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1:48:4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南溪是朱德第二故乡 ‖ 叶源洪

作者:叶源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10 16:48:40 浏览次数: 【字体:

南溪是朱德第二故乡

叶源洪

众所周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的故乡在四川北面的仪陇县。其后,为何四川南面的南溪县却成为朱德的“第二故乡”?说起此事,这跟两个南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是挚友孙炳文,一个是继任妻子陈玉珍。

1916年2—3月,在护国讨袁战斗中,年近30岁的朱德受滇军总司令蔡锷之命,率第三支队(相当于团)同北洋军激战于川南纳溪棉花坡。在这次战斗中,朱德运用夜战、白刃战和迂回侧击战术,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同年6月,朱德奉命率部进驻泸州。

1917年春,思想进步的孙炳文为寻不到一条“教育兴邦”的革命道路而犹豫和彷徨时,经好友李贞白和八哥孙炳章介绍,在泸州与朱德结识。这时的朱德也在为找不到一条“从戎救国”的正确道路,正“陷入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中。这次会见,是历史的特殊安排,可以说是他俩在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孙炳文

在接触交谈中,朱德、孙炳文以诚相待、倾心相慕,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感情。由于两人在年纪(孙比朱大一岁)、性格、经历、知识、情趣等方面具有共同点,又都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加之志同道合、政见一致,两人竟成一对患难与共、莫逆之交的亲昵挚友。此后,孙炳文投笔从戎,应邀到朱德旅部任咨谋。两人相互砥砺共勉,共商大事,出国赴德国留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学几年先后返回祖国,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建树了不朽功绩。

1918年2月,朱德(左)和孙炳文在四川泸州

在朱德所部驻守泸州期间,他的一个名叫陈平辉的部属,主动将自己的堂妹陈玉珍介绍给朱德,并陪同朱德到南溪县城会面。当时陈玉珍21岁,毕业于南溪简易师范学校。她在自己家里与朱德作了长时间交谈。关于这段往事,朱德在20年后向美国进步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介绍时说:“陈玉珍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是她的端庄、沉着和自信。此外,还因为她曾作为地下工作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1916年革命。她出身于一个小康读书人家,很早就和革命运动有了接触。我们在谈话之中,发现彼此都读过很多书,都爱好音乐。”通过朱德这段回忆,可看出他对陈玉珍“几乎是在第一次见面就深深地爱上了”。朱德所“爱”上的这位陈玉珍,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挚友孙炳文的外甥女(即孙炳文六姐之女)。1917年6月,朱德与陈玉珍结婚。从此,“南溪成了朱德的第二个故乡”。结婚后,朱德将前妻肖菊芳病逝后遗留下的孩子从云南昆明带到南溪,交陈玉珍抚养。陈玉珍特别喜爱朱德的孩子,视为己生(陈玉珍一直没生小孩),精心呵护照料。

1922年9月,朱德受孙炳文进步思想影响,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与孙炳文一道远渡重洋去德国留学,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朱德与孙炳文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朱德回国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

朱德自离开南溪后,一心扑在党的革命事业上,再也没有回过南溪。他对家中的一切事务无法直接管理,只能通过书信委托妻子陈玉珍照料。当时朱德的两个母亲(一个养母一个生母)都跟陈玉珍居住在一起,至今在南溪城内官仓街朱德旧居里,还完好保存着两位老人的卧室。朱德的儿子朱宝书也在南溪。为使朱德在外安心搞好革命工作,陈玉珍义不容辞担负起做妻子的责任。由于当时战乱,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家属进行通缉捉拿。为避免被敌人迫害,陈玉珍倾其全家所有财产,变换成银元,将两位老母安全送回仪陇老家安顿好,并留给许多生活费。其后又与儿子一起到一个尼姑庵里躲藏,最后保住了母子俩性命;同时还千方百计保藏好朱德留在南溪的大量信件、照片、图书、用具等珍贵文物。尽管陈玉珍一生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在这些方面对国家贡献不小,功不可没。

南溪朱德旧居

从1917年到1922年,朱德在南溪跟陈玉珍整整生活了6年。在这短短6年时间里,两人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成为一段流芳后世的历史佳话。

时至今日,朱德第二故乡的南溪人民,十分怀念在南溪生活过多年的一代伟人朱德:是他戎马倥偬大半生,转战大江南北,为创建共和国大厦立下不朽功绩。为缅怀纪念朱德,南溪县特在他生前居住过的地方,南溪城内官仓街103号处,本着“修旧如旧”原则,通过精心修复,设立朱德旧居陈列馆,作为红色旅游景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面对全社会开放展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更值得一提、令人高兴骄傲的是,朱德曾生活学习战斗过的“第二故乡”南溪,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原来的老城区经过改造,完全变了样,以前狭窄的街道拓宽,高低不平的石铺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公交车可相互来回行驶。同时在老城区西面靠长江边,兴建了一个新城区。新城区街道宽坦,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新城区中还修建了一个长千米、总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具有明清川南民居风格建筑群的古街。古街内,清澈溪水穿流而过,上面横卧数座造型美观的廊桥。溪水流道两边,错落有致建有古代式楼阁、凉亭、牌坊、高塔。每到晚上,华灯齐放,明亮耀眼,灯火辉煌,霓虹闪烁,彩光璀璨,夜景很美。

万里长江第一门——南溪文明门。南溪文明门城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南溪人习惯称之为大南门城楼(图片来源:南溪区门户网)

新城区靠近长江边还用条石修建着长长的坚固护堤。护堤下是一大片沙石滩,彩色水泥行道纵横,两旁栽植着各种花草,是供行人游玩的湿地公园;护堤上开阔地面是沿江观光道路,从老城区西门一直通往漂海楼地段,是美丽的绿化带;宽阔平坦的彩色道路旁,栽植着树木和花草。每天从早到晚,来这里行走、锻炼、玩耍的人,络绎不绝。在沿江观光道路边,还摆放着南溪地方名特产豆腐干的造型、南溪现代文人写南溪赋的立牌、南溪历史名人的塑像等,其中朱德与孙炳文、朱德与陈玉珍的两组塑像,特别醒目突出。吸引不少南溪居民和前来旅游的客人们驻足观看。

位于南溪区滨江新城的朱德与陈玉珍铜像(罗平 摄,图片来源:中国南溪网)

朱德跟南溪是有缘份情结的。南溪人民表示,一定要把朱德的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不辜负朱德为党的事业无私贡献一生。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美好生活,这跟共产党的恩情分不开。俗活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不忘共产党的恩情,永远不忘那些流血牺牲的先烈,永远不忘那些劳苦功高的英雄们。今天我们要将朱德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永远激励鼓舞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懈努力和忘我奋斗!

作者简介

叶源洪,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中共宜宾市南溪区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南溪党史》原主编。

1965年以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四川日报》《西藏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法治报》《四川广播电视报》《华西都市报》《新闻界》《上海党史信息报》《故事大王》《上海故事》《故事会》《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巴蜀史志》《四川档案》《四川党史》《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南溪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上千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叶源洪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