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记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为何每年要以国之名祭奠这场民族伤痛?

作者:葛 欣 三寸日光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12-13 15:41:27 浏览次数: 【字体: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为何每年要以国之名

祭奠这场民族伤痛

葛欣 三寸日光

“随着往南京去,道路两侧这种尸体的密度变得极高”。

“在下关码头,有数千敌兵被我方射杀,其尸体胀鼓鼓地浮在江面上”。

“脖子被出色地砍断,只留下一丝皮与身躯相连,皮有一尺左右,手脚已经不知去向……”

上面的文字记载,来自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4年新征的文物史料。

1937年12月下旬,石井桂受日本军方派遣,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调查中国方面的防空设施情况。途中经过常州、江阴、句容等地,他一路上看到死尸累累,并将其记录了下来。

图片

尽管距离南京大屠杀已有87年之久,但每每读到这些浸染鲜血的文字,依然会愤慨万分。那些字里行间所描写的场景如电影般在眼前闪过,让人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和释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石壁墙上,“遇难者300000”,庄严醒目。

300000意味着什么?那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意味着在那场持续6周的人间浩劫里,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名同胞殒命。若把这些死难同胞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杭州,足有300多公里长。

图片

300000,是幸存者无法忘怀的一生之痛,是亲眼所见的满街尸体和一想起来就忍不住落下的眼泪。

300000,也是中国人民心上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疼痛且悲怆。而这伤疤时刻警醒着我们:勿忘这段被黑暗笼罩的日子,吾辈当自强。

我们无法忘记,残暴的日军将成百上千的中国军民押到下关附近,用重机枪扫射;被俘的众多平民,被带到乱葬坑,集体处决,有的甚至被活埋。

图片

我们也无法忘记,日本士兵惨绝人寰地以杀人竞赛为乐,演示如何用刺刀快速高效杀人;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禽兽不如的日军甚至连年幼的孩子都不放过,有的刚出生就被扔进沸水里,有的直接刺死……

图片

历史,早已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钉在耻辱柱上。然而,当受害者在忍受伤痛的时候,加害者却在极力摆脱责任。

直到现在,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仍对南京大屠杀行为极力掩盖粉饰,企图淡化洗白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在该国的一些历史教科书和媒体报道中,他们将“南京大屠杀”表述为“南京事件”,将“大屠杀”弱化为“造成部分军民死亡”。在靖国神社,他们把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塑造成“英勇的烈士”……这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极大侮辱,也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挑衅。

不仅如此,近年来日本不断掏空和平宪法,极力摆脱专守防卫政策限制,大幅提高防卫预算,加紧与域外国家军事勾连,在扩军备武的危险道路上狂奔不止。

历史需要敬畏、是非应该分明、战犯必须唾弃。这些年,日本一些有良知的社会人士纷纷站出来,揭露本国侵略者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专家笠原十九司更是直言,“南京大屠杀是事实,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但只有日本不教,只有日本人不知道,这是日本之耻。”但即便是这样正视反思侵略历史的声音,也要被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打压攻击。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12月13日是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如今生活在和平国度的我们,为何要以国之名,一年又一年地揭开伤疤,重尝剜心之痛?

图片

在某个社交平台上,曾有人发出提问“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什么关系”?

有人这样回答:于你我而言,南京大屠杀从来不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我们的祖辈和同胞流过的血、亲历的痛。它从不是一个过去的时间点,多年来有无数人为了那段历史奔走甚至付出生命。只要我们记得,他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我们记得,他们的勇敢和力量,将在我们身上延续。

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一直在续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尾厅的留言区,2024年已留下12万多份观众的“答案”,其中“历史”“和平”“铭记”“祖国”“繁荣”等为高频词。

就在几天前,我们又得知了个令人痛心的消息。2024年,又有6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先后离世。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超过94岁。

图片

从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艾义英老人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段历史,不敢忘,更不能忘。现在日子好过了,那些悲惨的事永远不会再有了。国家越来越好,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是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但这个世界并不和平,战乱时有发生。总有一些国家、一些人不懂得和平的可贵,不懂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选择极限试探或拱火,把这个地球扎得千疮百孔。

我们以国之名祭奠,铭记的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孱弱必遭欺辱的训诫。这是一次揭开历史伤疤的反思,也是一次笃定复兴意志的历史回望,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共鸣。

图片

愿世界和平,天下多一份美好。不再有战争的硝烟、枪炮的轰鸣,不再有痛苦的离散和撕心的痛楚。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葛 欣  三寸日光

 漫画:张世世

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