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林维平 ‖ 蓝田田坝头,打响泸顺起义第一枪

作者:林维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04 14:53:54 浏览次数:1417 【字体:

蓝田田坝头

打响泸顺起义第一枪

林维平

田坝头位于泸州蓝田古镇腹地,从前进路一条幽深的巷子——麻园巷进入,经赵家大院,便进入田坝头。1926年12月1日,曾在刘伯承属下担任过连长、营长,时任四川边防军第4混成旅少将旅长的袁品文,在田坝头这块不广为人知的地方,与起义军将领之一陈兰亭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一举在此拘捕并于3天后处决了北洋政府军阀的走狗李章甫,打响了泸顺起义第一枪。

上世纪70年代的田坝头(作者 供图)

1

泸州起义三角关系中的三位主角

1926年11月中旬,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杨闇公任书记,刘伯承、朱德为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立最早的地方军委之一。军委会决定:泸顺起义于12月5日举行,顺庆、合川首先发动,泸州随即响应,并以刘伯承为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黄慕颜为副总指挥兼第1路司令,秦汉三、杜伯乾、陈兰亭、袁品文分任第2、3、4、5路司令。

中共地方执委会旧址,又称杨闇公旧居,曾是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的产业。朱德、刘伯承到重庆与杨闇公一起成立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准备领导顺泸起义时也常来这里开会(图片来自网络)

泸州方面于1926年12月1日提前起义。起义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以革命军袁品文布防的蓝田一带、革命军陈兰亭布防的小市一带,及反革命的李章甫布防的城厢一带,互为倚角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中的三位主角是:

第一位是领导起义的第四混成旅旅长袁品文(1897—1976)少将。袁品文又名锦,字其衡,四川泸定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1924年任川军第8师独立旅1团团长,1925年任四川边防军第4混成旅少将旅长,1926年12月参与发动刘伯承组织的顺泸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5路司令。泸州起义失败后袁品文投靠黔军,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3师师长,后任贵州省省会警察局局长,抗战期间曾任四川省泸定县参议会议员,1947年任西昌宁属屯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49年12月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50年3月在西昌迎接解放。后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第二位是协助起义的第十混成旅旅长陈兰亭(?—1961)中将,著名武术家,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中将,163师师长,重庆石柱县大歇镇陈高村人(祖辈忠县洋渡镇陈家坡人,由其爷爷辈迁大歇)。陈兰亭虽没文化,但武艺高强,有胆量,重人情,讲义气,国难当头时铁骨铮铮。早年对国内战争认识不透切,在朱德、刘伯承、杜重石等影响下迷途知返,弃暗投明,随刘伯承一起参加护国运动,和袍哥傻儿师长——范绍增、杜重石等“义结金兰”。在刘湘部下同范绍增等进行抗日活动,刘湘在武汉去世后,随郭明昌、潘文华进行抗日战争。后来和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发动彭县起义,解放军顺利进入成都。他对民国时期国术太极拳的推广作出了贡献,对石柱丰都一带的公益建设也起了不少作用。

第三位是反革命的的一方,驻守在泸州城厢内的李章甫,他是一个死心塌地投靠北洋政府的军阀。李章甫刚愎自用、骄横暴戾,欺压民众,积怨甚多,人称“李牦牛”。多年来,李章甫独占泸州粮、油、盐、百货、统捐、护商和一切税收,中饱私囊,横行四乡。

泸顺起义陈列馆(图片来自网络)

1926年9月间,共产党员童庸生以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泸州军运特派员”的名义,携带广州国民政府关于“响应北伐,策动起义”的函件到达泸州,向袁品文、陈兰亭转交刘伯承去广东前写的亲笔信。在信中,刘伯承述说当前的时局,嘱咐袁陈二人积极参加革命,听从党的指挥。有关起义具体事宜,由童庸生当面转达。

