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7-07 16:08:56

城市扩容400多倍,70年成都成长的秘密在这7张地图!

作者: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来源:红星新闻 发布时间:2019-08-28 18:43:09 浏览次数:1035 【字体:

地图,摆满了游世龙的办公室。

“这就是最新版的《成都市六环地图》!”

8月27日

他在办公室里展开一幅

崭新泛着光亮的巨幅地图

对红星新闻记者兴奋地说

成都可是继北京之后

全国第二个在地图上标有六环的城市!

游世龙是成都地图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他多年以来的工作,就是根据最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最新的测绘情况不断更新地图、再版地图。

更新的速度太快了。

尽管,城市再大的变化投射到二维的平面图纸上,也只能是寥寥数笔。但即便再版的时间间隔再短,地图上的变化也是显著的,那里意味着城市进阶的步伐。

“70年前的成都,只有中间这一点点大。”

游世龙指着新版地图最中间的位置说,1949年之前的成都,总面积只有不到30平方公里。即便将彼时的街巷详细勾勒,地图上的线条也不会太多。

后来的图,一张比一张密。

就像每个年代的每位成都人都在挥洒汗水亲自执笔作画一样,万千笔划叠加后,城市今天的地图,终于成为色彩斑斓线网绵密的一幅巨画。

▼成都地图出版社工作人员游世龙在讲述最新版的成都市地图

初次规划 始于1953

翻开一张古早的成都地图

或实或虚的线条中

有许多至今仍熟悉的地名

北面有路,通向新都、新繁;

南面有路,通往神仙树、石羊场。

▼这张成都市街道地图1948年测绘,1949年出版。

游世龙说,那个时代,地图都是手绘的。

好在,那时代,成都还不算太大。

根据《成都市志》的记载,1949年,成都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仅相当于现在锦江区的不到四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成都开始了多次的行政区划调整。

1951年,原本的成都县、华阳县部分乡村划归成都市;

1952年,成都县直接撤销,并入了成都市。

到了1955年,许多“老成都”开始对这次变化有了记忆:

这一年成都将城市调整为三区→东城区、西城区、市郊区。

姬勇退休前一直在成都市档案馆担任调研员,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站在如今的天府广场,面对着四川科技馆,你的右手边就是东城区,左手边就是西城区。”而包围着东西城区的市郊区,在1960年进行了更名,改叫金牛区。


彼时,金堂、新都、灌县、华阳、双流、简阳各县的部分公社也都划归成都市,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里,成都市的面积已经扩大到821.9平方公里,为1949年的27倍,城区的面积也已达到39.06平方公里。

翻看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地图,有个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作家马识途。“马识途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姬勇说,马老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始牵头做成都城市规划的人。

▼50年代成都市城区图

成都自1953年开始编制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马识途在早年撰写的一篇文章《解放初期 成都城市建设的日日夜夜》之中,曾讲述过那段经历。

“我们总算找到了刘昌诚工程师,看来他对城市规划并不陌生,而且乐于承担。刘昌诚不久就搞出一张成都城市规划的草图来……”

他还在文中回忆了彼时的规划:

“首先是把成渝铁路火车站摆在城北,货站摆在城东北八里庄,新工业区自然就放在货站不远的东北郊。城市的中心还是放在皇城三座门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天府广场一带。要从城市中心辐射出几条干道出去,首先要修建的就是一直通火车站的人民北路……外围规划一条环形的一环路……”

也正是在1953年的这次规划中,成都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

▼成都市古地图

后来的半世纪

手绘线条已描不尽发展轨迹

53岁的李老师一直在成都实验中学当语文老师

地图是再平常不过的教学工具

不论是她自己读书时

亦或长大教书后

她亲眼看着城市从点滴前进到巨变

也见证了那一步步进阶在地图上再版呈现

▼在她的记忆中,成都地图东西城区的标注延续了很多年

儿时她就住在东城区,如今的建设路一带,“那时候住在工厂家属院,建设路到东郊一带,都是老国企、工业区”。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成都一环路外还有着大量的农田。李老师中学就读于培华中学,后来学校更名为30中,也就是如今的成都石室初中学校培华校区。记得从家属院通往学校,她每天都要穿越农田。

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的行政区划是有着诸多调整的。

1976年,金堂、双流两县和彼时简阳县的洛带区划归成都市辖;

1983年5月,原温江地区的灌县、彭县、崇庆、邛崃、温江、新都、郫县、新津、大邑、蒲江10个县划入成都市。

再往后,灌县、彭县、崇庆、邛崃4县改建为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四个县级市,为成都市辖。

至此成都市总面积达到1239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192平方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前的18平方公里,增加了9.7倍。

▼成都市中心区鸟瞰图 1985年

无论对于李老师

还是大多“老成都”们而言

1990年的记忆都是颇为深刻的

那一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的区划调整方案

将东城、西城、金牛三个区调整为

锦江、青羊、武侯、金牛、成华五个城区

▼成都市市区图 1991年4月

也是在那一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获批成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次年,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从那时起,成都的地图越来越接近成都人现在看到的样子,但也越来越随着城市加速发展呈现出莫测的变幻。

比如上世纪90年代相继建成了二环路、机场高速路等干道以及包括人民南路立交桥在内的12座立交桥,到1998年,成都城区道路总长已达到909公里。

▼人民南路 1991年

地图上早已不是手绘的线条,而是精准的测绘制图。

也是在那个时期,游世龙来到成都。他所在的成都地图出版社,早已开始根据市场所需出版多元化多类型的成都地图,比如成都旅游地图、成都市区鸟瞰图、成都市街道详图等等。

一幅图,已然很难承载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了。

今天

长卷铺开 绘新图

到了最近几年

成都的地图仍在发生着明显改变

比如近三四年间

双流与郫都相继撤县设区

简阳市划归成都代管

2014年

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国家级新区

此后成都的地图上有了诸多调整,很显著的,就是多了面积可观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如今成都的城市面积已超过1.4万平方公里,路网密集,高楼林立,产业聚集……其实,再详尽的地图,也很难全然呈现这座城市的今时今日。

▼成都市地图2019年6月

于是人们更习惯于在分类地图上寻找需要的坐标。

比如李老师的儿子小迦,他刚刚工作,经常需要奔走于成都的各个街巷,所以小迦最常打开成都的地铁线路图,去寻找最便捷的地铁线路,虽然那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图经常会让他研究上好一阵子。

▼“成都的地铁发展太快,短短几年,1、2、3、4、7、10一共6条线路开通,恍然一看线路图,确实有些密”。

还有近些年流行起来的美食地图、绿道地图等等,不断“进化”的成都地图,似乎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有了时尚的味道。

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最触动人心的地图,仍是那张不断再版的成都全域图。它越来越大,越来越密,越来越多的线条与元素,但它的每一笔,都是成都人用拼搏绘制的。并且仍在描绘,用全新的思路与智慧。

于是人们看到,正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地图上越来越多绿色的着墨。也看到,提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成都,打破了千年城市格局,开始向东进阶,打开面向未来的永续发展新空间。

龙泉山在地图上的角色变成了城市的“绿心”,连接东西两翼。而东部新城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也已在前不久出炉了。

▼东部新城效果图

战略规划中的一大批新词

挑战着人们对于未来地图的想象空间:

“新镇”“组团”“快速路盒子”

“土地锁定”“战略留白”

……

规划是白纸作画,因为描绘的,是将由自己缔造的未来。

但可以预见的是,成都地图将继续迎来不断的更新再版。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翻拍资料图据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

来源: 红星新闻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