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墨香如故‖覃军

作者:覃 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20 16:47:33 浏览次数:66 【字体:

墨香如故

覃 军

凌晨三点,幽蓝的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恍惚间,那裹挟着知识气息的粉笔末香,又丝丝缕缕地萦绕在鼻尖,将我拽回往昔岁月。师妹张敏发来的照片里,八旬老人静静伫立阳台,悉心照料着兰花草。他鬓角斑白如雪,这一幕与记忆中身着乌黑中山装的身影渐渐重叠,尘封40年的时光,就此被猛然唤醒。这,便是我小学3年级到5年级就读于营山师范附小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张季春先生。

记得年少时,我总爱窝在教室后排,专注地叠着纸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冷不丁,一个粉笔头“啪”地精准砸中我的额头,惊得我猛然回神。张老师的字,恰似带着墨香的无形教鞭,威严又充满魅力。他写下的行楷板书,工整得如同纪律严明、整齐列队的士兵,每一笔横折弯钩,都蕴含着让人忍不住屏息凝神、细细品味的韵律。

有一回,他没收了我那画满奇形怪状怪兽的草稿本,可谁能想到,他竟在封底用朱笔认真批注:“此处宜添片云,可破局。”那鲜艳的字迹,仿佛点亮了我混沌的灵感。还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擦黑板,他突然走到我身旁,轻声说道:“手稳才能字正”。话音刚落,他温热的手掌便轻轻覆上我冻得通红的手背,在纷纷扬扬、如漫天飞雪般的粉笔灰里,手把手教我写下第一个“永”字,那触感,那温度,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我光荣参军奔赴前线,身处潮湿阴冷的坑道,每一封家书都被雨水洇染,字迹化作朦胧蓝雾。我趴在冰冷的弹药箱上,专注地抄写战地日记,钢笔尖不小心戳破稿纸的那一刻,我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当年他罚我悬腕练字的良苦用心。原来,那些看似严苛的训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锤炼了我的心性与意志。再后来,当部队首长拿走我誊写的报告时,那浸透硝烟的字迹,竟神奇地成了改变我命运的关键,像是一艘小船,载着我驶向新的人生航道。

当手机视频接通的瞬间,老师用当年收缴我纸船时那熟悉的姿势,缓缓举起老花镜。他眼角的皱纹里溢出的笑意,和旧日里看我第一次完整写下《少年中国说》时一模一样,温暖而充满欣慰。听师妹张敏说起,她父亲也曾经每日都严格要求她临帖。这一刻,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个静谧的黄昏:批改完作业的他,蘸着渐渐黯淡的暮色,在女儿手心耐心地画着运笔走向,就像曾经,他满怀慈爱地带着10岁的我,在黑板报上尽情涂抹出璀璨星河。

挂断视频前,老师突然微微前倾身子,眼中满是关切:“还写毛笔字吗?”我赶忙翻出压在保险柜底的字帖,首页那个被朱砂圈点的“城”字,历经岁月洗礼,早已泛黄。40年前的那个雪天,仿佛就在眼前,他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笔墨是养心的药。”此刻,我轻轻抚过册页上那一道道经年累月留下的折痕,终于尝到了这笔墨之中,历久弥新的醇厚回甘。

2025年6月19日改定于成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覃 军(男,1968年8月生,四川省营山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6年参军入伍。原全军装备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员,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等功臣。退役后自主创业。现任营山县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成都商会联络组组长,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副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