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脱贫攻坚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 ‖ 付林

作者:付 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19 16:04:50 浏览次数:621 【字体: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脱贫攻坚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

付 林

2018年6月29日,我被组织任命为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倒马坎村(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为长乐镇倒马坎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从城市到农村、从省直部门到最基层的行政村、从业务干部到第一书记,变的是岗位职责,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驻村工作期间,我把“扎根”“修枝”“壮苗”作为工作主线,坚持扶志和扶智并重,走进群众心里,改进乡风习俗,提振发展成效,尽最大努力改善贫困村面貌,推动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融入群众 扎根沃土

做好第一书记,就要让群众认识、熟识到认可。这个过程,可以叫做“扎根”。自己就像大树的根部,群众就是肥沃的土地,越是想了解群众、动员群众,越是要往地底下钻,在土地中吸收营养,从群众中汲取知识。

怎么把根扎牢?我的体会是走、看、听、聊。2018年,倒马坎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10户1019人,其中贫困户103户,占斑竹乡总贫困户近1/3。看到这组数字时,我首先感到了压力,压力在于这么多贫困户的发展重担压在自己身上,自己是否有能力让他们稳定脱贫;其次感受到了责任,责任在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将自己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最后感受到了动力,动力在于自己能亲身参与并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历程,这是工作一辈子仅有的一次机会和宝贵经历。

2020年5月26日,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倒马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付林与群众交流座谈(左二)

走访群众,坚持做到勤动脚、多跑腿。尽管倒马坎村的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但组与组分布在5条山沟和1条山梁上,虽不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但也十分考验脚力。除第4村民小组在山梁上离村委会较近外,在其余6个村民小组之间走访,都要经历下山沟—上山梁—下山沟这一过程,来回往返常在5公里以上。在走访中,不知不觉间脚力渐长,与群众的鱼水情也水涨船高越来越浓。

走访群众,坚持带着眼睛发现问题。到群众家中,看一看米缸和粮仓,瞧一瞧被褥和衣柜,了解吃穿愁不愁;喝一喝饮用水,开一开电灯电视,了解生活忧不忧;望一望住房,问一问收入,了解生产顺不顺。全村所有贫困户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也稳定超过国家贫困线。在看到各家各户生产生活发生改变的同时,整个农村的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普遍提升,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有的乡亲甚至说“脱贫攻坚最大的成效,就是农村修建了很多垃圾池,乱丢乱弃的现象少了”。

走访群众,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倒马坎村老百姓的四川话带着一股浓浓湘西口音,大部分人语速很快,还有的说话像唱歌一样,好听却不易听懂。有时,一句话要反复交流5、6遍才能听懂,不过正是有了反复交流的基础,和群众之间反而熟识得更快一些。

走访群众,还要把握时间规律。每逢农历一、四、七,是传统赶集的日子,乡亲们通常很早就会到场镇上购买商品、联络感情、交换信息、办理事务,早上去走访通常是遇不到人的。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太规律,有农活时早上5、6点就出去了,10点左右才回家吃早饭,下午3、4点吃午饭,做完农活晚上8、9点吃晚饭。有时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才能与群众见上面。

2020年8月21日,付林在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倒马坎村开展贫困户基础信息核查

走访群众,坚持倾听与交流并重。留在村里的群众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青年妇女要么在外务工,要么在城市或场镇照顾读书的孩童,青年男性的身影就更少了。《常回家看看》可谓道出了很多老人的心声,他们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盼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孩子们多回家听听老人的唠叨。这时,我就是他们的听众,听他们聊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故事,听他们说子女、孙子工作学习的情况,虽然我只是时不时作出回应,老人们却会发出会心的笑声。

转变作风 修剪“病枝”

做好第一书记,不仅要求自己有真才实学和过硬作风,而且把改进村支两委成员工作作风放在抓党建工作的首位,积极培育预备党员和后备干部,让贫困村发展走向快车道。这一过程,可以叫做“修枝”。大树不修枝,就会野蛮生长,有的会长成歪脖子树,有的枝条受了病虫害会影响整个大树的健康。村支两委成员犹如倒马坎村这颗大树的枝干,工作作风不实、联系群众不紧密,都可能让这颗大树遭受灾害。

过去,倒马坎村是软弱涣散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全,交流沟通机制欠缺,党的凝聚力不强,党员干部作风较为生硬,为民服务态度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为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我们决定从一件小事入手,增强大家的纪律意识,那就是会议室禁烟。农村干部大多有吸烟习惯,而且烟瘾较浓,以前开会时会议室里乌烟瘴气,大家你一杆我一只,抽得不亦乐乎,丝毫不考虑他人感受。刚开始大家还不适应,自从个别同志在会场吸烟被点名批评后,大家才觉得这个小事情我们也是较真的,从此会议室变成了无烟区,这也为我们开展其他工作打了气、鼓了劲。

2020年2月18日,付林(左三)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倒马坎村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讲

