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成都市中心挖出一个“明皇城”

作者:吴晓铃 杨树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23 11:57:23 浏览次数:549 【字体:

  

 ①发掘区航拍全景。

②宋代摩诃池沿岸拼花卵石路径。

③蜀王府内的水道遗址。受访者供图

隋唐城市中央公园摩诃池+明代蜀王府后花园

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的成都,每一锄头下去,都可能是历史的印迹。记者7月22日从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获悉,成都东华门遗址在2013年发现隋唐著名的“城市中央公园”摩诃池及明代蜀王府一角以后,考古发掘又有大收获——不仅发现了秦汉六朝时期的成都大城高等级建筑遗址,基本摸清了摩诃池东岸一带的建筑格局面貌,还在成都体育中心体育场内以及外侧发现了大量明代蜀王府后花园的遗存。

据介绍,这些由水池、河道、拱桥、道路共同构成的园林建筑,布局精巧,结构宏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老百姓口中“明皇城”非壮丽无以示威仪的富丽堂皇。

□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

杜甫在此泛舟吟诗

成都东华门遗址位于东华门街西侧、成都体育中心内。2013年至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展开持续考古,发现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

遗址考古领队易立介绍,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以及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三大部分。在对遗址进行解剖时,考古人员发现整个遗址区下面都有高等级建筑的遗存,包括砖砌的排水沟、水井,数量众多、各种纹饰的瓦当以及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并非一般建筑能够使用,所以它们应当与当时城内高等级的衙署府治或宫室殿宇等建筑物存在密切关联。”易立说,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以后,张仪、张若等在公元前311年修筑成都城,其中大城为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此后两汉六朝时,大城也一直为成都的政治中心。“东华门遗址恰好就在大城范围之内,这里的高等级建筑极可能就是张仪等历代蜀地最高长官的官邸或衙门的组成部分。”

到了隋唐以及两宋,成都的市中心开始出现一片著名的池苑园林——摩诃池。此次考古发掘,揭开了摩诃池东岸的神秘面纱。

在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可以看到隋唐及宋代的鹅卵石拼花小径保存完好,五代时期砖砌的水井也被清淘出来。隋唐时期的大型房屋殿基之上,还残留着斜铺的青砖。庭院之外,有砖砌排水沟一直通往摩诃池,它们共同组成了摩诃池东岸的池苑园林景观。易立介绍,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或宣华苑,它开凿于隋代,相传为隋代蜀王杨秀筑子城的取土处,到唐中叶声名鹊起,是众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之处。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环池修建宫殿,这里一度成为皇家园林。摩诃池的面积,文献记载宽达10顷,大致范围北至羊市街,东至东华门街,南到天府广场,西到东城根街。这片只有官宦和贵族才能进入的官府园林,“诗圣”杜甫曾在晚秋时陪严郑公在此泛舟,留下了“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的诗句。

易立介绍,摩诃池从隋代至两宋,一直延续了600多年。直到两宋时期,摩诃池范围才开始缩减,但仍不失为城中一大盛景。到了明代,蜀王府的营建以填掉摩诃池为基础,这个史上著名的人工湖才最终消失。此次考古发掘,仅揭露了摩诃池东岸的园林建筑群。根据其走向,这些池苑建筑有可能一直延伸到成体中心南边的居民楼一带。

蜀王府可与故宫媲美

被填掉的摩诃池,在明代矗立起了著名的蜀王府。此次发掘的成体中心体育场内部及外侧,就发现了蜀王府的园囿区。根据蜀王府的建筑格局,这一区域可能就是蜀王府的后花园。

据介绍,明代蜀王府始建于公元1382年,竣工于公元1390年,是朱元璋之子朱椿获封“蜀王”后修建的府邸,也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它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多,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媲美,并且比故宫修建的时间还早。整片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易立说,在蜀王府先后生活过的蜀藩王共计10世13王。虽然其中出现两次宫墙颓坏,三次火灾,但经过两次维修,蜀王府并未遭大的损坏。不过明末张献忠攻陷成都,建大西政权,一度据蜀王府为宫,撤离成都时一把大火,让蜀王府遭遇毁灭性破坏。

然而,重见天日的蜀王府花园,仍然可得窥蜀王府的昔日繁华和规模宏大。从东华门街步入成都体育中心,是蜀王府的内侧宫墙遗址。宽约10米的宫墙泥土夯筑,两侧做了包砖。宫墙之内,就是由河道、踏道、拱桥、码头等各类设施共同组成的园林区。记者看到,蜀王府后花园内的人工河道,最宽处达到近13米,最窄处也有8米左右。河道由红砂石砌了护岸,仅发掘出来的河道,东西延伸就超过100米,南北延伸超过240米。这条河道从体育中心外侧一直延伸到体育场内。在这里,修建了一处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水池,水池中央还有一个方形小岛。河道之上,有红砂石梯供人往来,修筑了踏道作码头。河道两侧,还发现了一座拱桥的基址。当年,出入蜀王府的王公贵胄就是在此漫步、荡舟,欣赏成都八景之一的“菊井秋香”。

尤其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河道之内还清淘出大量陶瓷器、建筑构件残件,以及动物骨头和植物种子等遗存,让考古人员得以从中研究蜀王府的生活面貌。易立说,这些陶瓷残件,民窑占99%以上,只有极少量的官窑瓷器,其中就包括几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的杯盘碗盏,它们是明代宫廷瓷器中罕见的精品。

记者了解到,东华门遗址的发掘仍在进行收尾工作。目前,这处遗址已经破格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易立认为,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尤其是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和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为研究成都城市史提供了珍贵参考依据。这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与文脉所在。

四川日报记者 杨树 摄

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