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生如夏花——追记抗击台风中殉职的纪检干部李夏

作者:常河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04版) 发布时间:2019-10-22 22:13:45 浏览次数:523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04版)

33年前的夏天,一个男孩降生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家人给他取名叫李夏。33年后,2019年的夏天,正在宣城市绩溪县乡村扶贫的他倒在了抗击台风的路上。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如今,签名仍在,微信定格,李夏用绚烂如夏花的生命阐释了一个“初心”与“使命”的故事。

殉职,源于无法放下的使命

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来袭。安徽省宣城市普降大雨,境内的绩溪县荆州乡三小时降雨量达96.5毫米,山洪暴发,多处道路中断。

“敬老院进水了!”15时35分,正在一线抗台抢险的李夏接到下胡家村党支部书记胡向明的电话,立刻与乡人大主席王全胜顶着狂风暴雨跑到敬老院,把18位老人转移到2楼安置。

蹚着水从敬老院出来,李夏他们发现70多岁的胡今古夫妻俩还滞留在家。“当时,水已经漫过了门槛,但老人舍不得丢下家中财物,还没撤走。”王全胜回忆道。李夏忙上忙下,把胡今古家中值钱物品都搬上了楼,又和大家把老人转移到地势较高的邻居家。

由于担心群众过路遇险,李夏等三人再次折返,路过塌方地段时,山顶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塌方!快跑!”王全胜大喊一声。跑在最前面的胡向明回头一看,只见泥石流瞬间倾泻而下,气流把王全胜推出了2米多远,李夏则被泥石流推出了山边道路。

“李书记!李书记!”胡向明和王全胜大声呼喊着李夏,但第二次泥石流裹挟着树木、泥土、砂石冲下来,路面瞬间被淹没,李夏不见了踪影。

对李夏的呼喊声,在风雨里和山谷间久久回荡,却没有回音。经过约13个半小时的搜救,李夏遗体在流经塌方山脚的石门亭河下游约2公里处被村民找到……

33岁的扶贫干部李夏,将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台抢险的路上。

怀念,因为无法忘却

李夏的值班记录本摊开在他的办公桌上,最后的日期停留在8月9日,上面写着“台风‘利奇马’登陆,乡班子在岗值班。”台风来前,本来每周五都要回县里与妻子团聚的李夏主动请缨,留在村组开展抗台抢险工作。

“他是个特别守承诺的人,说到就会做到,这一次他‘食言’了。”8月底是妻子宛云萍的生日,原本李夏答应陪她过生日。“结婚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日不是周三就是周四,他从来没陪过我。”她说,今年李夏提前算好了她的生日是在周六,一家人终于能够有时间一起过生日了。但现在,这个约定却永远实现不了……

“怎么都不敢相信!”长安镇高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庆华得知李夏遇难的消息后沉默了许久:原定8月12日一个项目开工仪式,李夏是要来的。现在,李夏“食言”了。

2017年6月,时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的李夏,发现高杨村的生活污水向外直接排出,立即和村两委商量解决办法。在他的推动下,高杨村争取到了总投资260万元的污水处理项目。“他时刻关注项目进展。”王庆华说,“如今开工条件具备了,他却不能来了。”

今年8月6日,是女儿钢琴考级的日子。几天前,她就对李夏说想要个电话手表,“这样想爸爸的时候就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了。”李夏对女儿承诺:“只要你考过,就给你买。”

如今,女儿已经顺利过级,李夏给女儿网购的电话手表已经到货,却只能静静地放在桌子上,李夏再也不能去给女儿办理手机卡,亲手把手表戴到女儿手腕上了……

奉献,李夏不忘的初心

2011年,李夏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进入长安镇人民政府工作,先后担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2018年12月,调任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作风硬朗、做事公正、为人实在……”这是绩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杨书生眼中的李夏。担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期间,李夏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5条,立案审查26起,26人次受到党纪处分。

由于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又加上是学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的,2013年,绩溪县政府办曾想选调他到应急办工作,李夏却婉言谢绝了,他说:“乡镇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喜欢跟农民打交道,在农村工作心里踏实。”

李夏牺牲后,他的母亲看到这样一幅照片:李夏打着赤脚坐在村民家门口,与干部群众一起商量工作。母亲哭了:“从小穿个塑料凉鞋都怕沙子硌脚,没想到他能光着脚下农村。我为这样优秀的儿子感到骄傲。”

李夏曾工作过的长安镇高杨村共有24户贫困户,他主动联系帮扶6户。帮扶对象汪少美腿脚有疾,行动不便,为了帮助汪少美脱贫,李夏利用下班时间帮助她打理小卖部,并给她家申请了1200元的到户产业项目补助资金。汪少美说:“我们家的日子好了起来,李夏却不在了。”

胡圣子在任荆州乡纪检干事时曾和李夏共住一个房间。“李夏既是工作认真的领导,又是性情温和的兄长。”李夏去世后,记者看到他的办公室只有一双拖鞋。“他就两双鞋,一双运动鞋是下村办案时穿的,一双凉鞋是防汛救灾时穿的。”胡圣子说。

8月12日,李夏的追悼会在绩溪县举行,300多人自发前来送别。而在他办公室门前的“工作人员去向牌”上,“李夏”这个名字永远停在了“下村”那一格。

(本报记者 常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