袁品文、陈兰亭读着刘伯承的亲笔信,内心激动不已。几年前跟随刘伯承参加民主革命,转战川中,所向披靡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要求,和急于改变自身窘迫境遇的强烈愿望,在这两位旅长的心中迸发出革命的火花。他们多次与童庸生秉烛长谈,详细询问刘伯承对泸州起义的意图和设想,表明自己的积极态度和即席而发的感想。童庸生热心介绍北伐局势对四川政局的影响,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并初步交待了袁陈二部在起义中各自将要担负的重要使命。

武术世家出身的陈兰亭,生性耿直、不甘人下,面对李章甫的霸道行径,早已怀恨在心。为了分享泸州的盐款、税收,多次与李章甫发生争吵,两家仇恨愈积愈深。在泸州城的三角关系中,袁品文对李章甫横行霸道的行为早就怀恨在心。然而,在表面上仍对李表示恭顺,不轻易外露,甚至在李章甫的宠妾过生日时,还送上厚礼,亲自过府“拜寿”。所以李章甫对袁品文较少戒心,还多次试探性地表示,要与袁友好合作一起对付陈兰亭。

 今天的田坝头为交机厂宿舍楼(作者 供图)

2

运筹帷幄,周密部署,志在起义成功

为保证泸州起义的成功,多年跟随刘伯承的袁品文与义气豪爽的陈兰亭运筹帷幄,仔细研究,对泸州起义的前前后后进行周密部署,他们一致认为:第一,李章甫本人刚愎自用,用人多疑,好勇好斗,心毒手辣,人称“李牦牛”,不可小视。要解决他的部队,必须擒贼先擒王,且必须智取,不能硬来。第二,地理位置上,三个旅构成三角的倚角之势,均有一江之隔,要解决李章甫必须使他无险可守,袁陈两部必须协同作战,为此决定:起义后袁品文部迅速占领忠山,使李章甫部失去龙透关之险,陈兰亭部迅速占领城厢通往小市的两道城门,沱江边的大北门和小北门,使敌人无险可守。第三,对驻扎蓝田在长江南岸一带的还有极端反动的肖镇南团阀,肖镇南部拥有枪几千支,绝不能掉以轻心。其中首要的是擒贼先擒王,在解决李章甫时,不能够莽撞,只能智取。

为智取李章甫,袁品文首先在11月29日那天假意“拜访”李章甫,作友好漫谈,解掉李章甫对他的疑心。袁品文故意对李章甫说:“你们部队演习时,陈兰亭放步哨作戒备,幸好你泰然处之,不然会发生误会。天地之间的事情,有许多是由误会产生的,交朋友首先要认清朋友、相信朋友,决不要怀疑朋友。”一番话解除了李章甫的疑心。

随后,袁品文“邀请”李章甫参加12月1日在蓝田田坝头举行的军事训练学校的毕业典礼。同时将早也写好,并把李章甫排在第一位的请客名单,叫副官李丹适时送到李章甫位于朱家山的旅部。袁品文故作偶然遇到状,见李章甫拿到请客名单后,稍微犹豫了一下,便在名单后签上“敬陪末座”四字,并约袁品文当天一道出发。

袁品文考虑到家属的安全,早与陈兰亭商议,在起义的当天叫父亲同秘书方汝康一道去游览泸州龙马潭,并嘱咐妻子:“明天一早我与李章甫去蓝田上船时,假作忘记了带钥匙,派一勤务兵来取钥匙,勤务兵一到,你马上带上儿女立即与勤务兵一道去小市陈兰亭旅长家。衣服用具一切都不要带,不要引起李章甫的疑心。”

同时商议,12月1日清晨,陈兰亭派工兵营长张缉光联系袁品文,在晨8点前,派一可靠军官在蓝田路口,见袁品文陪同李章甫进入蓝田田坝头(袁品文旅部驻地),立即回报陈兰亭,陈兰亭派身着便衣的手枪连,暗中控制通往小市的大北门与小北门及附近的大小河街。陈兰亭见到袁品文妻子后,即表明李章甫已到达蓝田,陈立即集合全旅士官在小市河坝“训话”。袁品文若在蓝田派专人来小市取留声机,15分钟后双方立即行动,陈兰亭占领大小北门和附近街道,袁品文立即进入城厢占领忠山和龙透关。

