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重温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李珍

作者:李 珍 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3月26日第5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15:10 浏览次数:99 【字体: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重温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李 珍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悼念白求恩写的文章,最早在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发表,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改为《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献高度评价了白求恩身体力行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成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图片

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的精神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同时也是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他不幸以身殉职后,大家深感悲痛,党中央组织了一系列追悼、纪念活动。毛泽东认为,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首先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的精神。他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广大被压迫民族的团结和联合,是推翻剥削压迫、争得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广大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息息相关。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各国人民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援助和道义支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要求全党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投身到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去。

白求恩是一位秉持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帮助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国际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前线,竭尽全力救死扶伤,最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更是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觉。聂荣臻回忆说,白求恩青年时当过木匠,以后学医,开过私人诊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对社会制度问题有了很深的思考。这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经过曲折的道路,他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基础,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树立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精神和形象。这种精神和形象,对于无产阶级砸碎旧世界的锁链、取得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他对中国共产党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要求。毛泽东用两个“极端”来说明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两个“极端”,也得到了根据地军民的一致认同:“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利他”的认识和实践。但从价值观角度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还是损人利己,体现着不同的立场,是剥削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道德分水岭。剥削阶级从根本上讲,是奉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信条的。与此相反,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人的无私是真正的、彻底的。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曾经请求党组织,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瓷器摆设,而要把他“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哪里枪响他就往哪里冲;当组织上要给他每月发100元薪金时,他坚决不接受,说:“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这种无私无畏的作风,充分体现了“他人第一”的原则,被毛泽东赞扬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在充分肯定白求恩的榜样作用的同时,毛泽东尖锐批评了当时党的队伍中的各种不良作风,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他认为,这种人其实算不得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这种对照,对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升思想境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警醒、推动作用。

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还体现在职业追求方面。毛泽东指出:“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立足服务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平凡岗位,掌握好、运用好先进技术,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事业观,是共产党人把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内在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白求恩也树立起了将职业、专业、战斗融为一体的典范。在边区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日夜操劳,在以惊人的毅力和效率抢救伤患的同时,还想办法办卫生学校、写教材、培训医护人员,帮助提升八路军的整体医疗水平。他说,一定要学习好技术,“医药和外科上的好技术可以更快地医好病人,少有些痛苦,少有些不安,少有些死亡,少有些疾病,少有些残废。这一切事情都是我们的任务”。共产主义者要善于学习,使技术进步为我所用,造福世界人民:“技术掌握在日本金融资本的独裁者手里,结果使日本成为全世界的公敌。技术掌握在中国劳动人民的手里,一定会使中国成为一个促进世界和平的强国。”

可见,白求恩对医疗专业的精益求精,其深层动因是热爱,更是责任和使命,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没有这样一个前提,就很难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毛泽东指出,白求恩的精益求精精神,“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纪念白求恩,阐释白求恩的精神,目的在于教育、激励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更好学习白求恩,像他一样对待信仰、对待同志、对待工作。在文献最后,毛泽东向每一位党员发出号召。他写道,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但我们都应该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努力“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表述,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概括和升华。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历史,仅有千余字的《纪念白求恩》,已成为关于共产党人思想道德修养理论的经典之作。它使白求恩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使白求恩精神穿越历史时空,塑造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至今仍然闪耀着灿烂的真理光芒。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更需要弘扬和践行伟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白求恩精神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有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更好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思想理论建设上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白求恩精神依然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守信仰、坚持正义,追求高尚、追求纯粹,永远是共产党人不变的追求。

图片

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3月26日第5版

作者:李 珍

来源: 《学习时报》2025年3月26日第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