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风情】美姑选美 别开生面||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27 15:50:21 浏览次数:611 【字体:

美姑选美 别开生面

袁 征

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坐落着一个拥有诗情画意般名字的县城。这个令人萌生遐想的地方,叫美姑县。

勤劳勇敢智慧的美姑儿女充分利用家乡独特的县名,连续两年举办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彝族传统选美大赛活动,借以宣传美姑的悠久历史、动人传说、大美山川、优势资源、民间习俗、地方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风情,促进对外开放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可谓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

2024年7月美姑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彝族传统选美活动现场(美姑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喜德喜德,我是美姑,听到请回答!”

20世纪80年代,笔者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出差时听见一则趣闻。美姑县电话总机接线员清脆的呼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被想象力丰富者编撰出搞笑故事来。

从那时起,笔者便知道,美姑是一个荟萃美女之地。按常理,有美女的地方必有俊男。美姑这个行政区域虽不在台湾阿里山,却依然让笔者联想到美如水的姑娘和壮如山的少年!

20世纪90年代,凉山日报刊登贺新春系列灯谜。其中,有一则谜语打我国一县名,谜面是“俊俏女郎”。笔者对美姑已有耳闻,断定其谜底就是美姑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姑娘的美丽和小伙儿的帅气是良好基因和健康体魄的外在表现,必然备受瞩目和青睐。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需求。

2023年,美姑县旅游总收入达30070万元,旅游人次达38.4万。

2024年7月17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指导,中共美姑县委、美姑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美姑县产业振兴投资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上海、广东、重庆等地与美姑产业契合度高、有投资意愿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商(协)会的9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会议。活动期间,30余家企业负责人与美姑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矿产开发等产业的合作进行深入对接,达成一批合作意向。部分现代农业、新能源项目现场签约。与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十分看好四川良好的投资环境,下一步将继续与凉山州及美姑县深入交流、深化合作。

2024年7月美姑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彝族传统选美活动现场(美姑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美姑县志》记载,“美姑”是彝语“莫古”的谐音,译为“亲热”。这个地名,源自美姑县甲古区洛俄依甘乡附近闻名彝区的村名“林木莫古”。

相传,在远古时代,彝族的古侯后裔支系和邛涅后裔支系分别从云南巧家、永善出发迁徙,经过长途跋涉,重逢在大小凉山交界处的村庄。他们在这里会合结盟,从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共同开垦大小凉山。因该村庄为黑彝贵族林木利利土司管辖,故称“林木莫古”。

美姑夜景(美姑县委宣传部 供图)

如今,彝族古侯、邛涅两后裔支系会合结盟地点莫古格埠,被视为闻名凉山全州的彝族发祥地。当地人在美姑县103省道北侧阿居曲村建碑勒石,以此纪念彝族先民长途跋涉后欢聚重逢这一大事件。

“古侯邛涅会盟遗址”石碑(孙学元 供图,图源:四川省情网)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约170公里,距成都市约360公里,辖区面积25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万人。其中,彝族占98%以上。在云贵川彝区中,这样的彝族占比是首屈一指的。

美姑县境内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河水清秀,资源富集。有适宜放牧草地194万亩,林地163万亩,森林87万亩,活立木储量1076万立方米,待开发水能容量85万千瓦,风能容量45万千瓦,光伏容量223万千瓦,铜、铁、煤等矿类20余种,矿产储量大、易开采。

美姑县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大的燕麦、苦荞生产基地,出产的大红袍花椒、美姑大泡核桃、美姑香菇、美姑黄花菜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美姑山羊和美姑岩鹰鸡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认证。天麻等36种野生名贵中药材分布境内,被誉为“凉山药库”。境内有天然牧场13个,是乌金猪等特色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最佳天然种植养殖业集群发展基地。

CCTV-7报道美姑山羊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徐波 截屏)

美姑的高山、峡谷、草甸和森林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藏。在这片风光旖旎的土地上,分布着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茅埂索玛花旅游景区以及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地球边缘”的世界地质奇观龙头山等自然景观。