为迷惑敌人,12月1日起义的前一天,袁品文命后勤部,在田坝头附近的赵家大院旅部杀鸡宰鸭,准备大宴李章甫一行,赵家大院伙房内热气腾腾,香飘满街。同时叫一团团长皮光泽按时早操,二团团长许剑霜在蓝田河滩上集中士兵打靶,以迷惑李章甫,让他不致产生一点怀疑。

3

田坝头智擒李贼,打响泸州起义第一枪

12月1日清晨,袁品文按照预定计划,专程到李章甫官邸,邀请李前往兰田坝,参加袁品文部“军士训练学校”毕业典礼。这时,李章甫还完全蒙在鼓里,仍神气十足地催秘书誊写“训词”,以备在田坝头操场搭建的讲台上,对参加军士训练的士官们训话。  

上午10点左右,李章甫随袁品文乘一船横渡长江,来到蓝田田坝头操场“军士训练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学校田坝头操场上彩旗招展,鼓号齐鸣,士兵们列队欢迎李长官的到来,袁品文按预定计划,将河中大小船只调集南岸。然后,又派人以取“留声机”为名,通报陈兰亭:“进展顺利,牛(李牦牛)已牵来。”

李章甫等人一行昂然进入旅部客厅,还未坐定,只听袁品文一声断喝“拿下”,事先埋伏在后堂的官兵一拥而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李章甫一行,随即被卫士们一概缴械武装扣留。接着,袁品文命令第二团团长许剑霜渡河攻占忠山,并亲率第一团和机关枪营殿后,命令独立营向碗厂方向警戒,掩护蓝田坝后方。许剑霜带领第二团渡河后,迅速抢占忠山。袁品文率领的预备队也同时到龙透关高地。在袁品文和许剑霜的前后夹击下,忠山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直属的炮兵营,溃不成军,全部缴械投降。

与此同时,陈兰亭部按起义计划攻占了通往小市的两座城门——大北门和小北门,与李章甫部进行激烈的巷战。入夜时分,李章甫的第一团撤入城内防守,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袁品文闻讯后,立即派出两个营增援陈兰亭部攻城。双方仍相持不下。

袁部参谋吴孝恩挺身而出,要求入城劝降守敌。拂晓时分,守敌在吴孝恩劝说下,两个团先后投降。起义军迅即进入城区,控制了制高点和交通要道,并迅速肃清顽抗的残敌。除李章甫部参谋长黎剑侯等人率6个连向东南方向逃遁外,其余全部缴械投降。起义成功后,12月2日凌晨,袁品文、陈兰亭当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公开宣布拥护国民政府,参加国民革命军,并号召全体川军响应。罪恶昭彰的反革命走狗李章甫,在12月1日起义成功后的第三天,被陈兰亭的士兵击毙在忠山下一泥坑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一个月后的1927年1月1日,刘伯承到达泸州,领导起义军整顿工作,发布《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随后,刘伯承总指挥在泸州举办国民师范学校,培养人才。“三三一”惨案后,1927年4月,28个团的川黔联军围攻泸州,龙透关即是主要战场,龙透关下尸横遍野,泸州仍稳如泰山。最后,赖心辉使用“反间计”,陈兰亭、皮光辉等人开始动摇,再加上泸州孤城无援,泸州起义历经5个多月而失败。

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一次勇敢尝试,是牵制敌人配合北伐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力推动了四川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

蓝田田坝头,是打响泸顺起义第一枪的地方,革命先辈的英名和蓝田田坝头,仍然熠熠生辉!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林维平(四川泸州)

供稿: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