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四川,探访大隐工匠芦山“毕加索”——美术大师唐国富讲述绿叶对根的情意③

作者:唐雪元(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6-12 16:15:2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探访大隐工匠芦山“毕加索”

美术大师唐国富讲述绿叶对根的情意

唐雪元

艺之变,传承发扬名四方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唐国富的雕塑作品和书法作品等一时捷报频传:

《孙大圣》

——1998年3月,他的《牛气冲天》根雕参展成都,继而在《四川日报》配诗发表:“牛为红豆彬根成,气韵生动威风凛。冲力勇猛似战神,天人合一孺子魂。”不久被一收藏家以18万的价格购买。而他,籍此款在芦山购买了一套房子。

——1999年12月,他雕塑的“文翁”汉白玉雕半身像立于成都石室中学。

——2002年4月,他的乌木雕“瑞兽”在2002年“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活动中荣获优秀奖,该作品由雅安市人民政府赠予南京市人民政府。

——2003年6月,他的樟木雕“梦”入选大型画册《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同年12月,其乌木“瑞兽”和红豆杉《醉》2件木雕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醉》表现一名青年女性陶醉于爱情之中,被爱所醉。

红豆杉《醉》

——2004年6月,他的“回归”雕塑作品入选《中华文化画报》“21世纪中国艺术名家名作大展”。

《回归》

——2005年1月,他被评为第五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005年7月,乌木雕作品《悟》《往前》入选《中国中青年优秀美术教师设计作品选集》《美术大观》杂志。

《往前》

——2007年6月,他的书法作品《天道酬勤》在纪念欧阳询诞辰145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7月,书法作品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10月,特聘为《四川根雕奇石集粹》大型画册编委。11月,纪念康有为逝世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书法作品荣获金奖。

——2008年1月,他的格言入编《中华名人格言》《中外名人格言》三卷、五卷。8月,书法作品入编“一代名师、中国书画名家”大辞典。

——2009年8月,在中国60华诞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9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书法作品荣获孔子金像艺术奖——创作一等奖。10月,诗词格言入编《共和国名家诗词格言精选》,并被授予《共和国诗词名家》光荣称号。

部分获奖证书

——2010年3月,格言入编《中华名人格言录》《中外名人格言录》四卷、六卷。

——2012年9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陶艺《老成都》获银奖,用汉代的土陶的表现形式,融合了汉俑的抽象、夸张、风趣、幽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老成都的一种自由生活形态。

《老成都》

——2013年3月,在中国乌木根雕艺术节“根雕艺术精品展”上,根雕《老村长》荣获金奖,同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作品中的《老村长》以憨直的面孔、和善的容貌、敦厚的性情,直抒人性的真与善、繁与简,朴拙的表现之中发散出作者内心的不羁与达观;卵石雕《岁月》获第四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等。

《老村长》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继成名作《回归》之后,众多的获奖作品中,你印象最深或是最看重的作品是哪件呢?”面对着唐国富堆成一摞的各色获奖证书,笔者如此冒昧发问。本想着这是一个无答之问,却不料耿介的唐国富却毫无半点“大师”架子,他如实地认真作答:“是瑞兽作品!”

青铜瑞兽

瑞兽,从远古时代一直延存至今,代表了吉祥、仁慈、正义和勇气。各地历朝历代的瑞兽造型大同小异,却尤以芦山的汉代石刻造型最为生动传神。

乌木雕“瑞兽”

见笔者一脸“萌逼”,唐国富一边给笔者茶杯中续水,一边讲故事一样的娓娓道来——

2000年6月,芦山县发现汉代城门神兽,立即在考古界引起轰动。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俞伟超先生还专程赶到芦山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芦山出土的神兽是汉代典型的石刻,用神兽作城门的门枕,全国绝无仅有,可以说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这让唐国富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萌发了借神兽让世人了解芦山的汉代文化,让世界了解芦山悠久历史的念头。

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那时,时任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孙前经常带人到芦山参观文物,唐国富当时就在芦山县博物馆任馆长,并利用空余时间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教学生雕刻技法。这一幕,被孙前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2002年初,孙前找到唐国富,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完成一件根雕作品作为雅安市人民政府赠送给南京市人民政府的礼品。

这时,瑞兽的形象豁然跃入唐国富的脑中。从构思到选料,再到雕刻……唐国富不负使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作品。同年,“金丝楠木瑞兽”获得“中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如今,唐国富的“瑞兽”已成为了芦山特色旅游纪念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闻。

成名后,唐国富是不是就此固步自封坐享安逸生活了呢?

答案为:是与不是!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4月20日,七级强震突袭芦山,唐国富的几十件作品在地震中被损毁。震惊痛惜之余,他开始了自我安慰: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定数,莫非缘该如此?他不是一个信天信地的人,但走上创作之路已经40多个年头了,竟然从没有认真审视过往、总结自我。尤其是近些年,自以为有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一些肯定和赞扬,竟然有了骄傲自满之情、固步自封之势!今后的创作之路,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2014年至2015年期间,唐国富参加了一些国家级、省级的展览活动和培训交流,得到许多老师的关心指导,特别是得到中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浙江艺术家高公博等名师大家的指导,顿觉感悟。叶公指导他,要放开思维,在借鉴中提升创作手法,永远有打破常规和创新的勇气。高公则一直循循教导他,要时刻将“天下为公,博爱仁义”的广阔胸襟融入到创作之中。也正是在诸位老师的教诲鼓励下,他的创作才又有了新提升。