美姑县与马边县交界的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美姑县自然景观资源富集、珍稀保护品种众多的地方。漫步大风顶,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又仿佛走进了一个“动植物王国”。这里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粉等10种,还盛产天麻、贝母、牛膝等名贵药物。每年4月,享有“中国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花在这里成片盛放,春风拂过,好似白鸽展翅飞翔,颇为壮观。

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隅(共青团美姑县委 供图)

黄茅埂是彝人心目中的神山,在彝语中称为“井叶硕诺”,有“凉山第一山”的美誉。在地理位置上,以黄茅埂为界,以西称为大凉山,以东称为小凉山。远古时,彝族祖先古侯、邛涅两个部落族人从云南迁徙凉山,到美姑会盟定居时,曾翻越黄茅埂。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率领大军沿金沙江而上,经雷波小谷堆翻越黄茅埂,进军卑水(今美姑、昭觉一带)。

黄茅埂索玛花(图源:凉山文旅)

位于美姑县和雷波县交界处的龙头山,属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余脉,与云贵高原隔江相望。横断山在这里结束了它的延展,形成一个马鞍形状的高原断崖绝壁。其山体海拔3500—4000米,三面临空,壁立面近90度,落差高度500—1000米,长度10余公里。如同一条巨龙,昂首盘踞在克觉大峡谷上。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作“地球边缘”。每年6月至8月,龙头山大断崖被云雾笼罩。山腰云海翻滚,绿草铺满山巅,形成一道无与伦比的地球边缘场景,吸引着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打卡。

龙头山悬崖顶部(杨勇 摄,图源:四川日报)

美姑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风光迷人,珍稀植物繁多,而且拥有珍稀动物大熊猫、牛羚、小熊猫、豹、猕猴、虹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鹤等30余种。

尤其令人惊愕的是,美姑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22只性情温顺、憨态可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该保护区先后给国家提供了6只大熊猫,是凉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腹心区,被誉为“熊猫之乡”。

1975年,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一只雌性大熊猫因野外食物短缺导致营养不良,被送往成都动物园救治。因其故乡在美姑,故取名“美美”。

20世纪80年代,美美共繁育了9胎11仔,创造了两项世界大熊猫之最:一是世界上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中产仔最多,二是幼仔成活率最高。美美是大熊猫中的“英雄母亲”。

20世纪90年代初,美美当上了外婆,儿孙满堂,足迹遍布海内外。其中,“洋洋”旅居美国,“二顺”旅居加拿大,“梦梦”旅居德国,形成了庞大的“美美家族”。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四川美姑大风顶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入选。

大熊猫美美(图源:凉山文旅)

前不久,柏林动物园传来喜讯,旅居德国的中国大熊猫“梦梦”再次怀上双胞胎。超声检测到“梦梦”体内的两个胎儿身长约2.5厘米,预计它们将在8月底出生。

据四川卫视“今日视点”栏目主持人介绍,2013年7月,“梦梦”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17年6月,“梦梦”抵达柏林动物园,开启了为期15年的旅居生活。2019年8月31日,“梦梦”成功诞下一对雄性双胞胎,分别取名为“梦仔”“梦圆”。2023年12月,这对双胞胎兄弟已经返回到中国。

2024年8月16日四川卫视报道大熊猫“梦梦”在德国再次身怀双胞胎(袁映 截屏)

美姑是四川省非遗大县,非遗项目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被誉为“彝族文化的博物馆”。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保留彝族元素最多的县是美姑县。尤其是美姑的毕摩文化,在全州最具代表性。在大小凉山,素有“毕摩源头在美姑黄茅埂”之说。

