46:32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听见生命流逝的声音

田闻一

王卓元老师今年1月,在温暖的海南戛然而逝。

我在1月12日这天,连续三次接到噩耗。其惊讶、其突然、其悲痛可想而知!老师是去年11月去的海口。临行前,我们之间还通了电话,感觉老师一如既往地乐观开朗、中气十足、精神十足,笑得哈哈的,怎么突然之间就走了呢?

第一次告诉我这个噩耗,是老师在新津中学时的学生何耀贵发来的;第二次也是老师的学生,成都市外办原主任从海口发来的,主任早已退休,很感老师的大恩;第三次是老师的女婿,也是从海口发来的。老师的女婿姓简,我们都叫他小简,大邑县人,他与老师的女儿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到绵阳从事财经工作。在海南建省,急需多方面人才时,他们夫妇双双被海口财政部门引进。

本文作者田闻一海南留影

老师一儿两女,老师师娘教子有方。他们3个子女都受到了很好的高等教育,过后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孝顺。老俩口冬天海南,夏天青城,被儿女们安排得巴巴适适,用老师的话说“他们管完了,我们一分钱不花。”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成都不是一个有冬天的城市,但成都的冬天很难过。每到冬天临近,也就是每年11月份,老师师娘,都被女儿女婿接到温暖的海口过冬,待到次年三四月春暖花开之时,再回老家新津教师公寓。他们这样可心的状况已持续了二十多年,也就是说,从老师退休开始。

老师是我大姐读新津中学高中三年的同班同学。过后,我大姐考取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直到如今;大姐已算是北京人。

老师过后当过一段时间我的中学老师。

多年后,老师谈到他对我进中学时的印象,总是这样说:“你那时不爱说话,还有点腼腆。成绩好,尤其是作文;人瘦高,皮肤很白,就像打了粉似的,典型的白面书生。对此,我至今记忆很深。”

本文作者田闻一海南留影

我是在上世纪60年末离开新津的,过后在生活的激流冲激下,走南闯北。命运使然,最后还是吃笔墨饭。我像一只风筝,飞得再高,最后还是被一根命运的线牵回原地。我最终落脚成都,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在成都安家立业。

说来奇怪,退休后,我最爱去的地方是新津,而且是悄悄去,特立独行,不想惊动任何人。新津这个地方不仅离成都近,而且有山有水,山环水绕,五河汇聚,有一种成都平原上绝无仅有的雄峻和清奇。

到新津,我喜欢一个人沿着河面开阔、波平如镜的南河河堤走来走去,留连忘返。喜欢在夕阳时分,看河那边,与县城相映相照的那一抹葱翠的山峦――由宝资山、老君山等丰姿各异、浓绿葱翠、并肩而立的山峦组成的长丘山脉,溯南河而上,长烟一空,纵横百里,一直走进莾莾的邛崃山系。

在这样夕阳衔山时分;两岸风光特别地如诗如画。

老师那时已退休了,我发现,老师身体还相当康健,他喜欢在这个时分,骑一辆自行车沿河而去。老师这一骑还骑得远,要沿着那条濒河的绿带,一直骑到绿带的终点——新平,来回好几十里地。新平是老师的老家所在地。虽然老师的父母都已作古。由此可见老师是性情中人,是有情有义之人;他对故土有一种终生难以割舍的脊恋。

有一天黄昏时分,老师骑车经过南河河堤,发现了我。他停下车来,笑着用责备的口气问我,你来了咋不给老师说一下呢?

我说,我是随意来耍的……老师不听我的解释,直接说,到老师这里就不要客气。新津好吃的东西多,你晚饭想吃点什么?

