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古蜀华章】濛溪河遗址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一部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

来源:川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24 16:32:34 浏览次数:75 【字体:

濛溪河遗址

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一部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填补“东亚现代人演化瓶颈期”空白

●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全世界唯一发现丰富植物的遗址

●国际罕见同时发现石器和动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这是人类非常希望得到答案的终极之问。伴随着遗传学等科学研究,人类起源有了人类多次走出非洲的学说,甚至认为在距今10万至5万年的现代人演化扩散的关键时间节点,东亚地区存在“现代人演化的瓶颈期”。然而,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新成果,不断丰富我们的认知。

2025年4月24日,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处旧石器时代“百科全书”式的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全世界唯一发现丰富植物的遗址,是国际罕见的同时发现石器和动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也是确认了一系列国内甚至国际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证据的遗址,填补了所谓“瓶颈期”的缺环,表明了中国南方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文化发展在本地区的源远流长,为现代人特别是东亚现代人的起源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性新材料。

图片

濛溪河遗址(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位置图与地貌远景

改写人类的植物利用史

2021年9月,资阳濛溪河遗址因洪水冲出动物化石等遗物被意外发现。因为处于饱水环境,遗址极为罕见地保存了一个距今约8万至6万年间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为我们了解远古人类“何以为食”“何以为生”提供了珍贵材料。

图片

乌蔹莓

“濛溪河遗址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植物遗存,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全世界唯一发现丰富植物的遗址。”濛溪河遗址项目负责人郑喆轩介绍,考古人员在工作时采集了近两万份、20多万升土样。“目前仅挑选了600多份浮选样本,便从中发现了6万多颗植物种子和果实,已经鉴定出来的已有壳斗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37科53属,包括树木、果实、种子、孢粉,极为丰富地保留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大量植物信息。”

图片

筋骨草

这些植物遗存,不仅对于人们了解8万至6万年前濛溪河遗址一带分布的植物种类,也为了解远古人类对植物的深刻认识和广谱化利用提供了证据。

图片

部分出土植物种子

郑喆轩介绍,遗址发现了全世界最早在人类遗址中发现的接骨草,这是一种至今仍在利用的药用植物,可能意味着当时的远古人类已开始了对草药的利用。“通过统计,濛溪河遗址发现的接骨草十分富集,不像自然生长的状态。濛溪河的远古人类把接骨草带到遗址,也许意味着已经开始发现它的药用价值。”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有尝百草之说,“接骨草在濛溪河遗址的富集,或许意味着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对植物的广泛探索和利用就已经开始。”

图片

全世界最早的接骨草

濛溪河遗址还发现了全世界最早在人类遗址中发现的核桃,证明了核桃早在数万年前就已在本土生长,纠正了史料记载核桃仅来自中亚的错误。去年年底,还发现了全世界最早的花椒,让今天喜爱“麻辣”的四川人得以合理想象远古人类处理食物时会不会已开始放“调料”。

图片

全世界最早的花椒

据介绍,遗址还发现了橡果、核桃、葡萄、乌蔹莓等人类可食用的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根据其分布状态,其中的一部分极可能是人有意识带到遗址,证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有意识且有能力从自然界摄取更多的资源。郑喆轩介绍,学术界此前大多认为人类对植物的广谱利用出现在一两万年前,“濛溪河遗址大量植物的发现,将极大改写史前人类对植物的利用历史。”

图片

部分出土核桃和橡子

“肉食”丰富囊括水陆空动物

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也相当丰富,迄今出土的动物化石中发现了象、犀牛、熊、牛、鹿、猕猴、鱼、龟、蛇、鸟、豪猪、竹鼠等至少30多个种类,覆盖大中小、水陆空、食肉食草类等几乎所有类别的动物,其中很多动物骨骼都有烧灼以及切砍的痕迹,显示出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深刻认识和广谱化的狩猎能力。

图片

麻雀也是濛溪河先民的食物

在动物骨骼中,不乏熊、虎这类猛兽。它们是自然死亡后幸运保留了骨骼,还是濛溪河先民的“盘中餐”呢?遗址现场留下了“破案”线索。郑喆轩介绍,熊趾骨上发现了清晰的切割痕迹,应该是人类所为。这也令濛溪河遗址成为国内最早发现猛兽被人类明确利用的遗址。在遗址发现的火塘遗迹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烧过的剑齿象下颌骨,可能是猎杀之后将近烤熟后才开始享用。郑喆轩表示,在旧石器时代,对猛兽的狩猎并不经济,因为极可能狩猎失败甚至在狩猎中产生伤亡。对猛兽的猎杀,需要对自然资源的深切认识、高超的狩猎能力和团队协作,“濛溪河遗址的发现,很可能证明当时的人类已掌握这些技能。”

