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顺风耳”智解密钥 “千里眼”驰援千里——蔡威与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

作者:伍 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04 14:41:37 浏览次数:132 【字体:

“顺风耳”智解密钥 “千里眼”驰援千里

蔡威与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

伍 颖

为突破国民党的消息封锁,在中共中央支持下,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红四方面军有效打击敌人和中央红军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情报支撑,充分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

历尽艰险 黄安红波至川北

蔡威原名蔡泽鏛,1907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县(今蕉城区),1924年下半年在宁波中学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由共青团员转入中共党员,先后在宁德、上海等地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蔡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红四方面军技术侦察工作的开创者和卓越领导者,是隐蔽战线杰出的无名英雄,是红色情报战线的奇才,是人民军队早期技术情报工作的创建人,集“听见者”“看风者”“捕风者”于一身,能听懂“天外之音”,可解读“无字之书”,是与“风”打交道的人,被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誉为“军中活菩萨”,情报侦听战果得到了毛泽东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蔡威在危机四伏、血雨腥风的险恶环境中,凭着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地下工作者的机智灵敏,出色地完成党组织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1931年上半年,蔡威根据党的指示,参加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熟练掌握无线电技术。1931年10月下旬,应鄂豫皖苏区请求,受党中央委派,在上海参加过“特科”无线电专门训练的蔡威、宋侃夫、王子纲和徐以新等四人,从上海秘密出发,历经艰险,1931年11月初进入鄂豫皖苏区,并很快举行了第一期电训班培训。

1931年12月,黄安战役胜利后,红四方面军拥有了第一部功率为5瓦的电台。1932年3月,红军特务队在汉口购买到50瓦电台的全套元器件等,红四方面军因此拥有50瓦功率的电台,可与中央苏区、湘鄂赣苏区、赣东北苏区电台取得联系,随即成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并举办第二期电训班。1932年5月,红四方面军取得苏家埠战役的空前大捷,完好地缴获国民党陈调元部第137旅一部50瓦大功率军用电台,红四方面军无线电设备和技术力量得到大大加强。1932年8月21日,面对蒋介石组织的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为加强前线部队与红军总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鄂豫皖苏区军委会决定,将红四方面军电台人员一分为二,成立两个电台:一台被称为“后方台”,由宋侃夫、王子纲负责,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鄂豫皖苏区军委会行动;二台被称为“前方台”,蔡威负责,随红二十五军红七十三师行动。红四方面军无线电第一台、第二台随红四方面军西征3000里,1933年1月26日,到达川北通江县毛浴镇。

精诚合作 巴山练就“千里眼”

红四方面军到达川北后,总部对电台进行分工:蔡威带领的前方台改称“二台”,开始把主要精力转向侦听敌军电台、研究敌人密码。宋侃夫、王子纲带领的后方台改称“一台”,主要负责电信联络,兼侦听敌军电台。短短几天时间,蔡威经过精心研究,在宋侃夫、王子纲的协助下,分别锁定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同波段。通过一连几天不间断的侦听,蔡威把川陕苏区周边国民党军队指挥机关的驻地、番号、主官姓名以及旅以上部队的分布情况、隶属关系、防区划分和调动部署等情况,搞得一清二楚。随后,又悉数掌握了田颂尧部的“通密”,全面、及时、精准地收悉田颂尧组织“三路围攻”时发往各部的密电,为取得反“三路围攻”的胜利提供了非常可靠、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军事情报。

1933年6月初,在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的努力下,红四方面军得到了电台器材的补充、川北详细地图、一批药物、全国各地的报刊和一本国民党军队使用过的密码底本。同年,廖承志从上海带来一本国民党军队密码本。两本国民党军队的密码底本及全国各地报刊资料,为蔡威精心研究川军密码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宋侃夫、王子纲的配合下,蔡威相继掌握了刘湘、刘存厚、邓锡侯和杨森等四川各路军阀所使用的“通密”“智密”“苏密”,而且掌握了蒋介石在四川周边嫡系部队的密码。木门军事会议后,红四方面军成立电务处,宋侃夫任处长。红四方面军此时拥有三部电台(两部15瓦、一部5瓦)和一部收报机。1933年7月,蔡威率领二台全体人员从毛浴镇迁到通江县城北杜家坪的一个地主庄院里。

田颂尧对红军的“三路围攻”失败后,1933年7月7日,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蒋介石向四川军阀发去的这份任命密电,当即被蔡威侦悉。

