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故事
-
2019-10-20 黄炎培:1936年的成都1930年代中期,成都春熙路上的行人和黄包车(福尔曼·约/摄) 1936年,著名学者黄炎培到成都,对本土风俗颇为关注,将所见所闻撰为《蜀道》一书出版。本文节选自《蜀道》。 成都风土随记 黄炎培 把成都和重庆比,恍惚等于把苏州和上海比。重...
-
2019-10-20 戚亚男 ‖ 国学大师闻宥给他的洋学生取名马悦然国学大师闻宥给他的洋学生取名马悦然 戚亚男 前 言 惊闻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之一,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Goran Maimqvist)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7日仙逝,享年95岁。 马悦然的汉学学术生涯与四川成都有深厚的渊源,他是成都华西坝国学大师...
-
2019-10-20 火车行 ‖ 家父为晓庆详解“攻心联”谁知父亲与她一见面,原来是刘晓庆。那时她初出茅庐,刚刚和唐国强、陈冲联袂主演了电影《小花》,在影坛初露头角。父亲王家鼐和她骑自行车到锦城各名胜古迹都逛了一圈。晓庆天资过人,聪颖好学,对家父这位“资深老右派”老师很尊敬。
-
2019-10-20 余亚飞 ‖ 我们的中国心——歌曲《我的中国心》诞生记我们的中国心 ——歌曲《我的中国心》诞生记 余亚飞 1984年,张明敏首次在央视春晚演唱《我的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穿越三十余年的历史,重温这首《我的中国心》,它见证了中...
-
2019-10-19 契文双甲子 学苑一葩新 ——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回顾与展望作者:朱彦民《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12版) 8月16日,“远古回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画展”在加拿大多伦多揭幕,共展出甲骨文临写、创意作品120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这片卜骨是罗振玉旧藏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此骨硕大而...
-
2019-10-19 稻谷的荣光作者:秦延安《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11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留住乡愁】 如果说中国的文明产生于麦田,那么水稻便是将文明推向灿烂的使者。自从它入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便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一样,以坚韧的性格行走于大江南北、...
-
2019-10-19 现实题材创作的难点与突破作者:姚金成《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10版) 豫剧《重渡沟》剧照。 【文艺观潮】 作为编剧,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今年在上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豫剧《重渡沟》继豫剧《焦裕禄》后再次获得文华大奖,很多朋友觉得我和我们的团队创造...
-
2019-10-19 他的建筑能说话作者:陈华文《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09版) 《百年贝聿铭:东方与西方,权力和荣耀》 李菁 贾冬婷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光明书话】 建筑,是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更是智慧的结晶。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长城,从西方的石...
-
2019-10-19 心归何处?是敦煌 ——樊锦诗自述的成书故事作者:顾春芳《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09版) 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禅定佛(北魏)。 2004年8月,樊锦诗在莫高窟第272窟考察现场。本文图片均选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读书者说】 这本书写完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书名。...
-
2019-10-19 品味谢涛的新文人戏作者:严佳《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10版) 谢涛在晋剧《傅山进京》中饰傅山。 “新时代 新晋剧——谢涛从艺四十年原创剧目展演暨表演艺术研讨会”,近日在太原举行。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晋剧女老生谢涛演出了《于成龙》《烂柯山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