图片

剑齿象骨骼集中分布现象

除了大型动物骨骼,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东亚最早的成规模的鱼、鳖等水生动物的遗存。郑喆轩介绍,人类对水生动物的利用一般认为晚到一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但濛溪河的发现将这一时间提前到了8万至6万年前。丰富的动物以及橡果、核桃、葡萄、莓果等植物,揭示出当时的人类已有相对丰富的“食谱”。

图片

部分出土动物化石

刻划痕迹留下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濛溪河遗址还发现了在植物果实、动物骨骼以及石头上的各种刻痕,迄今为止比较明确的已有十余件,是东亚首次集中性、系统性出现的象征性行为证据,反映了东亚人类意识及行为的复杂化。而在此之前,与濛溪河遗址同期或更早的刻痕,全世界极少出现。

图片

系统刻划痕迹

记者看到,这些刻痕既有长短不一的“X”形、不太工整的方格以及不太平整的线条。在一块不足3.5毫米的骨头上,出现的刻划条纹多达11道,线与线之间距离较近,排列规整。这些线条是自然界偶然形成的吗?

图片

带砍切痕的木头

图片

有人工痕迹的赭石

郑喆轩介绍,骨头上的11道刻痕中,部分线条内部有二次发力点,而且骨头刻划一面并非完全平面,而是有一定弧度,因此和人类行为有关。此外,多枚橡果上也出现了刻痕,是全世界发现的最早植物刻痕,其中一枚橡果还出现穿孔,很可能是人为结果。而穿孔的行为,显然比刻划更加困难。在远古时代,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从自然界中攫取食物保证活下去。刻符的出现,或许与早期人类艺术的萌芽有关。表明当时的人类已有余力展开对世界的想象。

图片

穿孔骨片

这些早期现代人的行为,还包括了用木头、动物骨头、特殊原料的石头制作各类工具。在濛溪河遗址,可以看到石器越来越小,因为远古人类手部越来越灵活,因此能抓小东西。此外,当时的人类也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硅化木来加工精细的工具。不仅如此,遗址还发现了多件国际罕见的木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工具体系,也为旧石器时代可能存在一个木器时代提供了新材料。结合动植物等其他发现和利用证据,形成世界同期最复杂及系列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集合,展现了东亚早期现代人意识及社会行为的复杂性。

图片

穿孔橡果

考古实证打破“东亚现代人演化的瓶颈期”

众多的“首次”发现,为解决国际关键学术问题、尤其是东亚人起源演化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考古实证,尤其让“东亚现代人演化存在瓶颈期”的论调不攻自破。

据介绍,在人类起源演化的研究中,人类直接祖先现代人的起源存在“多地区起源说”和“晚近走出非洲说”。在距今7.4万年前,印度尼西亚爆发了超级火山,遮天蔽日的火山灰让全球气温骤降十几度,并且时间持续约十年左右。根据遗传学研究,部分科学家认为当时的人类和动植物大量灭绝,只有非洲的某一支人类幸存下来,进化出更强的体魄,走出非洲,是现代人的起源。当包括中国的学者提出人类起源“多地区连续进化伴随杂交”理论时,却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思想作祟。因为在前几十年,东亚地区的确很少发现距今10至5万甚至3万年左右的遗址。

图片

橡子密集分布区局部

濛溪河遗址的出现,以丰富的遗存证明东亚人群并没有因为极端气候而灭绝消亡。郑喆轩介绍,濛溪河遗址的石器属于硅质岩小石器工业,与东亚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说明东亚人群一直在这里生存演进。”遗址的烧骨堆和火塘,证明了他们已经频繁用火;遗址不同区域不同遗物的富集,显示可能存在功能分区,将原料处理、消费区等进行区分,证明当时的人类已有意识对空间进行规划利用,显示出较为复杂的组织行为能力。不仅如此,濛溪河遗址还并非孤单存在。在沱江和涪江流域的浅丘地貌区,考古人员已调查确认了包含86个遗址点的濛溪河文化类型的遗址群,初步测年显示年代主体在距今10万至5万年,文化和濛溪河遗址高度一致。另外,还发现了多处距今3至1万年的遗址,文化面貌与濛溪河也有较强的关联性,形成了东亚远古人类发展的完整脉络。“综合来看,极端的气候变化并没有让本土人群灭绝,他们生存得很好,生产生活、技术能力、认识世界的深度都很强。这种演进与西方远古人类基本一致,填补了东亚地区人类起源发展的空白,也是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胜利。”

图片

部分出土骨器

据介绍,濛溪河遗址仍在继续发掘,争取发现更多远古人类的秘密。未来,这处遗址有望以遗址公园的形式与公众见面,让人们得以触摸一个鲜活生动的远古社会。

来源:川观新闻

采写: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供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来源: 川观新闻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