团山解密 化险为夷显神威

1933年8月12日至10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动发起的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期间,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不仅详细、准确地了解到四川各路军阀的军事部署、坚固工事分布情况,而且还洞悉了蒋介石与川军密电往来内容。

营渠战役后,1933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电台进驻在仪陇县团山村,徐向前和陈昌浩正在筹谋如何对付刘湘的进攻,研究战役部署,突然,蔡威截获到刘湘发出的密电,刘湘命令蒋介石配备给他的飞机马上对团山村进行空袭。蔡威得到密电后,马上跑去总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徐向前立即下令撤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电台不到半个小时,就快速撤离了团山村。果然,没过一会儿,国民党就出动数架飞机,对团山村进行狂轰滥炸,总指挥部和电台原驻地一片火海。

奉命侦听 红军布阵信息准

宣达战役发起之前,徐向前根据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台”台长蔡威掌握的敌情,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对达县的刘存厚进行突然袭击,打得刘存厚措手不及,仓皇逃遁,顺利地缴获刘存厚经营多年的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以及库存的大批粮食等军用物资。

受蒋介石的委派,刘湘对红军展开“六路围攻”,仅第一期进攻,就部署了111个团、20余万兵力。刘湘精心设计的“六路围攻”《“剿赤”大纲》,包括每一路的驻兵地址、兵力部署、进攻线路、进攻目标、进攻进度计划和部队主官姓名等全部内容,都被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一台”侦听。

是时,蔡威率领的“二台”驻扎在靠近前敌指挥部的城内冉家祠堂。徐向前要求蔡威台长必须及时掌握敌人的作战部署。1933年11月16日,刘湘发布的第一期总攻令和“赏罚令”密电,被蔡威全部截获。徐向前根据蔡威报告的军情,充分了解敌我态势并充分利用地理地形特点,精心运筹,指挥若定,把王陵基部打得十分被动。

手握雄兵 宣达敌军成丧犬

反“六路围攻”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笔架山战斗后,王陵基部遭遇红军夹击,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兵力后,敌军第五路、第六路拟利用浓雾掩护强渡州河,向宣汉和达县红军阵地发动多路突击。

蔡威把王陵基发给属下的军事密电内容迅速报告给前敌指挥部徐向前。徐向前早已根据“二台”台长蔡威提供的情报,一面陈兵在河岸,一面布兵成口袋,先采取“半渡而击”的战术,然后又采取“围圈打狗”的策略,打得刘湘的第五路、第六路川军浮尸无数,伤亡惨重。

正在敌我双方对峙之际,1934年春节,宋侃夫、王子纲截获到王陵基已经瞒着刘湘溜回万县过年的情报。

正在苦心寻找反攻机会的徐向前闻讯大喜,于是,徐向前精心组织东线反围攻部队,先通过偷袭的方式,摸掉第五路川军主阵地,然后集中兵力,向敌人第五路集中进攻,一举消灭第五路川军两个旅6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物资器材及川军过年的腊肉3万多斤和一批袜子、橄榄香皂、香烟和糖果等。

临机应变 再破刘湘新密钥

1934年3月3日,刘湘又正式下达第二期总攻令。3月4日,西线之敌率先行动。3月5日,东线之敌唐式遵也向万源县逼近,拟向万源县城展开重点进攻。刘湘的第二期总攻令及敌人东西两线的军事行动、部署等,同样被驻守在毛坝场的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台”台长蔡威侦听。敌人因为吃过前期密电被红军侦听的亏,此次刘湘各部之间的密电全部进行了变换,为蔡威迅速翻译密电内容带来了新的难题,使红军总指挥部的“耳目”顿时失灵。

蔡威根据徐以新、武志平和廖承志带来的两个旧密码本,反复研究,对比分析,然后又把刚收到的几百份刘湘各部之间不知所云的密电电文材料拿来作为基本分析资料,经过好几个昼夜的连续作战,在宋侃夫和王子纲的配合下,蔡威终于寻找到国民党军队的编码规律,进而找到了刘湘各部之间往来密电的破译密钥。通过分析,蔡威发现刘湘在东线明显增加了兵力,加上原有兵力,达到17个旅,共60余个团。

