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流沙河手稿:为成都人叫魂

作者:流沙河 来源::“读城”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2:41 浏览次数:822 【字体:

 
 2019年11月23日下午,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沙河先生本名余勋坦,其最初的笔名是“流沙”,取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后来加了一个“河”字,作为一直使用的笔名。

 除了因客观原因两度离开过几年时间,沙河先生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在文化沉淀深厚的成都度过,他说:“我生在成都,读高中,上大学,都在成都,参加工作也是在成都,今已退休,仍在成都。”“我对这里有特殊感情;成都的历史、文化,关于成都的传统诗词,都是我喜欢成都的理由。

 沙河先生还深情地写道:“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我本旧时代最后一批成都少年郎。我爱成都,爱成都的历史。我有幸生于斯,读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劳役于斯,老于斯。”他有一部从生活史角度记录成都的名著《芙蓉秋梦》,如今,芙蓉秋梦已醒,先生翩翩仙去,那怀着无尽乡愁的魂梦必长久萦回于母土。苍苍西岭,依依锦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沙河先生仙逝后,我们以这篇先生亲笔写的《为成都人叫魂》,深切追思他上善若水的在天之灵。

为成都人叫魂

流沙河手稿

流沙河亲笔手稿 1999年12月3日成都

为成都人叫魂(原文)

“我爱成都,爱成都的历史”

 流沙河

 我本成都人,生在城内会府南街姓蔡的塑像店对门一座小院。刚刚满月,军阀巷战,炮弹啸声越过屋上,轰然爆炸,地震尘飞,而门外喊杀之声可闻。母亲紧搂着我,躲在床上发抖。

 四岁那年,菜花黄时,传闻红军要打成都,所以随着父母迁往金堂县城老家。“小乱居城,大乱居乡(这句话旧指发生小的动乱,富户还是住在城里保险;如果 发生大的动乱,还是迁居乡下保险。

 出处:陈残云《热带惊涛录》二:“有着充足的避乱 经脸的普通华侨,却始终抱住一个‘小乱居城,大乱居乡’的传统,准备到山芭去)。”当时人们都这样说。满十五岁不久,考入省立成都中学,校址在五世同堂街,于是返回成都上学。从此溷迹(音hùn jì,混迹的意思)九里三分之城,学会问哪儿(音ěr)答哪儿(音ēr),竟至半个世纪以上,今年六十八岁,势将终老在斯(这)城了。

流沙河墨宝

  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要留我,征求本人意见。当时若从文仕前途考虑,定该拊髀雀跃(拊:拍;髀:大腿。拍着大腿,象麻雀似地跳跃。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欢忭(huān biàn,喜悦,欢乐。)莫名。

但我说不,不愿做北京人,仍原徇(音xùn屈从,顺从)我灵魂之所安恬,做我的成都人。岂知这一决定导致终身坎坷(原文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禀”),使我成为另一类人。就在回成都的车上,想必是鬼迷了心窍吧,我写了《草木篇》这贾祸(读音gǔ huò,自招祸患)的文字。回四川省文联不久,又伙同他人创办了星星诗刊。

流沙河墨宝

 真是报应不爽,招来全国批判,说是“阶级仇恨”“反革命的嚎叫” 云云,终于打成极右派分子,臭不可闻,而且黑帽子一戴二十年(只差六个小时),弄得死去活来。试想当初留在北京,文学讲习所环境不险恶,前辈多,轮不到我当靶子,很可能就混成左派了。毕竟是成都这环境害得我吃了大苦头,是不是呢?但是我爱成都初衷不改,心想这是命啊,就认了吧。 这一点点愚爱,说不出道理来,无非“小人怀土(原句出自《论语》,大意是,小人思念的是乡土)”罢了。说什么大丈夫四海为家,我做不到。

 唐太宗咏旧宅诗句云:“一朝从此去(李世民原文: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诗句来自李世民的《过旧宅》大意是:那年我离开旧宅征战天下,就有了以天下为家的想法)。”说他当年告别王府以后,东砍西杀,夺得帝位,家了天下。这类伤天害理这事,惟大丈夫配做。我是小丈夫,只配爱成都。

 在成都的九年右派分子生涯,我读了许多书。猛读不休,如夸父饮大泽,愈饮愈渴(《夸父逐日》故事讲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下了他的手杖,变化成为了桃林)。

