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居家时光,这样充电(解码·线上文化生活)
听有声书、“云”端看展、上网络公开课……

作者:记者施芳、张贺、孟海鹰、王珏、王云娜、王浩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4日 12 版) 发布时间:2020-02-04 10:34:03 浏览次数:377 【字体: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4日   12 版)

核心阅读

“宅家”期间,文化生活可以有多种打开方式:打开手机看VR展览、免费收听知识课程、在线学习甲骨文……内容丰富,技术“硬核”,服务温暖。虽然场所转移到了网络,但文化活动不打烊。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惬意多样的学习方式、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陪伴着人们的“宅家”时光,充实你我的精神文化生活。

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保证?

不必担心。全国各地许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以及知识付费平台开放资源,推出精彩的网上展览,提供在线的文化服务,探索网络培训新途径,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人们的文化生活移到了线上、飞上了云端。打开手机看展览、点开书籍畅快听、专业知识免费学……虽然宅在家,但文化生活不打烊。

在线开放文博资源,足不出户看展览

近期,全国各地博物馆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彩的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向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据初步统计,全国博物馆春节期间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

“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展”“红色中国——革命文物数字展厅”“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国家文物局网站上的“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扩增了一批在线展览内容,并开放了346万件珍贵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还通过链接形式增加了地方文物部门建设的在线展览(数字博物馆)平台,以及博物馆自主研发的虚拟展览内容,引导各地文博机构加大资源开放力度。

全国1300余家博物馆开放网站、微信、微博等在线展览,实行专人值守,做到闭馆期间服务不缺位,内容不打折。

看康熙“写福”、观“江山”如画、赏清代画家描绘的“长江”万里……北京地区100余家文博机构日前纷纷推出线上展览,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让人们足不出户在线观展。国家博物馆的《大唐风华》《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等展览设置了“网上展厅”。首都博物馆的《回望大明展》《天路文华展》等热门展览在官网重现。故宫博物院在官网为小观众设置了“专馆”,清代的古建筑、皇室器物大揭秘、皇子们的生活等故事被一一揭秘。观众可以在各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入口观看线上展览,或借助全景虚拟技术等在线逛展馆。

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在闭馆期间网站正常运行,公众可在线观看数字展览;首都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对网上展览内容进行扩充,提供超清全景展示;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观众预约电话正常接听……网友纷纷留言:“在家能浏览这么多座博物馆,真好”。

此外,一些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四川省文物局联合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完善丰富“天府文化青少年互动教育系统”内容。广东省文物局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博物官——广东文博智慧导览”,为用户提供100家线上博物馆服务,包括展览300个,讲解、介绍和导览9000条。

文博资源的在线开放,与新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各地博物馆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不断更新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表现手段,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传播文化的魅力,满足公众“刷馆”的心愿。

提供电子及有声读物,增强优质内容供给

居家时光,如何阅读?1月30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起倡议,呼吁全行业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传播科学防护知识内容。根据倡议,2月1日—29日,全国出版界快速组织各地相关专家编写并及时上线一批防治疫病相关的数字读物,各数字阅读企业精选优质内容供全国用户免费阅读,加快上线并免费传播相关专题的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目前已有数十家单位积极响应,多家单位也在陆续响应中。

2月1日,首都54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发起“+我一个”行动计划,增加优质内容资源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行动期间,多家新闻出版单位通过自有或社会网络平台免费提供多种精品图书、音乐、网络文学、有声读物等内容资源,包括科学防控知识科普读本、社科、历史、文学、音乐等作品。

《庆余年》《简读中国史》……在京东读书APP上,一批付费畅销书如今可以免费阅读。从农历大年初三到正月十五,京东图书推出了多种免费活动,包括免费提供30天VIP权益,开放16万册电子书,覆盖了付费畅销书排名前100位中的40%以上。平台的免费有声专区则提供了《米小圈上学记》《影响孩子成长的100个故事》等优质有声内容,适合亲子阅读。

知识付费平台也在行动。得到APP设立免费专区,提供677小时的知识节目;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泉学堂知识库免费开放,中医百科全书微信小程序则免费开放了搜索、查询等功能。许多出版机构还联合教育机构推出线上免费课程,覆盖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包括少儿英语培训类、少儿编程类、建工考试课程、医药考试课程等内容。比如山东教育出版社网络听书平台“小荷听书”,免费开放了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有声读物纷纷免费开放,听众可以在蜻蜓FM上听“最美童谣”“最美古诗”音频;在凯叔讲故事APP上,1万多个精品故事可供选择;去听APP开放文学、传记、历史类等千余部有声书;喜马拉雅儿童版APP会员全部免费……这些活动大多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五,充实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远程学习,查资料、读期刊便捷高效

通过网站、移动服务端、微信找到想要阅读的电子书,也可以线上浏览外文电子书、外语学习视频来学习外语……国家图书馆虽然暂停了到馆读者服务和展览、演出、讲座等各项活动,但读者依然可以远程访问国家图书馆,享受在线阅读的乐趣。据悉,闭馆期间,国图公开课可以在线观看,各个领域的专家以通俗而严谨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大家;从甲骨、敦煌遗书、善本古籍、金石拓片、舆图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动动指尖就能全面生动地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

湖南也推出了公共文旅数字资源,探索让群众足不出户网上读书、网上培训等新途径。春节期间,湖南图书馆各种电子图书、有声读物供读者免费使用,并牵头省内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单位,提供免费的联合在线咨询服务、公益讲座视频等。湖南省少儿图书馆、省文化馆、省博物馆等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文化服务。

“图书馆虽闭馆,但我们的服务不打烊。”吉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线上有图书、期刊、名师视频、有声读物、移动博物馆。还开有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全知道板块和防疫公益课,读者可通过该专题获取到本次疫情的最新信息以及相关防疫措施,及时了解事态动向,加强自身的防护知识以及防范意识。同时,吉林省图书馆还在其微信公众号首发“数字展厅”。

如何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国家图书馆开放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读者郦晨说:“虽然闭馆了,这些资源给我们查资料、写论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月1日—29日免费开放“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中所有内容,涵盖种植、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等专业类资源。该平台拥有电子图书1.2万本,年鉴年报299种,知识条目200万条,百科问答10万条,图片13万张。1月29日,维普网也免费向读者开放了学术论文的下载权限。

(综合本报记者施芳、张贺、孟海鹰、王珏、王云娜、王浩报道)

文旅部推出在线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链接)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记者郑海鸥)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做好在线政务服务,文化和旅游部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部网站政务服务门户上推出“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出行提示”两项专题公共服务。

“在线公共文化服务”汇聚4项热点线上文化服务,公众可以在线观看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参观国家博物馆内30多个虚拟展厅,查询故宫博物院文物信息,参加国家图书馆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开课。“出行提示”服务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各国旅行提示,提供权威的信息。为方便公众使用手机访问,以上服务在“文旅政务”APP同步推出。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