“现在的我,创作理念就是十个字:无法则有法,无形则有形”。唐国富笑着介绍道,自己一直保持着求新、求变、求奇的心理常态,力求今天与昨天不同,明天与今天又不同。保证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故事、有说法、有看法、有想法,在石头与根雕之中寻找陶艺的自我表现,形成了无事生非、无像有像,丑中见怪、怪中出美的特色艺术符号——“怪头怪脑”。

果不其然,在他的“怪头怪脑”工作室里摆放了很多石头。满屋上百件的石头,全部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灵气,每个石头都雕刻了不同人物的五官和表情,或喜悦、或忧愁、或调侃、或深沉,风格迥异。

“穿草鞋走自己的路,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唐国富说他搞创作,不会全盘构思、深入设计,更不会去画草图、概念图,他认为创作本身其实就是源于内心最自然、最纯粹的冲动,没有固定的创作模式,没有固定的流程工艺,也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直接上架,盘泥条、堆泥片,怎么表达自然就怎么做,怎么直击内心就怎么做。就如作品的表面处理,可划痕、可打压、可粘接、可堆砌,随心而定、顺势而为,在创作中找寻精彩的视角、探索独到的方法,何需自缚手脚?

由于泥厚薄都不一样,上泥堆泥时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形变。唐国富不讲究作品的工整,也不喜刻意呆板的造型,这种形变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让他着迷之处。正是这种自然的形变,给了他开拓创造的空间和变无形为有形的途径,或圆润、或刚劲,或端庄、或突兀,或写实、或重意。在变中寻找灵感,在变中打磨塑形,在变中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思想灵魂,这即是他所理解的“无形则有形”。

或许正基于他的这一“太极”理念,“怪头怪脑”的作品抽象也好、形似也罢,其艺术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回归自然,深化了艺术,当然也超越了他自己。

《薪火相传》

2020年5月,张大千徒孙、原中国国家高级美术师,现任国际兰亭笔会副会长兼美国加州中国书画院副院长的周平珖第一次来芦山采风,随即便被那些风格迥异的作品震撼住了。

“天嘞,这样与众不同的作品,我在中国艺术界尚是首次发现,作者简直可以称之为‘东方毕加索’,一定出自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之手吧!”周平珖想着,不由向解说员询问道:“大师还健在吗?”没想到解说员扑哧一笑,告诉他:“这位大师啊,今年还不满70岁!”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让唐国富没有想到的是,周平珖离开芦山不久,一天他的展览室来了一位操福建闽南语的收藏人,来人在他的展览室中,对这个作品摸摸,对那个作品驻足,真正是情不自禁的“爱不释手”。最终,他几经比较,一口气购下10件作品,尽管唐国富对他的报价不菲。

可不久,唐国富的“肠子都悔青了”,因为,他一个在美国的“艺友”给他发来一组照片,他那次出手的作品竟然在国外的展览馆拍卖出去了,“报价把我的下巴子都惊掉了!宣传的燃点就是那个:来自东方毕加索的作品!”

《悟》

“聪明迟钝先天有,勤劳刻苦学而优。始于足下要出头,自信谦逊伴成功。”这是唐国富的格言,言为心声,笔者发现,尽管获得了很多奖项与荣誉,可唐国富仍然坚持学习。在他的工作室案头,《美术》《雕塑》《艺术中国》《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许多有关雕塑方面的书籍高高地堆放着。

“一件好的作品,取名是画龙点睛之笔。”抱着一枚命名为《残雪》的石头雕刻作品,唐国富说,起初它叫《听雨》,雕刻的是一位女性闭目凝思的表情,石头上面有一圈白色如雪的图案。2020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几十年罕见的大雪。为了纪念这场大雪,唐国富经朋友的点拨,把它改名为《残雪》,“这顿时令这件作品‘增色’不少。”

唐国富用他的眼睛,透过那些坚硬的石头,察觉到生命的存在。他不仅用双手将它们从表象中剥离出来,而且将它们带回自己身边,展现给同样的寻觅者。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雕疯”的外号,是从哪一年起被叫开的。认识他的人,大多是先认识他的作品,而后才认识其人。艺术道路的选择让他找到与自身气质相符合的表现方式,作为一个有着独特艺术语言气质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里有禅机、有诗意,逡巡其间,人们总能在他的某一件作品中找到那片属于自己内心的光风霁月。

同样的,唐国富活得真实坦率,只用刻刀下的作品代替自己说话,不投机取巧,也不曲意承欢,无论是泼墨般恣肆汪洋的洒脱,还是钟磬般警醒人心的顿悟,洒脱之气,全落在了刀笔之间:“去留无意,花开花落两由之。”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却这样说道:“我觉得,这只是社会对我的认可,一个人的一生总是有限的,我的作品最终不是我或某个人的,而是永远属于芦山人民,永远属于全社会。”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2年,因工作需要,唐国富被借调到芦山县根雕艺术城管委会,负责芦山根雕企业的艺术指导。

2014年,唐国富被四川省档案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专职培训一个班15人学生学习泥塑、木雕。至今,他已经先后培养学生120余人,并分别在重庆、成都等地从事石雕、根雕、青铜制作等。有部分学员在芦山创办根雕企业,有多名学员作品曾在参加省级根雕大赛中荣获金、银、铜奖,甚至有3名学生同他一样荣获四川省工艺大师称号。他动情地说:“我还将继续培训雕刻学员,争取在近年内再培训100余人。我希望通过雕塑,去引导人们的文化观、生态观、自然观。因为感动人心的,该是这些传统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和美丽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

向学生讲解创作心得

这,就是唐国富大师的心声和风范!

(全文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唐雪元(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