“毕摩”是彝族语,意思是“诵唱经文的大师”。从古至今,毕摩作为彝族宗教的祭司,用音乐讲述历史故事,探究万物起源,用绘画勾勒日月星辰,被彝族子民视为继承彝族文化和传播彝族文字的“智者”和“知识最丰富的人”,在彝族人中地位非常神圣。每当毕摩歌声响起时,音符在山谷中回荡,彝族人都会感到内心震撼。依照彝规,任何一个头戴神笠、手持神扇、身背经囊、肩挎神签筒,并能背诵毕摩谱系的毕摩,都能在彝区任何村寨、任何家庭作法行毕。

毕摩古籍(孙学元 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美姑县作为彝族毕摩文化的腹心地带,是彝族毕摩最多,文献典籍最丰富,经书收藏最完整的区域。全县拥有毕摩派别7个,大小毕摩8600余人,各类毕摩仪式活动268种,经书种类囊括天文、历史、地理、哲学、教育、医疗、音乐、美术等方面,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美姑的毕摩音乐和毕摩绘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姑县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毕摩文化节,第4届国际彝学会和首届“诗意美姑”国际笔会。因此,美姑县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毕摩文化之乡”称号。

美姑毕摩诵唱经文(图源:美姑宣传)

美姑县是全国3大玛瑙产地之一,南红玛瑙矿区面积达519.13平方公里,有“南红玛瑙之乡”的美誉。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质地细腻油润,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珍贵无比。据《美姑年鉴(2013)》记载,美姑南红玛瑙的形状、色泽、体量和品质,都远远超过原有意义上的南红玛瑙,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块“凝脂”,“温润而泽”“体如凝脂”,有一种特殊的胶质感和厚重感,远非云南保山矿所能比拟,达到已知南红玛瑙品质的巅峰。

“美姑南红玛瑙”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具有“体如凝脂”“温润而泽”等特点,达到了全国已知南红玛瑙品质的顶峰。

美姑出产的各级别玛瑙,尤其以九口乡、瓦西乡的玛瑙石为代表。它们各具特色,品质超群,工艺不凡。其中,九口玛瑙特质光润,尤其受到市场青睐。长期以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以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商家、富豪、玩者云集九口,或采购原料,或加工产品,或赏石玩石,使这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交易火爆,热闹非凡。

目前,以九口玛瑙为代表的美姑玛瑙当仁不让地成为南红玛瑙的代名词。这不仅因为原料稀缺,更在于形态各异,色泽别致,体量非凡,品质卓越,工艺绝伦,声名远播,商家追捧,富豪稀罕,玩者宠爱,因而是南红玛瑙之中的极品,完全可与高档的和田玉媲美。它虽然名字是南红玛瑙,但享受着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石中瑰宝,石中精华,石中伟丈夫,故有“赤玉”之美称。

美姑南红玛瑙工艺品(图源:凉山日报)

美姑的彝族男儿生来就喜欢摔跤。在美姑,无论是婚礼现场、牧场、田间、院坝还是集会场所、赛场,处处都能见到彝家摔跤手的彪悍身影。摔跤已成为彝族民间广为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

彝族式摔跤在彝语里称为“格”,大意为搏或斗。“格”是力量、技术、意志的体现,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为普遍、对抗性强、深受广大青少年男子喜爱的传统竞技体育项目。

1982年,美姑县被凉山州体委命名为“摔跤重点县”。

1999年,美姑县摔跤队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工作模范集体”。

2003年,美姑县被四川省体育局正式授予“摔跤之乡”称号。

2023年4月,彝族式摔跤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23年,有389名美姑县籍运动员参加了世界级、亚洲级、国家级、四川省级、凉山州级等各级别摔跤比赛,共获亚洲及世界级摔跤比赛冠军1个,金杯16座,奖牌402枚。其中,金牌181枚,银牌129枚,铜牌92枚,向省、州输送摔跤运动员327名。

美姑传统摔跤比赛(图源:美姑宣传)

美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虽然小得不能引人注目,但是,中外游人一到美姑,便左顾右盼寻觅美女帅哥的身影。来采访的记者、来写生的美院师生、来观光的游客,纷纷忙着用笔或镜头描述或追拍身着彝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儿和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这里发现美、捕捉美,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美姑迷人的风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

