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丁德宗 ‖ 指向胜利的奋进

作者:丁德宗 来源:《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9-08-14 16:48:24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设立的全国第一批铁路基建局,后改组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1998年6月1日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铁二局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9个春秋。69年里,一代代中铁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的开路先锋特质,不仅开共和国基础建设之路,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路,而且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之路,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回首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卷,中铁二局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一部永争一流、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是一部纵横四方、英雄辈出的奉献史,是一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筑梦史。

历史催人奋进,故事镌刻足迹。为让远去的历史走近我们,让静态的历史生动起来,8月3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推出中铁二局编纂的《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这些沉甸甸的实录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铁二局激情燃烧的奋进历程,映射出祖国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口述者独特的经验体会,必将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指向胜利的奋进

丁德宗

退休前,我在铁二局整整工作了40年时间,退休后,返聘当了几年顾问。 退休前后算起来,从1959年到2016年其间共57年,我都在二局工作,见证了二局的成长和发展。

我是1959年到二局的,因此我还称不上第一代二局人。 1964年叫二老工人,我只能叫1.5代二局人。 我个人觉得二局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 成渝铁路建设至改革开放前,地地道道的计划经济模式,每年按铁道部的指令完成任务; 第二个阶段,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通常所说的双轨制,到80年代中期; 第三个阶段,二局从铁道部分离出来之后,完全走向市场,二局步入完全的市场经济。

这三个阶段,我觉得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年代,二局的历史是非常辉煌的。 建国初期,二局独家完成成渝铁路建设,贺龙元帅亲授开路先锋大旗。 最辉煌的是,西南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条铁路)的年代,中央直接指挥,完成川黔、贵昆铁路,高峰时期是会战在成昆铁路的时候。 当时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二局参加了成昆铁路会战。 成昆铁路是由铁道兵几个师和二局完成的,其他工程局分担的任务很少。

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中铁二局集团公司 供图)

我觉得最值得我回忆的是,成昆铁路关村坝隧道、沙木拉打隧道都在二局的建设工程范围之内。尤其是在关村坝隧道实现月成洞百米的时候,中央特发文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表扬一线参战职工。在我的一生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向一个隧道的贯通发贺电。据说,当时毛主席还说过,如果成昆铁路缺钱,就把我的稿费拿出来支援建设,铁路修不好,我一天睡不好觉。

就这一点,引申出来,现在施工的百米成洞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这就折射出我们国家的进步,二局的进步。二局这个舞台,对年轻同志来讲,是大有作为的一个舞台,是能够创造好成绩的舞台。

我的老师也是二局的老专家,国民党时期就参加铁路建设。成渝铁路建设时,他学历比我们高得多,也是有经验的老专家,但是在那个年代,他只管了一个200多米的隧道。我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时候,已经主管2000多米的隧道。我们现在的二局,多到10公里的隧道都有的是,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来到二局,是大有舞台的。

改革开放初期,在铁道部基建系统,二局提出“立足铁路,面向社会”的口号,率先进入深圳市场。不仅如此,除了走向特区,还进一步走向国际,我亲自参与了投标尼泊尔一个建设工程和西非一个国家山沃尔特(布基拉法索)工程。当时我们二局没有涉外经营权,二局就利用中铁土木工程公司进行运作。二局走向国际市场,在铁道部系统算是佼佼者。

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中铁二局集团公司 供图)

第三个阶段,完全市场化以后。二局是在铁道部支持下铁路施工企业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二局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落人后的。80年代中后期,已经完全市场化了,尤其是铁路投标,兄弟单位都要事先打听一下,尽量不要跟二局撞车。因为跟二局竞争,十之八九都要吃败仗。我是当时主持经营工作的主办人之一,那时出去搞经营工作,都是非常自豪的。

就工程来讲,二局虽是综合局,但在单项方面都可和其他专业局抗衡。黄冈口岸立交桥,我们和大桥局一家搞一半,最后我们是胜者。照样,我们也建设有垮长江、黄河的三座大桥,比如丰都长江大桥等。在房建工程方面,成都的第一个高层建筑,西南财经大学才干院校,是二局搞的。

走向市场,面向社会,走出国门、上市等等工作,二局都走在前面,这一切,让我作为一个二局人感到特别自豪。现在更是发展惊人,我跟大家说一个数据,1987我任二局计划经济部部长,到年底清理全局在建项目剩余工程量,一共不到8000万,而现在二局每年完成几百亿,从这一个数据可以看出,排除物价指数的关系,相比之下至少是几十倍的发展。

另外,我个人深深感恩二局。我是一个农民子弟,我的学历就是铁工校的一个中专生,我人生中有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次是1962—1964年。1960年自然灾害后,西南铁路全部下马,一般工人、干部都被遣散回家,唯独技术干部一个没有放走,就把我们送到金堂,办了一个西南铁路干校,带薪学习,29块5的工资照发。原计划三年,实际学习了两年,西南铁路再次上马后就结束了学习。大家后来开玩笑称这是二局的黄埔军校、中央抗大。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惜留住技术人才,现在还有一些当年参加学习的人在二局工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第二次是80年代,到北京参加了铁道部和交通部合办的培训班,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方针政策,这个培训班后来被称为基建总局的中央党校。这是我人生第二次重大转变。二局这个大学校,大舞台,有师傅的培养,加上自己的一定努力,1981年我获得了国务院国家科技干部局发的工程师证书。

我个人的经历,大体上也有三个阶段。1983年前在基层从事技术工作,从助理技术员到技术员,到工程师、施工技术科副科长。从副科长到副处长,要感谢小平同志的“干部四化”(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政策。我是邓小平政策的受益人,当时配偶、子女的户口畅通无阻进入成都 ,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1986年到局里当计划经营部部长以后,都在从事经营工作。在这期间,50岁以后,我两次到现场当项目经理。一次是1989年到1991年期间,在二滩水电站左岸导流洞当项目经理(另一次是59岁时,我到前方当项目经理,参加湖北京珠高速公路府河特大桥建设)。这个项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菲迪克条款管理模式,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立项,当时李鹏总理给中央政治局有一封信,信里说,二滩水电站是解决四川能源问题的关键一着棋。这是我主持投标的项目,我主动请缨,去第一现场当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刚开始干得非常艰难,最后获得了好评。导流洞是628平米大断面,是铁路单行隧道断面的十倍,相当于现代一般楼房10层楼那么高。赫尔兹曼公司是总包公司,工程结束后送了我们中英文的锦旗。

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中铁二局集团公司 供图)

二滩水电站左岸导流洞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二局大力支持。当时其他工程同时在施工,但先进的装备都首先到二滩工地。在我们前面铁道兵的两个局,在兰州也在搞一个水利工程,也是一个国际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当时《人民铁道报》有一个报道,提了“铁二局是否会兵败二滩”的问题。结果实践证明,我们不仅没有打败仗,还取得了巨大成功,四川省政府成立的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给我们专门发贺电:“铁二局参加二滩电站建设的实践证明,根据具体建设特点,跨行业选择二局是成功的。水利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事实证明,铁二局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本文原载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节)

来源: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作者:丁德宗(原铁二局副总经济师)

来源: 《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