为进一步改进村组干部特别是村支两委成员的工作作风,我们决定以值班执勤工作为突破口,坚决纠正工作中松松垮垮的风气。村干部都不是脱产干部,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很多村干部还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这也为有时擅自脱岗找到了借口。我与他们深入交流后提出,国家支持大家就业创业,鼓励大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并给予了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优惠,我们也支持大家发展生产,但搞农业生产和村务工作并不冲突,公私和私事要兼顾,先公后私、公私分明。值班执勤工作看似是一件小事,却能看出一个人的自律意识,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我们要求所有值班人员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临时有事可请假并找人代班,但绝不允许不假离岗。这一规矩的落实,让村组干部的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2019年12月16日,南充市高坪区倒马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付林(左)在田间与群众交流

大树长大后,不同的枝条有不同的生长轨迹,有的朝气蓬勃,努力汲取营养、吸收阳光成为了枝干;有的懒懒散散,躲在大树下面好乘凉,只能变成了小枝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爱学习政策、爱与人交流,更有踏实肯干的精神,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只会满腹牢骚、看到的全是困难和问题,却从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群众面前没有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分析有这样几方面原因:农村党员干部年龄普遍较大,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意识不强;农村党员学历普遍不高,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方式单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不严肃,“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

为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我们主动找村支委成员和部分老党员谈心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将原来讲授式的党员大会变为座谈交流式的开会,让每一名党员都参与到会议中来,对采纳的意见建议予以公示并适时通报,增强了普通党员的参与感、获得感。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而不是村支两委大包大揽,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满意度。2019年,倒马坎村党支部被斑竹乡党委授予优秀支部称号。

内外齐心 助苗成长

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既离不开外界的阳光雨水,也离不开自身发达的根系。倒马坎村在脱贫之前属于弱苗,需要外界的帮助支持才能长高长大,我们称之为辅助“壮苗”。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力帮扶下,倒马坎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实施道路扩建工程,进村的道路从3.5米拓宽到4.5米,村组道路硬化里程从3公里增加到12公里;推进道路安防建设,安装波形护栏3.5公里;安装铺设入户水管6000余米,150户困难群众实现饮水入户;争取铺设天然气管网,35户群众用上清洁能源。不断改善住房条件,争取实施C、D级危房改造项目,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安装太阳能路灯92盏、栽植行道树1000株,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在解决了整村发展面上问题的同时,重点推动每户贫困群众点上问题的解决。哪户家庭“两不愁、三保障”还有薄弱点,受疫情影响就业务工是否顺利,家庭收入算账是否有差距?五保户的电视是否正常,用电是否安全?这些都是我们每天思考的问题。每周我们都会召集村组干部了解情况,并走访困难群众,将听到的和看到的进行对比,特别是注重将某户点上的问题放到全村的面上来看,是否会造成新的更大问题,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20年2月13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付林(右)为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倒马坎村群众购买食物

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最终必须要靠自己繁茂的根系。在外界帮扶下,倒马坎村基础设施后来居上,赶上甚至超过很多非贫困村,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彻底解决了先天弱苗的问题。

要将辅助“壮苗”变为自我“苗壮”,则需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将发展的内因做大做强。我们积极培养优秀农民工及应届大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他们本乡本土人对家乡的情怀,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村务工作,在他们心中植下一颗为民的种子,希望有一天他们将自己的理想和家乡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农村的振兴、家乡的发展尽到自己的力量。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使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分析市场需求,找准经济价值高的花椒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栽植花椒30000余株,引进农业专业组织进行管护,农民既有土地租金又有务工收入,村集体还有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农民增收、集团增效、业主致富的多赢局面。

2018年11月20日,付林(右)在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行政区划调整后为长乐镇)倒马坎村道路建设勘察路线

在尊重传统种植习惯的基础上,发展香桃作为第二主导产业,嫁接省农科院新培育的香桃品种——红玉2号,核心区域嫁接10000株,2020年成功试挂果。

在抓好产业管护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为产品找好销路,发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优势,动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定点采购扶贫产品;联系高坪区电商在网上推销扶贫产品,做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切实解决群众和村集体增收难题。

2019年9月30日重阳节前夕,付林在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行政区划调整后为长乐镇)倒马坎村为80岁以上老人送去祝福

扶贫干部是我们身上最大的标签,扶贫经历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的印记。回想驻村工作两年半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漫长在于与倒马坎村的乡亲们共同经历了9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改变了村里的面貌,提振了村民的精神,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短暂在于自己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小孩儿尚未出生,而现在她已长成了1岁多的小姑娘,会咿咿呀呀叫爸爸妈妈了。这期间,自己很少陪伴在女儿身边。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哪怕只有一点点光亮,我也愿将这条路打亮。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人生最精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干部,我认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就是对青春的最好回报,对奋斗的最好诠释,对扶贫事业的最大贡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付 林(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