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广州随笔‖柳红樱
广州随笔
柳红樱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汪国真《旅行》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欧老师是我家先生大学时期的班主任,退休后定居成都,来往自然多了些。当年和先生同时分配到成都的几个同学,每每家庭聚会,必然邀请老师。无论是聊起往事,还是畅想未来,那种真挚的师生情,总是令人感动不已。我也耳濡目染,对老师,增添更多的崇敬。
机缘巧合,在师兄黄健夫妇促成下,新年伊始,就有幸陪着欧老师罗老师夫妇到广州走走,开启2024年旅行的第一站。
一月的羊城,23℃左右的气温,如春天般温暖。
本文作者在广州塔前与欧老师罗老师合影
岭南园林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源远流长,岭南园林则是广府文化中重要的篇章。
余荫山房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被誉为岭南园林瑰宝。它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整座园林小巧精致,园景分东、西两半部,通过一座拱桥相连,亭台轩榭与山石池桥搭配自如,建筑布局紧凑,有条不紊。行走在园林里,亭台楼阁,峰回路转,一扇窗户,一张书画,都会让你感叹不已。
临池别馆
深柳堂
喻园窗花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邬氏家族清正廉洁,贤人辈出。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让游客们在欣赏岭南园林的同时,也能切身感悟清正廉洁文化。
家风学堂
同被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位于东莞,更为小巧,园内曲径互连,布局巧妙,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可园
岭南祠堂
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
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建筑之一,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讲解员告诉我们,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几乎覆盖整座建筑,装饰技艺高超,令人赞叹,其中丰富的含义,也寄托了前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祝福。
我们在这里流连忘返,醉心于那些精美的装饰,感叹岁月,可以带走新鲜的漆彩,耀眼的鎏金,却带不走宗族文化的源流。
美轮美奂的陈家祠堂
沙面岛
沙面岛,四面环水,旧时名叫拾翠洲。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此经营。
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用脚丈量这个内涵丰富的小岛:走进白天鹅宾馆,圆了一个90年代的梦;在“灯塔”,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与老师聊起往事与人生;在珠江边感受闲适生活,等待一场日落;看年轻人进出教堂,试着想象他们的信仰;与那些具有欧陆风情的建筑擦肩而过,仿佛走进一座露天博物馆。
沙面岛建筑
阿那亚
大概在七年前,一条关于阿那亚秦皇岛孤独图书馆的视频,刷爆了网络,被她吸引的我立即关注了阿那亚公众号,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身体验。越关注,越喜欢,去阿那亚看看,成了我的又一个执念。可惜始终没有成行。
“阿那亚”一词,出自梵语阿兰若的英文表述Aranya,意思是寂静处、修行处。在广州,偶遇阿那亚~九龙湖,让我欣喜若狂。
阿那亚~九龙湖还在打造中,“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湖区”即将完美呈现。短短的两天,我们遇见了这一趟最美的日出,最诗意的雾霭,以及蓝天白云,和风细雨;我们在草坪上撒欢,也在湖畔路上穿行;我们领略了阿那亚的外在,却遗憾地错过了她的内涵。(一场取名为“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会刚结束。由《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演奏家奉献的奥斯卡经典电影原声钢琴大提琴音乐会)
阿那亚旧教堂
日出
彩霞
草坪撒欢
这一程,收获满满。我们也去岭南印象园,漫步其中,感受温润时光,以及独特的南国浪漫;去恩宁路、永庆坊,呼吸岭南式的文艺气息;去华南植物园,观赏最美落羽杉,尽嗅南国冬日春的芬芳;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了解黄埔军校发展历史,领略风云人物光辉事迹;去博物馆观展,重温《西厢记》的故事,找寻爱的真谛;登上广州塔,鸟瞰整个城市,近处高楼林立,远处珠江蜿蜒而去,大都市尽收眼底。
岭南印象园
永庆坊
华南植物园
黄埔军校旧址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塔鸟瞰
这一程,情满珠江。欧老师夫妇伉俪情深,让人动容。退休后,他们一起行万里路,阅尽千帆。也许是一个不经意的搀扶,抑或一句轻声的提醒,都体现了罗老师对欧老师照顾的细致入微。罗老师与三十年未曾谋面的战友情深。将见时的激动到相见后的畅谈,他们聊军营,也聊现在。成都、东莞、香港,相隔千里,再相见,亦如当初。欧老师与旧时同事朋友情深,在佛山祖庙里手挽手的漫步里,在一路上的关心问候里,也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轻言细语里。
欧老师罗老师夫妇
罗老师和他的战友
欧老师和她的朋友
这一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广州的包容和广博:旧的安安静静,新的闪闪发光;生活,就这样,在新旧间一代代沉积和延续。
2024年1月17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柳红樱(四川成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