2023年8月19日,美姑县举办的美姑首届非遗节系列活动“花开美姑——金花·金鹰选拔大赛”落幕,9名“金花”和5名“金鹰”从多轮角逐中脱颖而出。

2024年7月20日,美姑县举办了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金花·金鹰传统选美大赛。来自大凉山的40位俊男美女齐聚美姑,经过自我介绍、才艺展示、集体展示、网络投票等多轮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金花”7名、“金鹰”3名、最佳才艺奖1名、最佳人气奖1名。

在决赛现场,姑娘们头顶精致的银饰帽子和头帕,身姿婀娜,百褶裙随风缓缓飘动,楚楚动人。小伙儿们头顶“英雄结”,肩挎“英雄带”,身披“查尔瓦”,昂首挺胸,英勇威武。姑娘小伙儿们通过自我介绍、才艺表演等方式,展现彝家儿女风采,推介家乡风土人情和特色优势资源。如索玛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如雄鹰一样帅气的小伙儿,让现场欢呼声、掌声不断。

2024年7月美姑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彝族传统选美活动现场(美姑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为进一步传承美姑彝族选美文化,推动选美标准更加客观化、具体化,审美标准更加大众化、广泛化,美姑县公开发布彝族传统选美评选标准:对女性的要求是五官精致,身材高挑,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粗黑辫子;对男性的要求是长相俊美,淳朴阳光,能歌善舞;除了外表出众之外,还要考察选手的言谈举止、风度神态、知识储备和道德品质等。才艺、智慧、品德、气质、服饰、俊俏美丽等兼备,才能成为彝族人心中的“最美”。

2024年7月美姑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彝族传统选美活动现场(美姑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美姑彝族选美比赛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是火把节期间重要且独具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该比赛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根据选手的彝族服饰表演、自我评价、才艺展示等,提出彝族美女和俊男名单供公众投票。这项活动集民俗风情、才艺服饰展示等为一体,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随着时代发展,选美民俗活动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旨在擦亮“美女之乡”“熊猫之乡”“毕摩文化之乡”“南红玛瑙之乡”“摔跤之乡”的金字招牌,为美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写于2024年8月20日

参考资料:

1.《美姑概况》,美姑县人民政府网,2024年7月25日。

2.罗石芊《30秒|到“美女之乡”美姑县看选美比赛 10名俊男美女获评“鹰”“金花”称号》,封面新闻,2024年7月21日。

3.陈国盼,《惊艳!美姑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彝族传统选美决赛结果出炉》,四川经济网,2024年7月20日。

4.江龙,《前方高颜值!凉山彝族传统选美决赛“最美”出炉,7名“金花”3名“金鹰”脱颖而出》,红星新闻,2024年7月20日

5.《美姑县产业振兴投资推介会在蓉举行 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四川新闻网,2024年7月18日。

6.张崇宁,《“秘境”美姑 传承千年文化》,凉山州人民政府网,2024年7月14日。

7.《美姑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美姑县人民政府网,2024年7月9日。

8.《美姑,这里有你不知道的风景!》,凉山文旅,2024年6月4日。

9.郭宪伟,《毕摩:大凉山的神秘》,方志四川,2024年5月27日。

10.《从“东线”出发 看遍山川之美沉醉彝乡风情——大凉山彝族风情旅游精品线路推荐系列报道(四)》,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2024年3月15日。

11.《美姑县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2023年8月22日。

12.王利文、汤雁,《四川美姑选美大赛落幕 彝族传统美女选拔评选标准公布》,金台资讯,2023年8月21日。

13.《美姑县旅游景点有哪些?》,喜哥旅游,2022年11月29日。

14.孙学元,《美姑县九口乡:美姑南红玛瑙出产地》,澎湃新闻客户端,2022年5月30日。

15.《美美(四川省大凉山美姑县)》,百度百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