徐向前据此调整东线红军部署,刘湘组织的 “六路围攻”第二期、第三期总攻宣告失败。

智侦各路 红军战术更娴熟

鏖战正激,川军各部之间密电往来如云,有“报喜”的,更多是报丧的。敌军间诉苦诉难的往来密电,尤其敌军毙伤较多、病员大增、逃亡不断以及粮食缺乏、弹药补给困难等情况,全被蔡威掌握。徐向前据此认为:红军反攻时机已然到来!蔡威同时还侦听到敌人第五路与第六路的准确结合处。徐向前在征得张国焘、陈昌浩同意后,采取中间突破、两线迂回、包抄灭敌的办法,率先从敌人两路军的“缝合”处进攻,把敌军切割成两个部分,然后又从其各军、旅结合处再进攻,再把敌人分割成更小的部分,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方法,击败敌军。

蔡威准确地侦听到敌军各部的连接点,而徐向前采取“专攻敌人的连接点”做法,成为此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反“围剿”中常用的战术。

驰援中央 川陕红波建奇功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进驻旺苍坝。

1934年10月开始,中央红军因为一直处于转移途中,连续遭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红一方面军无线电台因为没有比较稳定和安全的接发电报环境,一度与红四方面军失去联系。陈昌浩、徐向前和张国焘非常关注中央红军的动向,指示红四方面军电台要想方设法搜索中央红军电台讯息,并从电报(军事情报)方面尽全力驰援中共中央、中革军委。1934年12月19日,红四方面军电台终于收到中革军委发来的一份密电——《为执行黎平会议决议作出的行动部署》,要求“四方面军应重新准备进攻,以便当野战军(即中央红军——笔者注)继续向西北前进时,四方面军能钳制四川全部的军队。”此时,红四方面军正在召开清江渡会议。中革军委12月19日来电,更坚定了红四方面军发动广昭战役的决心。随即,张国焘、陈昌浩要求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台”要“随时注意侦察掌握敌人的电讯,及时向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情况。”蔡威彻夜不眠地坚守在电台旁,每时每刻都在专注地捕捉、抄录四川各路军队电台发出的密电,异常忙碌,应接不暇。此时,蔡威及红军“一台”、“三台”只把少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侦察四川军阀上,多数时间都用来侦察中央红军行进所在及其四周敌情。中央红军行进到广西与贵州边境地带时,红四方面军上下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给中央红军供给军事情报上。从此,蔡威等前方台同志更加辛苦、更加忙碌,每天都要收到和译出敌军大量密码电讯,由参谋人员立即整理,做成通报,呈报给陈昌浩和张国焘,由张国焘签发后,再由“一台”王子纲发往中革军委电台。

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收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中革军委发给红四方面军的电报,中革军委要求红四方面军“集中红军全力西线进攻”,突入敌后,运动中包围消灭敌人,对红一方面军拟从泸州上游渡江北上进行“最为有力”的配合。

为实现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红四方面军相继发动广昭战役、陕南战役、苍(溪)仪(陇)战役和强渡嘉陵江战役。在陕南战役中,红四方面军在阳平关缴获胡宗南部5瓦电台一部,在沔县又缴获陕军15瓦电台一部,两部电台完整可用。

为加强无线电通信联络工作,1935年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宁羌决定扩建一个新的电台,称为“第四台”。

土城之战的失利,使中央红军的处境更加艰难。为帮助中央红军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红四方面军领导人要求蔡威领导的“二台”严密侦察中央红军周边的敌军动态,为中革军委指挥作战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

1935年2月中旬至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二台”台长蔡威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侦察以贺国光行营电台为中心的蒋介石嫡系军队的密码上,并加紧研究蒋介石的密电,经过艰苦探索,终于掌握蒋介石的电报密钥。蔡威和宋侃夫、王子纲每天获取的密电至少几十份,多则上百份,最多的一天掌握了200多份密电。他们将收录的大量敌军情报和所掌握的中央红军周围的大量敌情,送给红军军部和总指挥部,经过分析、整理,再发给中革军委。中革军委虽然在紧急的转移途中,但也坚持在约定时间向红四方面军电台呼叫。

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为了使自己更加专注地侦听蒋介石密电及中央红军周边的国民党军队密电,保证中革军委能够及时得到红四方面军提供的敌情通报,同时,又不削弱在强渡嘉陵江战役中对川军密电的侦察,蔡威与王子纲商量,从“一台”把刚刚接受过培训的报务员李永悌调整到“二台”工作,把一部备用电台启动起来,专门侦听川军密电尤其是邓锡侯军部密电。

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台”台长蔡威准确及时地向中革军委提供敌情,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对敌作战。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曾对宋侃夫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伍 颖(成都中医药大学)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