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红原马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05 11:27:00 浏览次数:406 【字体:

红原马术

一、简介

川西北高原上的藏民族因人人善骑马,故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马背文化。马背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就是马术。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红原,活跃着一支被称为“民族体育之花”的民间马术队。1985年,红原县的尕嘎组建红原县首支民间马术队,该队积极传承发扬传统马术,将民族民间传统马术和体育运动整理成36套表演项目。

红原马术(吴夏原 摄)

1995-2011年,红原马术队五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5金、3银、13铜的好成绩,又在四川省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囊括了马术项目全部奖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了贡献,成为绽放在红原县、阿坝州乃至四川省的“民族体育之花”。红原马术于2013年被列入阿坝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起源

红原尚未建县时由各部落组成。每年夏季,部落集会和举行宗教仪式时,都会举行赛马活动。20世纪初,麦洼部落迁入红原后,赛马有了新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项目:一是短程赛马,二是穿越障碍远程赛马(又称格萨尔王赛马式),三是飞马骑技。比赛随意性较强,赛程不作硬性规定,大致在1000米。获胜者奖哈达、彩绸或砖茶等物。哈达或彩绸系于马脖,以示荣耀。参赛者不论年龄,以小孩居多,一般光背不用鞍具骑赛。

红原马术(吴夏原 摄)

三、传承

红原马术久负盛名,技艺精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红原民间马术队伍继承和发扬传统表演项目,积极学习驻县骑兵部队驯马经验及骑术,不断开发新动作,“跃马舞枪”“五彩凌空”“乘马跳鞍”“海底捞月”“雄鹰展翅”“登高望远”“蹬里藏身”“燕探绿海”“跃马越鞍”“八步赶程”“综合造型”“仰下登上”“展望未来”“飞马踏燕”“飞马直立”“倒挂金钩”“飞马横鞍”“飞马倒立”等动作项目相继诞生。

1975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团转业的常勇(红原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牵头组建的男子乘马射击班和女子乘马射击班开始学习民兵的基本动作、军事基础和简单的马术,训练科目有射箭、射击、捡哈达。马术班使用教材为骑兵团自编,共有70多套动作,后来与民间传统的马术技术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表演项目。

2003年,阿坝州人民政府在红原县城附近投资修建了标准的国际赛马场。2005年,四川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在红原举行,红原民间马术队不负众望,荣获速度赛马4金4银4铜,马上项目3金3银3铜的成绩。

红原马术有着独特的藏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及深厚的马背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了马背文化,成为了红原县、阿坝州乃至四川省一张靓丽的体育名片,为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认识红原,了解红原,提高红原、阿坝乃至四川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红原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