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

作者:邢海晶 杨 静 来源:《四川日报》2025年5月26日第11版 发布时间:2025-05-28 11:59:16 浏览次数:122 【字体: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

邢海晶 杨 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亘古未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机勃勃,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于丰富共同富裕文化意涵、筑牢民族复兴文化根基、铸就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内核、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认同的实践之中。

丰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意涵。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而共同富裕,除了是一个经济表述,还是一种文化展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等治国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丰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意涵,为凝聚共同富裕实践力量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时期,理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共同富裕的思想资源和价值理念,将其中蕴含的富国强民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予以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调动人民群众共创发展的积极性,不断赋予共同富裕以鲜明的文化品格和强劲的实践动力。

筑牢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价值内涵,镌刻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的实践中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近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仍生生不息并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新时代以来,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就了自信自强的文化之路。

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映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独具特色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传承的现实要求相结合,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以其博大精深的价值内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以独特的精神实践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以此给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力量。

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国一如既往,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努力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发展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引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等思想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唤起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进而增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以及“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为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认同提供了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价值观相融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促进世界各国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认同奠定情感基础。

来源:《四川日报》2025年5月26日第11版

作者:邢海晶 杨 静(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四川日报》2025年5月26日第11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