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杨汉秀:从“杨家大小姐”到红岩革命英烈||侯立新
杨汉秀
从“杨家大小姐”到红岩革命英烈
侯立新
誓为革命断家姓,落红无名暗香留。杨汉秀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她像一株傲然挺立在风雪中的红梅,绽放在人们永远的仰望里。
“转战中条向宝塔,攻读马列振中华。无名英雄巾帼秀,热血浇灌自由花。”这是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开国少将、书法家魏传统为吴铭烈士题写的一首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南方局做过组织工作、担任过周恩来秘书的龙潜到重庆渣滓洞凭吊牺牲的难友时,专门打听当年由周恩来从延安带回重庆的吴铭,因不知她在国统区公开活动时的姓名而未果,走时留下《吊吴铭烈士》的诗一首:
延安求学胜利归,胜利回川思有为。
美蒋合作儿女悲,英雄遭厄志士危。
渣滓洞里作楚囚,岂为刑逼而低头。
威武难屈奇女子,鬼蜮伎俩止此耳。
人生一死何足惧,碧血丹心永在兹。
一人死去千万继,全国胜利屈指期。
中国女儿最多情,多情端的为人民。
我思烈士有典型,文采风流今尚存。
龙潜在一份说明情况的书信中写道:“关于吴铭烈士,确系在延安经我介绍到交际处金城同志住处,利用美军观察组的飞机随周副主席一起到重庆。那时想利用她同杨森的叔侄关系,派她去做地下工作。吴铭是共产党员,表现好,所以才派她去做地下工作,后来牺牲在渣滓洞。”
很多人不知道吴铭是谁,或者不知道吴铭到哪里去了,有的同志打听到她牺牲了,但一直没找到墓地。
1977年,一位烈士的儿子在妈妈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张“吴铭同志”见周恩来的介绍信,上面有王维舟的印章和周恩来的两处亲笔批字。至此,才推断出延安的吴铭,就是杨汉秀。
“几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我的妈妈,因为妈妈离开我时我还不到两个月,妈妈牺牲时,我还不到1岁半。而今我要见到她了,却只是她的遗骨了……”一篇名为《我的妈妈杨汉秀烈士》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引发了轰动。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烈士杨汉秀的女儿李继业。李继业知道自己的母亲是烈士,养父母告诉她,她母亲叫杨益秀,但她找遍了烈士陵园的墓碑,没有找到母亲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找到杨汉秀的照片,养父母告诉她,那就是她母亲。原来,为了保密起见,杨汉秀留下的字条烧掉了,杨汉秀被记成杨益秀。她和哥哥才知道他们的母亲杨汉秀就是当年在川渝两地广为人知的“杨大小姐”。
那么,被称为“杨大小姐”的杨汉秀为什么又叫吴铭,她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后成为红岩英烈的呢?
在朱德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杨汉秀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现广安市广安区),她的伯父是杨森,父亲杨懋修在其军中当过补给司令。因杨汉秀在杨家几房女儿辈中居长,又被人称为“杨大小姐”。她自小生活在杨森身边,但看不惯杨森的军阀作风,对封建家庭产生反感。不久后,杨汉秀见到了她革命道路真正的领路人——朱德。
1926年7月,从苏联归来的朱德受中共中央派遣,来到万县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代政治部主任。杨汉秀得以有机会接近朱德,朱德很喜欢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杨汉秀管他叫朱伯伯。杨汉秀经常听朱德讲述人生志向和革命真理。朱德的爱国主义情结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给杨汉秀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九五”惨案爆发后,杨汉秀更是在聆听了朱德的反帝演讲后,毅然参加了反帝游行。
不久,朱德离开了万县。受朱德影响,杨汉秀坚定了对革命理想的追求。
1934年,杨汉秀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坚决退掉包办婚姻,毅然和家境贫寒的渠县小学教员赵致和结婚,婚后夫妇一同去上海读书。这期间,她接触了许多爱国热血青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同时还苦练剑术,决心学习秋瑾,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
抗战全面爆发后,杨汉秀回到渠县,丈夫不幸病逝,遗下一儿一女,但她没有被家庭的重负所羁绊,而是一心向往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抗日斗争。在家庭教师朱挹清(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杨汉秀在成都星芒报社承担校对工作。在此期间,她对朱挹清表示:“真理在何处,为我所知。无论杨家铁门或四川剑门,岂能锁囚于我?!纵然是爬,也定去延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报纸上得知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正率领部队在敌后作战,这使得她在黑暗中又看到了希望。
