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以疫情为契机倡导分餐制

作者:王立祥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3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0-05-03 17:16:25 浏览次数:339 【字体:

作者:王立祥《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3日 06版)

【把脉】   

“合餐制”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习俗礼仪。然而,合餐制在表达人们亲密温馨气氛的同时,因“同餐桌、同碗盘、同筷勺”的餐饮习惯,为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笔者认为,在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以后,我们要重新思考如何把好餐桌安全关,倡导科学饮食健康文化,树立合餐制向分餐制转化的餐桌革命新食尚。

餐桌文化一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合餐制就意味着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饭菜,人员相互接触频率增加,更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在共同就餐时,就餐者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者,例如幽门螺旋杆菌、甲肝等病菌,都有可能通过共同就餐传播。因此,分餐制就成为防范餐者传染病菌的可行方式。

分餐是将一份或几份菜肴分配到餐者自己的餐具中独自享用,避免筷子、勺子等餐具的交互接触。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分餐的记载,但其显著的特征是对层级地位的彰显,是一种礼制。《周礼》有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这便是针对筵宴的规格标准。

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上曾兴起分餐热。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确提出分餐制的建议,健康中国行动也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对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控制食量以及预防疾病传播等具有深远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餐者知晓自己患有可传染的疾病时,应严格避免与他人共餐,注意保持餐者健康,确保身体安全。事实上,饮食习俗的变迁呈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从人类社会初期,以采摘为主的饮食方式就造成了人类的分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丰富,人们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形成了合餐制;如今,面临不断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隐患,分餐制需要“再出江湖”。

除了提倡分餐,还要注意防控餐食沾染病菌。取之自然的食材,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但自然界在养育人类的同时,也养育了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菌。就饮食安全来说,从源头上控制病菌沾染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合餐时,餐食种类多,涉及环节广,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发展史上,饮食也随之进化发展,以野果野物为主的饮食已成为过去,然而,仍有部分人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食用野生动植物,每年都会有因采食野生蘑菇而中毒死亡的案例。需要强调的是,野生动植物容易携带不明病菌、毒素,会引发中毒、疾病传播,还会危害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甚至导致其灭绝的风险。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旨在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随着温室培育及粮食储存技术的进步发展,我们的餐桌上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餐食,然而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些食材沾染病菌。我们主食的主要来源水稻、小麦、玉米都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发霉,滋生曲霉菌等致癌菌群。蔬菜瓜果等已经可以直接从农田到餐桌,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瓜果蔬菜容易携带寄生虫、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就会侵袭人体。食材处理是食材到餐桌的最后一步,更是阻击餐食病菌侵袭人体的重要关口。不同的食材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涉及的“油盐酱醋茶”等调料、配料也是繁多复杂,谨慎处理每一个环节,防控餐食沾染病菌。

另外,餐食从锅中到口中离不了餐具,这一过程使得病菌容易混入进而侵袭人体。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统一的碗盘筷,也不具备消毒条件,所以在清洗上就需要格外注意。餐具在彻底清洗的同时要及时晾干,防止病菌滋生,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采用消毒柜通过紫外线或高温进行灭菌。

此次疫情,是提升“舌尖上的文明”的一次契机。倡导形成集体饮食分餐制、拒食野生动物、自带便携餐具的新型生活方式,引领健康就餐新风尚,既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需要,更是健康民族未来的需要。

(作者:王立祥,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委)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