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风土人文】米易傈僳梯田美如画‖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8 15:16:55 浏览次数: 【字体:

米易傈僳梯田美如画

袁 征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人口数量为7.6万余人的民族——傈僳族。

傈僳族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在四川省散居的傈僳族,大约有40000人。

米易县傈僳梯田(徐波 摄)

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龙肘山脚下的新山傈僳族乡,是米易县唯一的傈僳族聚居地。该乡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至今保留着原始古朴的民族习俗。

米易县傈僳梯田(徐华 摄)

2017年,新山傈僳族乡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傈僳族祖居圣地”。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傈僳族祖居圣地(罗梅 摄)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一隅(陈一农 摄,袁征 供图)

我和亲朋好友身披冬日里的和煦阳光,驱车来到新山傈僳族乡,兴致盎然地观览了这个别具风情的旅游景区。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的来客(佚名 摄)

新山傈僳族乡面积78.7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42个合作社,1893户7083余人。其中,傈僳族人口430户1850人。

傈僳族祖居圣地民俗博物馆(罗燕芳 摄)

聚居于此的傈僳族人,世代传承着傈僳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沿袭至今,为米易孕育出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旅游资源。

新山傈僳族非遗传习所(银乐萍 摄)

2020年9月2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公布,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入选第二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村委会(陈一农 摄)

矗立在新山村广场上的阿考雕像碑刻显示:“阿考是傈僳族开天辟地的英雄,也是傈僳族的人文始祖。据傈僳族《阿考诗经》记载,他身躯高大,健壮英俊,是傈僳族的第一伟男子。足智多谋,上知天文地理,下晓民间疾苦,敢于与大自然搏斗,驱魔赶妖,使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确保了傈僳族人的世代平安。他定制礼仪,让傈僳族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有章可循。阿考喜骑高大骏马,云游天地,行走四方,扶正压邪,是傈僳族人膜拜的神仙,也是傈僳族人爱戴的始祖。”

傈僳族先祖阿考雕像(罗梅 摄)

民歌是傈僳族人喜爱的艺术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行!”民歌几乎成了傈僳族人的“第二语言”,无论生产活动,还婚丧嫁娶,傈僳族人都要唱歌,甚至告状打官司或调解纠纷,也常采用唱调子的方式解决。

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壁雕(陈一农 摄)

傈僳族刺绣寄托了傈僳民俗独特的审美情感、历史认知,对于研究傈僳族的技艺文化、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精神信仰等具有重要价值。2011年6月13日,傈僳族刺绣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傈僳族织布技艺壁雕(罗燕冰 摄)

每年农历3月,新山傈僳族乡都要举办“约德节”。约德,是约会的意思。在7天的节日里,这个山乡成了歌舞的海洋。人们穿上盛装,欢歌起舞,传递爱情。许多青年男女找到了心爱之人,结为连理。2006年,新山乡傈僳族约德节成功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山乡傈僳族约德节壁雕(罗燕芳 摄)

新山傈僳族乡还有一张靓丽的名片:面积近2000亩的傈僳梯田。这里的傈僳族同胞善于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经数百年辛苦耕耘,开辟出大片大片的山间梯田。

梯田上的傈僳族妇女(徐华 摄)

米易县傈僳梯田景区向北距县城20公里,向南距攀枝花市85公里。千层万叠的梯田就像海子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感到无比壮观。

米易县傈僳梯田(徐波 摄)

傈僳梯田分布在海拔1000—3000多米的山坡上,拥有约6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再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米易县傈僳梯田(罗燕芳 摄)

傈僳梯田坡度在15—75度之间,梯田最高级数达千余级。山上多条水流盘山而下,流入村寨,流入梯田。梯田连接,水沟纵横,长流不息,最后汇入炎热河谷谷底。流水又蒸发升空,化为高山森林上的云雾阴雨,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米易县傈僳梯田(银乐萍 摄)

近年来,米易县以旅游扶贫为切入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中国少数民族原始特色梯田主景区,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米易县傈僳梯田景区里的米易县芒果产业园(陈一农 摄)

目前,新山傈僳族乡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村民观念极大转变。

米易县傈僳梯田景区一隅(罗燕冰 摄)

新山傈僳族乡曾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春节七天乐”、首届中国傈僳族旅游高峰论坛、傈僳族约德节等活动,“米易梯田大美新山”旅游品牌愈发响亮。

前来新山傈僳族乡观光的外地自驾旅游车辆汇成长龙(袁征 摄)

透过村民的笑容,我耳旁仿佛响起《山里的孩子心爱山》那首老歌:“上山的歌儿唱不尽,山上的话儿说不完!”自2016年12月至今,新山傈傈僳族乡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近数十亿元,为数十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傈僳族村民的笑容(徐波 摄)

衷心祝愿辛勤劳作的傈僳族同胞们,幸福生活千年万年长……

写于2022年12月11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