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中国报纸第一次专号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郑学富 《晨报》初名为《晨钟报》,由民国初期立宪派人物汤化龙等创办于1916年8月15日,是当时以梁启超、林长民为主导的政治派系“研究系”的官方报刊,李大钊曾撰写代发刊词《晨钟之使命》。1918年...
  • “绵竹”这种竹到底长什么样? 刘春梅 绵竹,是千年古县名;绵竹,也是一种竹类植物名。那么,“绵竹”这种植物有什么特征,与其他竹类有什么不同?绵竹境内的竹子不少,哪些是真“绵竹”,哪些是假的?“绵竹”是本地的独特品种,还是其他地区也有...
  • 成都酿的酒为啥这么香? 成都平原上历来物产饶裕,盛产茶、竹、漆、木、粮食、桑、麻。这些传统农耕社会里的富饶物产,给成都平原上的人们带来富足生活的同时,又被人们制作成驰名中外的茶、瓷胎竹编、成都漆器、酒、蜀锦、蜀布等纯正的“成都...
  • 营山“六尺巷” 蒋小龙 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礼让为先、和谐共处”的历史智慧。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豁达胸襟,化解邻里纷争,让出了六尺宽巷,也留存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而在四川营山,也...
  • 成都百花潭的“镇园之宝” 在成都有这样一处久负盛名的景点,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涓涓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感叹。百花潭,繁华盛世的遗韵,时间长河里流淌的珍宝。 巾帼成就名潭 中国纸笺发展摇篮 “百...
  • 为什么在松潘古城外 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雕像 西晋末期,吐谷浑部进入松潘草地。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吐谷浑首领莫昌举国归附北周,置龙涸郡甘松县于今天的松潘县黄龙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唐王朝在岷江上游设置松州(治所今松潘县...
  • 陆游的荣州岁月 徐林建 公元1174年,隆冬季节,已近天命之年的陆游,一步步“入荣州境”,“晚登横溪阁”,直至“别荣州”。此时的陆游,心情就像这季节一样,荒凉而无助。 陆游像 陆游自幼天资聪颖,饱读诗书,12岁即能赋诗文,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
  • 一座励志桥 见证最强誓言 千年以降,众多文采绝代的人物在金牛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如今回望,依然能感觉到拥有他们是金牛之幸、成都之福。 笔墨之下,他的名作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庙堂之上,他用策略和智慧书写自己的政治传奇。文采飞扬,还有治世...
  • 2025年 南江米仓古道学术交流座谈会 在“米仓古道第一城”南江县召开 文/图李勇先 2025年4月23日至25日,“2025年南江米仓古道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传奇米仓道,巴魂第一城”的南江县召开,来自四川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道研究院...
  • 交子千年 金融革命与文明互鉴的成都叙事 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 建 当手指划过《1024-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的书页,泛黄的史料与鲜活的叙事在时光中交织成独特的文本景观。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耕非虚构写...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3969条信息/共397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