 这算是成都的哺乳吧。如果同大多数难友一样,送劳教,下矿井,上茶山,命都难保了,还读什么书。毕竟由于留在成都,才有可能读书求学。寒窗窃喜书灯正亮,奈何文革狂风乍起,秦火点燃,举国焚书(如秦始皇点燃全国焚书之火),我也作为罪人押回老家去了。离别成都之痛,自比屈平去(离开)郢(音ying楚国的国都),依依难舍“州土平乐”以及“江介遗风”(屈原在《哀郢》中有一句“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意思是---可叹楚地的土地宽平广博、人民富裕安乐啊,江汉盆地还保持着传统的楚国风尚),觉得这回是永别,将来只魂归了。

 老家所在古镇,原为金堂县城,距离成都很近,车程一个小时,但在当时的我,心理距离很远。少小离去,中年归来,人多不识,传闻来了一名“皇犯”(因《草木篇》被主席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估计是这个原因被称为“皇犯”),教我如何认此地为故乡。是以羁系(音jī xì,指拘系,束缚)此地十三年,加上金堂县文化馆一年,前后十四年间多次梦见成都。深夜惊醒,遥听宝成路上列车鸣笛,便要想念昔年旧游之地,引起拔根出土之痛,悄然泪下。待到重回成都,再做我的成都人时,已入八十年代,都快五十岁了。

 回来蒿目一眺,大至大街广场,古迹名胜,庙宇寺殿,小至僻街窄巷,特别是省文联所在的布后街二号大院,莫不残破萧瑟,令我失望。朝思暮想的,竟然成这样。“所遇无物,焉得不速老(大意是遇到的没有自己熟悉的东西,怎么会不很快就变老呢?)!”只是由于拥护改革热情太高,这种失望被掩盖了。

 一转眼又送走两个十年,见识了许多粗鄙与丑陋,才察觉精神文化领域的残破萧瑟,刿(guì 刺眼)目剜心(音wān xīn,剜:用刀剜。用刀子将心取出,比喻无比心痛),更加令我失望。

半个世纪的左倾折腾,我们丢失了多少精神财富,无法统计。新成都很漂亮,新在“硬件”而已。今日的成都人迥异于昔年的成都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很自然。我不吁求开历史的倒车,不认为老成都样样都好。刿(guì )我目的剜(wān)我心的是风气污了,是心灵浑了,是行为滥了,是趣味浊了。回头遥看老成都,在这四个方面,也许糟粕(音zāo pò,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已被岁月筛滤(音shāi lǜ,比喻精拣)过了,我总觉得有不少美好的记忆,可供玩味,以助谈资。

 今日的成都人,固然应该面向未来,目极全球,脚履国中,指通网上。同时,也应该不时的回回头看一看老成都,知晓我们从何处来,那个来处有些什么必须继承,以充实我们的精神文化。这里推出的老成都系列一套六种,立意在斯,正中下怀,所以乐为之序。

 忆我儿时善病,病重吃药,病轻叫魂。叫魂就是招魂,古代流行,屈平(屈原)写过。其事有趣,不妨述之。叫魂仪式须在天色黄昏以后举行。

 届时,母亲牵我庭院角落蹲下,烧香插地,喃喃(音nán nán,大意是不停地小声地说话或读书声)祷告(音dǎogào,大意是宗教徒向神求保佑)之后,阴嗓小声唤道:“九娃子咧,骡骡(音luó,骡子是母马和驴交配所生的小驹,它是“混血儿”。它们虽然没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但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深受人们喜爱)马马吓掉的魂回来没有?

  我就低声答道:“回来了。

  又唤道:“九娃子咧,过桥赶船吓掉的魂回来没有?

  又答道:“回来了。

  再唤道:“九娃子咧,放炮打雷吓掉的魂回来没有?

  再答道:“回来了。

  这样络绎唤答,内容尚(音shàng,还)多。

  此时庭院寂静无哗,听那唤答之声,仿佛来自旷野,意境凄凉。这当然属迷信活动,甚不可取,仅具民俗学的研究价值而已。

 准此,我今为成都人叫魂:

 成都人咧

 麻辣烫鲜吃掉的魂回来没有?

 成都人咧

 买彩摇奖挤掉的魂回来没有?

 成都人咧

 麻将扑克赌掉的魂回来没有?

 成都人咧

 拉帮结派斗掉的魂回来没有?

 成都人咧

 提劲打靶吹掉的魂回来没有?

 成都人咧

 追星赶潮跑掉的魂回来没有?

流沙河墨宝

 

来源:“读城”微信公众号


作者:流沙河

 

 

 

来源: :“读城”微信公众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