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田闻一 ‖ 成都君平街:大隐大哲的神奇

作者:田闻一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19-01-06 12:56:00 浏览次数:823 【字体:

 成都有条君平街,以西汉时期严君平命名。严君平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哲人,精通《老子》《易经》八卦,特别是他为人预卜吉凶祸福,如有神助。严君平后期寻遍了巴蜀大地的山山水水,最后选了一个好地归隐山林,在最后二十年间,开馆办学,精研学问。

成都君平街(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惭愧!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这么多年竟没有一个人知道严君平最后的归隐地就在我们鼻子下—在距离成都和都江堰都是三十公里的郫县新胜镇横山—像是镶嵌在一条黑鱼和一条白鱼在水中欢乐游动衔接点的太极图案的中心点上。

 得知这个消息,我兴奋得一宿没睡。第二天顾不得秋雨连绵,开车出西门,进入郫县境内,怕走错路,不时停车问询路人。问严君平,几近没有一个人知道;问新胜镇横山台地,知晓的人不少。

 车到横山,因为四周浓荫耸翠,隐藏很深,竟丝毫看不出已到目的地。

成都市郫都区平乐寺(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上了横山,四下眺望,不由暗暗称奇。在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上,这里竟然突地矗起一片总面积达六千余亩,高出平原二十到三十米的台地。像是在成都平原上突然揭蹄扬鬃而来的一匹青葱神骏。台地上依次耸立着正在修建的平乐寺,至今完好无损的君平墓地和在“文革”中遭到彻底毁损的读书台。平乐寺始建于隋朝,当年可是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大寺、名寺。川西地区的僧人外出云游,都得到这里领取度谍。“文革”中,这庙几被夷为平地。

成都市郫都区平乐寺(图片来自网络)

平乐寺读书台(图片来自网络)

 两条水面不算宽阔,但水质清澈,水量充沛的河流—徐堰河和柏木河多情地一前一后地绕横山而去。

 平乐寺前,有几个老婆婆在摆摊卖香烛纸钱。我停下车后,没有人上来收停车费,也没有上来向我兜售香烛纸钱,一切都自自然然的。

 进门不收门票。在没有围墙的寺庙里频频四顾,绿色的原野上烟村点点,烟雨朦胧,如诗如画。顺山势而下矗立于台地上的农舍,不是那种司空见惯显示初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小洋房,而是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青砖大瓦房,粉墙黑瓦,掩隐于茂林修竹中,十分安静。雀鸟在细雨中横斜。这一切,很像是大画家张大千笔下的一幅尽情展现出川西风韵的水墨画。

在相距横山2公里的都江堰市崇义镇街上的安信文化广场内,有严君平的汉白玉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我瞻仰了严君平墓地。它很像成都武侯祠中的刘备墓地,不过规模小得多。坟前的墓碑是民国年间崇宁县县长立的。在这雨天,为先生上坟烧纸点烛就我一个人。但在先生长满蒿草和松柏的陵墓前,一些被雨水凝固了蜡泪的香烛和没有烧完的纸钱都在告诉我,天气晴好之日,前来瞻仰先生上的人一定不少。寺中僧人对我说,前来为先生点烛烧纸的大都是本地农人。我想,在乡人的印象中,一代大儒、经学大师严君平,以他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让人深长叹息的是,在先生墓地之下的读书台至今却是一片空寂,一片废墟――其实,这是四川教育史上一个可资纪念之地。闻名全国的成都石室中学,和这里的读书台都是西汉年间同一时代的产物。当年,先生在读书台造就了杨雄这样一代彪炳千秋的大家,成都石室中学近代也是人才辈出。在上世纪早期,一个班中竟出了郭沫若、李劼人、王光祈、周太玄、魏时珍等在各个领域内堪称世界级的诸多大家。今天,石室中学名声远播,越来越兴盛,而毁于“文革”中的读书台却无人问津,几捧黄土和满目的荒凉,在秋风秋雨的扑打下,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凭添些许惆怅。

严君平之墓(图片来自网络)

严君平之墓(图片来自网络)

 《老子指归》,也是严君平晚年最后在这里写就的。这是所有研究老子著作中最有份量的一部,对中国的道教和禅宗文化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我在兀起于平原上的横山上寻寻觅觅。突然间,宏大的法器声和着唱经声、香烛烧就的薰香味从雨丝中弥漫开来,飘然而至,最后泅入微带寒意的秋风中。烟雨苍茫中,我觉得横山台地似乎在朝什么地方神秘地潜行。

    (原载《新民晚报》2010年5月31日)


作家简介: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资深媒体人。擅长以巴蜀近百年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进行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出版有《未遂政变》《成都残梦》《成都巷战》《争霸四川》《川军出峡》《赵尔丰——雪域将星梦》《张献忠——大西皇帝梦》《辛亥大都督尹昌衡》《八千里路云追月》《黑幕低垂》《东北帝国梦》《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10天》《梦回宽巷子》等20多部长篇历史小说、纪实小说。其川军系列丛书《大都督 川军鼻祖尹昌衡》《鏖战 蜀中群雄往事》《混战 争霸巴蜀》《巷战 成都1932》《血战 川军出征》,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9年春节前后面世。多篇多次获多种奖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田闻一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新民晚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