我假意说我住的酒店管饭,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得回去了。我这就向老师告别。老师似乎不经意间问了我一句,你住在什么地方,我也就随口说了。不意我溜溜达达回到旅馆,我住的是旅馆,不是酒店;旅馆告诉我,老师来给我提前付了三天的住宿费。其实,我第二天就要走……

海南,对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建省之后。

三亚鉴真和尚雕塑

海南我去得很迟,总共去了两次,第一次去是大前年。老师提前帮我订了一个家庭旅馆,而且先垫了钱。

我坐的是“红眼”飞机,到海口已是深夜。行前,老师在电话中流露出担心,我说,没关系,我到了海口美兰机场打的进城就是。不意我刚要上飞机,收到他女婿小简发来的短信。小简、简行长一是对我去海南表示欢迎;二是确定一下我的班机。他届时同他的妻子小王一起开车来机场接我。我再三推脱。要知道,人家小简可是一个银行的行长,他的妻子也是有一定职务的。他们平时出行都用的是公车,有专门的司机。在这样深的夜里,他们担心我初来海南,人生地不熟,坚持要开车来接我。这里面很大的成分是因为老师的关系。

我坐的那班“红眼”飞机到海口美兰机场,不仅晚点,而且,我托运的行李居然不见了。怕小简夫妇等得心急,心烦意乱的我,赶紧给他发了个短信。小简立刻回信,要我不要着急,慢慢找,他们会在外面等我。这就把我烦乱的心绪轻轻抚平了。结果,我这个行李不知被哪个冒失鬼拿错了,东转西转又才转到我手里,耽误了很多时间。

等我见到他们夫妇时,夜已很深了;而且天气还很冷,漆黑的夜幕中飘浮着淡淡的寒雾。小简从我手中接过大旅行箱,放进汽车后备箱;小王告诉我,海口这些天出奇地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冷,她问我衣服带够没有?这就有了一种他乡遇故人的家庭似的温暖。

沿途灯光稀疏。我好奇地打量着从车窗处一掠而过的海岛风景。只见影影绰绰中,公路两边的椰树在寒风吹拂下婆娑起舞。海岛的夜啊,梦一般深,情一样美。

海南三亚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处

我没有想到,这么深的夜,老师居然还没有睡,还在担心我、关心我。我听小王在电话中轻声对她父亲说,你老人家就安心睡吧,你的学生我们给你接到了,放心,我们会把他一直送到旅馆,安排好。

这家家庭旅馆把我安在顶上的一间房里。又没有电梯,堂堂的银行行长小简,身量还有点单薄的他,争着帮我提着那口大旅行箱,跌跌绊绊地一直送到楼上我那间房里。

要不得,这么冷的天气,怎么就这一床薄被子?小王说时,又去找到老板,给我加了床被子。

我发现,老师到哪里都有人气,都有凝聚力。我两次到海南,老师都要办招待,招待的人中,除了我、还有那个早就在海口买房的老师的学生,原市外办主任;还有一些,其乐融融。这个外办主任,是得了老师大恩的。如果不是老师,他的命运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可能很惨。这个新津中学高六三届的学生,是个家庭贫困的农家子弟,各门功课好,表现也好。但那时讲究家庭出生。高考完结收生时,这个后来的市外办主任,居然因他哥哥弄都没有弄清楚的所谓政治问题而名落孙山。

来年再考,这个不幸的农家子弟,遇到了大恩人我的这个老师。老师负责当届新津中学考生的政审,因为老师的大力举荐,而且在政审材料中剔除了该生的不实之词,让这个学生终于跳了龙门,一下改变了命运。每每说到这些,这个早就在海口买房,同老师一样,他们夫妇也是每年冬天到海口避冬的原成都市外办主任,都对老师感激涕零。

当然,老师和他的家人招待了我们,我们也都要找一个四川饭馆回请老师和他的家人。第一次吃饭,老师怕初来乍到的我,找不到回去的路,坚持要送我一程。我指给他看了我上车的车站,让老师相信我不会走错路,他这才放心上了他女婿开的那辆越野车回去。

我第二次到海南,是老师做东。我和主任先去一步。一见面,主任就给我一瓶红酒、两只很有名的文昌烧鸡。主任说,这是老师给他,要他转给我的。

隔茫茫的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守相望的海南岛,是祖国南中国海上一颗亮丽翠绿的明珠,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是面积仅次于台湾的我国第二大宝岛。现全省有900多万人,省会海口300余万。相较而言,总体经济稍微滞后。就城市而言,真正称得上城市的,就海口、三亚。而这一南一北两个对应城市,有其截然不同的气候和景观。