1940年春,杨汉秀带着朱挹清的推荐信,开始了北上征程。到了宝鸡,因胡宗南对延安周边实行封锁,暂时被滞留。杨汉秀打听到共产党领导的民间抗日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有一个叫干玉梅的特派员是四川人,便决定寻求她的帮助。杨汉秀冒着生命危险,从三门峡渡过黄河,到北岸寻找干玉梅。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长途跋涉,来到中条山,见到了干玉梅,加入了抗日游击队。
没多久,中条山的抗日游击队就要穿过敌占区,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去,和大部队会合,在经过一个小山村时,被国民党军庞炳勋的部队给拦下来了,国民党兵说他们“形迹可疑”,要把他们拉到军部去审查。游击队的领导层决定让杨汉秀出面,亮出她是杨森侄女的身份,希望可以避过审查。
国民党兵果然把审查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杨汉秀一个人身上,放松了对其他同志的审查。她摆出大小姐身份、搬出伯父杨森的招牌,虽幸免于难,但被软禁,之后她乔装成朝鲜族妇女机智脱险。
在冲破国民党军、警、宪、特的重重阻挠后,杨汉秀于1940年冬抵达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七贤庄,见到了阔别14年的朱德,朱德一眼就认出了她。听完杨汉秀讲述一路上的经历,朱德又感动又心疼,他表扬了杨汉秀:“你为了到延安,近一年来经历的种种困难,就是最好的入学考试。”杨汉秀向朱德表示:“我决心要做军阀、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姓杨。”朱德说:“照你自己说的无名无姓,就叫吴铭吧,不过是口天吴,金字旁的铭。”从此,杨汉秀改名为吴铭,表明了她与杨氏家族的彻底决裂,甘愿作一名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战士的决心。
不久,杨汉秀由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进入延安女子大学第七班学习,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后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杨汉秀被派往关中专署工作,后又调往“八一”剧团任美术教员,朱德两次在延安枣园接见了她。她多次申请入党,却都因出身问题被搁置下来。对于这些杨汉秀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1942年3月,在朱德和王维舟的关怀下,杨汉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带着特殊使命随周恩来回到四川
抗战胜利后,为了做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组织决定抽调一批四川籍共产党员返川,杨汉秀就是其中一员。
1946年3月22日,在王维舟的引荐下,杨汉秀受到周恩来接见,聆听了党组织派她回四川工作的指示,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秘密任务。她的任务是:若和平协定得以维持,就做上层统战工作;若形势逆转,就策动反蒋武装斗争。周恩来很体贴她,听说她有肺病,嘱咐她不宜坐卡车,还是跟他搭飞机为好,又叮嘱她:“回去就不是叫吴铭了,革命要你当大小姐,你就当大小姐吧。”考虑到她身体欠佳,安排她住在交际处。3月25日,杨汉秀随周恩来同机飞抵重庆。
国民党军统西安站早就将她奉调四川情况电告重庆,她一下飞机,便被特务监视。她在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住了一个晚上,便转到渠县农村从事地下工作。下乡后,她以“杨大小姐”身份“走亲访友”,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她把自己分得的田产重新掌握起来,以经商为名,在渠县县城金家坡街茶馆秘设“通讯处”,收转重庆方面的情报。
杨汉秀家成了地下党活动中心。接头暗号是:“你读《圣经》吗?”“我读《论联合政府》。”原来《圣经》只是个伪装,里面装的是《七大文献》,是1945年6月大会闭幕时印刷的,由周恩来从延安带到重庆的。这本文献收录了毛泽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毛泽东《开幕词》,以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等在开幕会上的即兴发言。
他们经常在这里学习《七大文献》。杨汉秀不禁回想起在延安参与《七大文献》印刷的情景:为了赶在代表们6月底离开延安前,发到代表们手中,他们在简陋的印刷车间加班加点赶印,很多知识分子参加了校对,通册没有一个错别字。由于赶时间,大家分工各印一部分,没有通编页码。杨汉秀对自己参与印刷的《七大文献》充满感情,她把《七大文献》交给一位地下党同志,相信革命胜利后,这将是有特殊意义的革命文物。
杨汉秀把佃户组织起来,以练团防和打太极拳的名义,培训地下武装,还把自己陪嫁的3000挑田土卖了,购买枪支弹药,用作革命斗争的活动经费。同时还资助贫困佃户、支持救济院的贫苦青年升学。此外,经常往返于重庆、渠县之间,为筹集枪支和活动经费而奔忙。
用信仰之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
由于频繁从事革命活动,杨汉秀自然成为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故在1947年到1949年期间,杨汉秀曾三次被捕,但她每次都大义凛然。
1947年7月,因中统特务漆旭告密,杨汉秀被逮捕。在关押期间,杨汉秀不仅没有吐露任何情报,还教育前来探望的儿子:“妈妈不怕死,你也不要怕!即使我被害了,也会有人照顾你们兄妹,你要坚强些,以后成为一个勇敢、进步的青年,长大了好为妈妈报仇!”
