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泸顺起义”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作者:朱育军 来源:《巴蜀史志》2017年第3期,总第211期 发布时间:2017-09-21 10:55:00 浏览次数:3467 【字体:

1926年12月1日至1927年5月15日,四川省泸州、顺庆(今南充)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即“泸顺起义”。这次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杨闇公、吴玉章、刘伯承、朱德、陈毅等组织发动,有12000多名武装人员参加,坚持了167天。

9ff2ec1b00ef4c0881ba7b073d0d7c74.png

“泸顺起义”发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1926年7月,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中共重庆地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地委书记、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负责人杨闇公兼书记,刘伯承、朱德为委员,并以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左派)名义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密定伺机举行“泸顺起义”,配合北伐战争。1926年12月初,泸州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在四川军阀部队中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起义,也是共产党人力图独立掌握武装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锻炼了军事干部,也为南昌起义的发动以及人民军队的创建提供了可贵经验。

“泸顺起义”,因北伐战争而兴,也因北伐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仍受到武汉国民政府的嘉奖。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中共中央关于牵制四川军阀东下、减轻对武汉侧翼威胁的战略目的,是除北伐主战场外,国内支援、配合北伐战争最重大的军事行动,有力地支持了北伐革命,动摇了四川军阀的统治基础,促进了四川革命的发展,为推翻北方封建军阀势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泸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向长江流域胜利进军,促进了川中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同时也为泸州、南充革命斗争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它是巴蜀革命的第一枪,也给泸州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意义非凡,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这次起义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它争取了部分川军改换旗帜,参加革命。这也是中共四川党组织领导军事斗争的开端。在当时“因此而惊破武人之迷梦,唤醒群众之觉悟,影响川局,关系至巨。功之大小,固不能以事之成败论也。”其意义和影响不可磨灭。共产党人抓武装,泸顺开打第一枪;斗争失败得经验,成功起义在南昌。

随后,“泸顺起义”的领导人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转赴江西,参加领导和指挥了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义,走上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新道路。

泸州是“泸顺起义”的主战场之一,为以后的中国革命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历练了人才。朱德、刘伯承、陈毅等“泸顺起义”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后来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和缔造者、十大元帅。

“泸顺起义”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泸顺起义”对今天泸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政治意义。“泸顺起义”在泸州浴血奋战的历史,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义军在泸州战场表现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泸顺起义”中,起义军以革命的武装反军阀,书写了一段光辉的历史。在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现斗争场景,重温革命历史,感受起义军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对于泸州人民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文化意义。城市的魅力是特色,特色的内核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历史,历史的外化是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泸顺起义”在泸州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名人在泸州的光辉事迹,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对于后人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以及推动泸州城市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是经济意义。“泸顺起义”在泸州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开发“革命传统旅游”的优势。泸州的红色旅游应该将“泸顺起义”与地方特产、文化、餐饮、娱乐、休闲融入其中。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泸州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泸州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泸顺起义”是泸州最光彩、最值得弘扬光大、也最具宣传价值的历史事件之一,是泸州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笔资源,应当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一)亟待进一步保护、挖掘和开发的途径

泸州起义旧址———龙透关,是红色地标,泸州古关隘,百年城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也是北伐时期“泸州起义”的一段重要的红色文化遗存。

2017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4个部门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泸州市泸州起义等三处红色遗址入选,对于进一步整合泸州红色资源,形成红色资源整体,对泸州及川滇黔结合部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情风俗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红色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从而保持文化的先进性,确保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文化工程”来开展,从“突出教育性、注重观赏性、体现时代性、扩大参与性、增强故事性”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应以“泸顺起义”为主线,以泸州红色文化以及英雄城市为核心内容,同时结合现代互动媒体展示技术,力求打造成公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将泸顺起义原址和纪念馆,作为泸州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展示泸州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泸州可通过古今呼应、城乡一体、山水融合等方式,走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把全市范围内的红色旅游资源有机整合,让不可移动的遗址遗迹“动”起来,并充分发挥科研、教育、旅游等价值,把精心打造出来的资源推介出去,以品牌效应发挥其影响力,发展成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张张“王牌”。

同时,在进行红色旅游开发中,泸州可结合红色遗址所在地特色,制定出旅游资源区域发展规划,把自然风光、民族特色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实现当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综合发展、多点发展。

(二)弘扬先辈精神,讲好“泸顺起义”故事

缅怀革命前辈,弘扬“泸顺起义”精神。要大力弘扬泸顺起义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老一辈革命者大无畏的英勇献身精神,对他们革命斗志昂扬的点滴事迹加大宣传力度。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泸顺起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醉美泸州,中国酒城”。

弘扬先辈精神,要讲好泸州人民支援起义的动人故事。

1926年,“泸顺起义”爆发,泸州全城市民同仇敌忾支援起义军。如老酒坊掌柜王眷非常敬仰刘伯承将军,向起义军捐献财物及老酒坊老酒,鼓励官兵们喝下老酒,奋勇上前线杀敌。挖掘和宣传这样的感人事迹,激发后人的爱国情怀。如今90年过去了,“泸顺起义”也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九十载风流云散,“泸顺起义”精神激励后人

“泸顺起义”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泸州很多地方,保存有众多关于这场起义的历史人文胜迹,留下了众多的文献材料,乃至于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地方教材。我们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这段光荣的历史为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以多种方式感受泸州历史文化的厚重,主动弘扬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积极投入到建设“醉美泸州”中来。要进党校课堂,教育干部;要进中小学课堂,教育青少年;要搞好对外宣传,提高泸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和旅游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朱育军,原载:《巴蜀史志》2017年第3期,总第211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7年第3期,总第211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