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歌曲《融》:澳门文化的绚丽交响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歌曲《融》
澳门文化的绚丽交响
今天(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日。《融》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歌曲,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音画长卷,生动展现了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回归后的蓬勃生机。
2024年2月24日,澳门中乐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演出(新华社发)
笔者采访了《融》的创作者之一(作词、导演)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刘志诚先生。他告知笔者:
“《融》的开篇以‘海风轻拂,濠江涌浪’的自然景象引入,瞬间勾勒出澳门濒海而兴的地域特色,奠定了整首歌曲清新而开阔的基调。在《七子之歌·澳门》中‘你可知Macau的歌声在传唱’,这句歌词不仅唤起人们对澳门历史的记忆,更将澳门置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上。歌曲中巧妙地融入了众多澳门历史文化元素,从贾梅士、利玛窦、汤显祖、林则徐、马礼逊、郑观应、庇山耶、孙中山、高剑父到冼星海等历史人物事迹的提及,宛如一部微型的澳门文化史。这些人物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在澳门的碰撞与交融,他们在文学、科技、艺术、思想等领域的贡献,成为澳门文化底蕴的重要基石,也体现出澳门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在描绘澳门的生活场景时,‘妈祖燃香,祥烟袅袅护海港,大三巴立,铭刻旧史说沧桑,东边深巷,凉茶铺里寻清凉,西边饼房,蛋挞酥甜满街香’,歌词从传统信仰、历史遗迹到市井生活,细腻入微地展现了澳门中西合璧的生活气息。粤语与葡语的并置,朱檐画栋与彩砖如浪的画面感,粤曲与土风舞的交织,进一步强化了澳门文化多元共生、和谐相融的特质。
从音乐风格上看,《融》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旋律采用了一些具有东方特色的五声音阶,同时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和声与节奏特点,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听觉感受。编曲中运用了西方管弦乐器与东方传统乐器的结合,如二胡、古筝与小提琴、钢琴等相互呼应,使整首歌曲在音色上丰富多彩,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融》的主题。
2024年12月11日,澳门旅游塔、西湾大桥一带景色(张金加摄,图源:新华视界)
歌曲的主题“融”贯穿始终,不仅是文化的融合,更是人心的汇聚、梦想的交织。它歌颂了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方针下,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积极推动多元文化发展,与内地携手共进的新时代风貌。‘融是琴澳齐奏的合唱,携手拨弦共奏和谐交响;融是奋进前行的方向,并肩奔赴远大锦绣理想’,这些歌词以激昂向上的旋律为载体,传递出澳门人民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激发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澳门作为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歌曲《融》以深刻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达,从政治高度展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的发展与成就,以及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澳门妈祖阁(刘志诚摄)
《融》歌词
词/刘志诚曲/爱(AI)
海风轻拂濠江涌浪
你可知Macau的歌声在传唱
东西方的风在这里激荡
融合的种子在这里生长
各路英豪汇此乡
贾梅士史诗笔落濠江掀巨浪
利玛窦传经智启华夏科技光
汤显祖剧作情漫濠镜韵悠扬
林则徐巡澳威风凛凛靖海疆
马礼逊译文会通中西开新窗
郑观应著述疾书变革救危亡
庇山耶吟诗葡风粤韵共流芳
孙中山举义冲破暗夜迎曙光
高剑父挥笔岭南画派新风尚
冼星海壮曲引吭高歌挺胸膛
文化交融源远流长
澳门之光众心守望
回归的钟声在耳畔回响
回响在引以为傲的地方
妈祖燃香祥烟袅袅护海港
大三巴立铭刻旧史说沧桑
东边深巷凉茶铺里寻清凉
西边饼房蛋挞酥甜满街香
粤语绵软葡语奔放共情长
朱檐画栋粤曲雅韵音绕梁
彩砖如浪土风畅舞乐飞扬
亚婆泉涌掬捧思念诉衷肠
格兰披治风驰电掣憾街巷
琴澳和鸣弦歌盛景启新航
融是多元文化的碰撞
葡韵华彩谱写绚丽诗行
融绽放成人之美的光
美美与共铸就新的辉煌
融是琴澳齐奏的合唱
携手拨弦共奏和谐交响
融是奋进前行的方向
并肩奔赴远大锦绣理想
融是奋进前行的方向
并肩奔赴远大锦绣理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龙狮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