1948年9月,因军统特务柳自修告密,杨汉秀第二次被捕,转押至重庆渣滓洞监狱。在狱中,她沉着冷静,严守党的机密,为患病难友端茶送水、照料生活,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与难友一道开展斗争。
根据渣滓洞唯一的女性幸存者盛国玉回忆,当年她被国民党特务抓捕,暂时关在重庆卫戍司令部时,就认识了杨汉秀。盛国玉初见杨汉秀,不敢和她搭话,因为杨汉秀梳着齐肩短发,身穿干净的“列宁服”,还能自由出入卫戍司令部。
盛国玉把杨汉秀当成了国民党的女特务一类人物,但是杨汉秀却对盛国玉说:“我们是一样的人。”她耐心地向盛国玉和其他同志解释,她也是共产党员,也是被关押在这里的犯人。
借助于身份的特殊性,杨汉秀时常打听监狱外面的各种新闻和延安的情况,说给狱中的同志们听,还给大家提供各种生活上的帮助,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鼓励大家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和敌人斗争到底。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取得三大战役胜利。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狱中,大家都异常激动,不约而同齐唱《国际歌》。大家还想办法制作贺卡相互赠送,写了庆祝胜利的标语贴在牢门上。春节前夕,杨汉秀代表难友面晤看守长,要求举行春节联欢会,几经斗争,联欢会获得应允。杨汉秀与战友们一起,在狱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春联欢会,各个监室都表演了节目。杨汉秀把鲜红的被面往下一扯,腰间一扎,头一个冲上放风坝,扭起秧歌,边扭还边唱:“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女战友们也跟着她一边扭着秧歌,一边齐声高唱。这一次特殊的“春节联欢会”,大家终生难忘。
1949年4月,杨汉秀被杨森保释出狱。临别前,杨汉秀环视了一圈狱中的难友们,鼓励他们继续斗争,自己一定把情况向党组织汇报,请党组织设法营救他们。
杨汉秀出狱后,被杨森以“疗养”名义,软禁在重庆一家医院的高级病房。一天,杨汉秀见到了前去“探病”的伯父杨森,当时,杨森表示,只要杨汉秀和共产党一刀两断,他就送杨汉秀出国留学。但杨汉秀拒绝了杨森的条件,反而劝说杨森不可继续糊涂下去。
自从杨汉秀被保释之后,盛国玉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从国民党的魔爪中逃出来后,盛国玉曾经多方打听杨汉秀的消息,但都杳无音讯,无人知道其下落。
大义凛然为正义献身
1949年9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激起了强烈的民愤。火灾发生后,杨汉秀奔走于街巷,揭露国民党蓄意制造纵火事端嫁祸于共产党的阴谋。
杨森恼羞成怒,遂于9月17日深夜下令将杨汉秀秘密逮捕,并连夜突击审讯,企图将纵火的罪名栽赃于她。杨汉秀自知必遭杀身之祸,却无所惧怕,对所加罪名据理驳斥。
不久,时任重庆市刑警处长的张明选见毫无收获,遂派人将杨汉秀拖进一辆小轿车里,后排的两个男人拿出一根绳子套在她的脖子上,将其勒死,并将其遗体抬到重庆西郊的歌乐山金刚坡的破碉堡中掩埋。杨汉秀就这样被反动派秘密杀害。
党中央对杨汉秀的下落十分关注,多次发电报给西南军政委员会,指示派人多方寻找,称她为“最伟大的军阀叛女”的朱德几次给邓小平、刘伯承等人捎口信,拜托寻找杨汉秀的下落。1952年,有关方面从被捕的国民党特务宋世杰的审讯中,方知杨汉秀牺牲的大致情形,但仍不知道烈士的遗体被埋何处。重庆修建烈士纪念碑时也无法刻上她的名字。
1975年,重庆歌乐山地区的一位老农向组织反映:曾经在金刚坡碉堡中,发现过一具带着手铐的女尸。
歌乐山地区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总部和渣滓洞监狱所在地,这里曾经发生过多起对共产党员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之后这里建起了烈士陵园。
老农提供的信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警觉:这很有可能是一位烈士的遗体!烈士陵园很快派出专家对遗体进行骨骼鉴定,再结合在军统工作过的特务口供,终于确定这具女尸就是当年神秘失踪的杨汉秀烈士的遗体。
1980年11月25日,重庆市民政局和重庆美蒋罪行展览馆(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了杨汉秀烈士遗骨安葬仪式,并将烈士遗骨迁葬于重庆“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
当年介绍她去延安的家庭教师朱挹清,后担任西南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写了一首诗来悼念杨汉秀烈士:
昔日难虞陕北行,托孤别姥烈心倾。
蜀原山绕川流急,秦岭云回雁过惊。
啼罢杜鹃花总艳,飞劳精卫海犹横。
归来遭遇鸱枭辈,卓节流芳播海瀛。
誓为革命断家姓,落红无名暗香留。杨汉秀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她像一株傲然挺立在风雪中的红梅,绽放在人们永远的仰望里。
来源: 广安党史研究
作者:侯立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