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对侵华日军“成都大轰炸”的控诉‖吴中桦
对侵华日军“成都大轰炸”的控诉
吴中桦
中铁隆档案馆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其藏品——“成都大轰炸”受害者当年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如实记录了作者居所在1941年7月27日侵华日军轰炸成都时的惨状。沧桑的笔墨将日军野蛮行径的冰山一角真实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公布此信,以自我激励,勿忘国耻,发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成都大轰炸”受害者信件原件(中铁隆档案馆 藏)
一、信函原文
迳启者,七月二十七日,敌机袭蓉肆行狂炸,予所租祠堂街五十四号康阜祠殿宇全被炸毁,并将予所装修门窗户槅天棚地板一同毁去,外及予个人建筑耳房一间、厨房一间、偏耳一间、厕所一间,完全炸毁无存,又损坏予个人建筑厢房六间、铺房一间。此外,图书器具损失衣物等件,估值约三万余元,经航协防空救济会及市政府调查登记。此后每月租金只能书写地租,不能再写房租,因无房可说矣。
专此即致。
童校长 大鉴
国遂生 上
八月八日
二、信函背景
该信写于1941年8月8日,作者国遂生,写给房东——少城学校的童校长。
信中说,在12天前(7月27日)侵华日军对成都的大轰炸中,作者位于祠堂街所租住的房屋包括在租住地上自建房屋等设施和财产皆毁于轰炸。“此后每月租金只能书写地租,不能再写房租,因无房可说矣”,悲怆之情流于笔端。
据史料记载,1938年到1941年,成都至少遭受日军16次空袭,死伤人数近4000人。其中规模较大空袭有3次。7·27大轰炸是其中最大一次。史称“7·27惨案”。
1941年7月27日,日机分别从运城机场和汉口机场起飞,108架飞机,分4批,每批27架,对成都进行连续轰炸。被炸区域主要为祠堂街、少城公园、盐市口、春熙路一带,中弹街道达82条。日机共投弹358枚,炸死575人,炸伤632人,毁坏房屋3585间。当时的成都市人口不到50万,由战争引起的外来迁移以及疏散人口有70多万,共计120余万。这是自抗战以来,成都遭敌机轰炸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作者居住的祠堂街原为清代正蓝旗三甲地界,为满城的喇叭胡同,位于今成都天府广场西侧,人民公园大门至东城根街路口。它东连西御街,西接金河街,南傍纵横全城的金河,与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一河相隔,至今还集中保留着多处近代建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中桦(高级经济师,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民盟盟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地方志学会理事。现为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