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红原传统婚礼

来源:志中阿坝 发布时间:2022-07-19 19:24:01 浏览次数:399 【字体:

红原传统婚礼

《红原县志》记载,牧区旧俗对婚姻无限制,男女均18岁即可成婚,坚持族外婚,不婚同姓及表婚。实行等级内婚制,讲门当户对,土官对土官,百姓对百姓。分娶和赘,嫁女随夫家姓,赘婿继女家宗祧。男女双方自愿离婚通过双方父母亲戚或土官即可。寡妇再婚不受限制,有财产继承权。夫妇都要赡养老人,抚育后代,对继子女不歧视,善处亲戚邻里关系。老人或男子主家政。

择偶有自由恋爱、父母包办托媒人提亲等方式,男女双方相爱父母不同意,请舅舅去劝说。一般同信一种教派,大都在本部落内择偶。说亲人代男家送哈达一根,若收下则事成,若不收则不成。亦有不送礼的,在议亲中要征询舅舅意见。提亲后请喇嘛卜卦,算命相是否相符,一般忌牛和羊,“牛羊不和要吵嘴”;鼠避马,“鼠马隔山合不拢”;虎忌配猴,“虎猴磨牙相对立”等。属水羊与任何属相都相和。旧时议亲成后,男方给女家5~10头牛,女方按值给嫁奁。娶亲前男方送女家岳母奶牛1头,岳父马或骑牛1头,舅子马1匹,姨姐妹奶牛1头,聘礼视其家境,不强求。纳彩后请喇嘛择期,算出黄道吉日成亲。如婚期年内家庭遇丧事则延下年。

牧区传统婚礼

成婚日新娘在日出时到新郎家,若途程远可提前一两天走,在将到的地方下帐篷,迎亲去男家亲戚属相相和的盛装男女青年,去为单数,新郎带一匹装饰漂亮的白马亲迎。接回新娘就成双数。女家去若干亲戚送亲,兄弟、舅舅必去,嫁奁视其家境,现给牦牛10—30头,青稞、茶叶、酥油、衣物若干驮。

女辞亲出帐时,门前放一桶白水(奶水混合),母亲边洒边喊,“你把幸福吉祥带去”。新娘退着出门表示不忘娘家养育之恩,从母亲手里接过马缰,反复向家看3次,由伴娘、亲戚扶上马,接送亲队伍启程。女方一亲戚为新娘牵马,到男家男方以衣物、茶叶酬谢牵马人。男方门前用方茶一包,上铺白毡,以米、青稞摆宗教符号下马台,由女亲扶新娘下马,在嫁衣上披一件毡衣,僧人念经祝福洒神水。经过数对水桶,欢迎人用柏枝蘸水洒在新娘身上,撒青稞,主持婚礼人揭下新娘藏式礼帽,放在新房藏桌上。主婚人给新娘一碗甜奶,新娘接过用中指沾一点弹向天地,表示敬天地郎君,由男方女亲眷喂新娘三银匙甜奶,表示婚姻甜蜜美满。新娘给男方家神献哈达。在客房摆出女家妆奁。新郎新娘坐在画有卍、卐字白毡上,接受主婚人祝词献礼。

婚仪结束,男方家亲戚抢女家舅舅兄弟带来的哈达。开始藏餐婚宴,新人请客人饮食,婚礼最后以歌舞庆贺祝吉。送亲人回时男家给女家以茶、衣、粮食等回礼。新娘带一根哈达回去献娘家。给送亲人每人送一条绸腰带,背水姑娘每人谢一件红衬衣。若为赘婿婚姻过程相同,男到女家不受歧视。婚仪各部落也不完全相同。

END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红原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志中阿坝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