三亚天天金阳似火,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这个城市具有浓郁的热带氛围,商业氛围也重一些。海口则舒爽宜人,轻风徐来,各项福利设施好一些,物价便宜。我更喜欢海口一些。

海南那条环行海岛的高铁,形似海南的一条大动脉,非常快捷便利,作用很大。我第一次去海南,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对海南形成一个全面认识,就沿着高铁走。走一站下一站,停一停再继续走。海南的交通是个短板。为了去看苏东坡在海南的流放地,我特意去了儋州,不意去了,当天差点没有回得来。我在时间上没有余地,因此,只好拦车,搭摩托……什么花样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现在想起来,那时我身姿的健捷,路途的勇敢,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年龄。也不过就几年吧,如果换成现在,断断不行。可见,人是怕老的,光阴催人老。

本文作者田闻一海南留影

我第二次去,在海口选取了一个靠海的好楼盘,租房整整住了两个月。海南这方面的运作远远不如四川完善。租的房,价格贵不说,什么都要自己重置,从锅瓢碗盏、到铺笼灶被,一样都不能少,走时没有办法搬走,只好全部送人。因此,海南过冬虽好,但我可能不会再去了。

在成都的冬天,我每每回忆海南过冬的好时,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老师和他的家人。

老师的灵柩也就是骨灰,是3月28日送回新津的。一连两天,也就是29、30家中设灵堂,供亲友同事和老师众多的学生前来作别。3月31日,在老师的家乡新平举行最后的告别仪式并下葬。我是30号离开成都,乘地铁十号线到新津,在一个酒楼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去新平参加老师的告别式。

这一晚,我本来就思绪翻腾,哀思连连,夜不能寐。不知怎么回事,关了灯后,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水滴石穿,持续不断的嘀达声响个没完。我更睡不着了,干脆开了灯,在手机上将我的思绪记下来。但是,这样的写法,总是不顺手,头痛欲裂。想到明天,还得节省一些体力。于是,我又关了灯,强迫自己睡。

可是,一关了灯,那滴达声响得更清楚,更尖利。这声音响自何处,又找不到原因。忽然,我明白了、醒悟了,这是时间的声音。我索性就不睡了,用心谛听、琢磨时间的声音。

有句富有哲理的诗是这样的:当我十六岁的时候,六十岁在我眼睛中,是个遥远的港湾;而在我六十岁的时候,返过身去,十六岁又是一个遥远的港湾。

而今我处在人生的第二个港湾上。这些年,在我高龄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后,我发现,我身边的好些同学、朋友、同事,也随时有人去了。如同我们同时出发的一个方队,走着走着,偶尔回头,这才发现,方队中不时有人去了。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而时间,好像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是在走,而且走得飞快。时间如同流水,决不复还;时间如同射出的响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穿云破雾而去。

老师的生命在85岁飘然而去。

在我看来,虽然古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说。但是现在,在我们这个普遍高龄的社会,活个八九十岁,不算稀奇。就我们这个大院而言,七十好几、八十多岁的人越活越硬扎,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者比比皆是。

在我们的前辈纷纷去世之后,我们这辈人,毫无疑问,已经开始直面死亡。我们要有这个准备。

老师去世一点痛苦都没有,我感到欣慰。师娘告诉我,那天,他同老师一起出门,到什么地方去。老师虽然已经高龄,但他已经忘了年龄,纵然是在海口,他仍然喜欢一如既往地骑自行车。他对师娘说,你慢慢走,我骑车到前面去等你。

等师娘走到时,师娘发现,老师已经停好自行车。老师将双腿叉开,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老师的头往前靠,将头枕在自行车坐凳上,好像睡了过去。可是,任随师娘无论如何呼唤他,他不再起来,不再回应,老师就这样去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如果我到那一天,可以让我选择,我愿意、希望以睡过去的方式结束生命。一个是终生发明、完善他的学说的马克思,最终在学海无涯的图书馆里,将头伏在书桌上,就那样睡了过去;另一个像老师那样,充满着动感,坐在自行车后坐上,将头伏在坐凳上,让生命自由地、愉快地飘逝。我愿追随老师的方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