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田闻一 ‖ 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七)最后的岁月:为智力障碍和残疾儿童竭尽努力

作者:田闻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26 09:38:46 浏览次数: 【字体:

自1月19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四川省情网发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田闻一先生撰写的《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一文,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后“留言”处留下读后感言!

最后的岁月:为智力障碍者和残疾儿童竭尽努力

1986年,俞恩梅第四次探亲赴美。岁月不饶人。这时,她在美国的兄弟姊妹全都去世,来迎接她的是一帮侄儿侄女。这次,晚辈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她再回去了,情意殷殷地对她说,“你在祖国大陆吃了那么多苦,年纪这么大了。现在你是我们唯一的长辈,在国内又没有一个亲人,留下吧,该我们这些做晚辈的照顾你的时候了,这也是我们的父母亲对我们的临终嘱托。”

这些话不能说不动人,也合乎实情。况且,尽管她己高龄,美国一家她曾经工作过的医学院仍然要聘她为客座教授,给她优厚待遇。这是她留在美国的最后机会了。然而,她还是选择回国。她对晚辈们说:“虽然我不是学文的,但对屈原《离骚》中名句‘九死而不悔’记得很清,很认同。”她认为,祖国尽管还很穷,但正在好起来。

对于美国,她认为并不是什么都好。她说,美国社会存在的弊病多了:好些人因精神空虚吸大麻、海洛因;还有强奸、道德沦丧,枪械缺乏管理等等。

她对晚辈们说,“你们不要再劝我了,我的遗嘱都留在祖国了。”时年82岁的俞恩梅又回国了。

这次回来,她要将余生用在智力障碍儿童、残疾儿童方面。她在美国四个月,名为探亲,实际上全部用在这方面上;年届八旬的她,风尘仆仆,对美国这方面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11个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并与之建立了关系。

四川省妇联给了她一间房间,既是她的办公室,又是医务室。她每个星期用两个半天在那里,为智力障碍儿童和残疾儿童免费义诊。

我一直对她跟踪采访;问及我完全陌生的智力障碍儿童问题时,老太太以她向来特有的口吻这样说:“智力障碍,顾名思义,就是这些儿童的智商比一般正常儿童低一些。其实,据我摸底,好些还是老师、家长教育不当造成的。这些孩子,或因父母离婚,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为住房条件太差……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这些孩子上学后,我们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有些问题。课程那么重,好些老师又缺乏耐心和爱心。这些孩子课程拉下了,或课堂上被抽来站起,回答不出问题,影响了班上的进度。有些老师火了,骂人家是‘瓜娃子’。(四川话,傻子)”

“‘瓜娃子、瓜娃子!’老师都这样喊得,学生也就跟着喊。这就伤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被人称为智力障碍者,其实真正的智力障碍者是不多的。这样的学校哪个愿意去上?我都不愿意去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都不要这样的娃娃,哪个要,咋个办?我来捡倒!”她说一口江浙味很浓的四川话,特别是模仿四川人说“瓜娃子”时令人忍俊不禁。

老太太名声在外。每次,她看病的时候,外面排起长队。她忙不过来,有人自愿给她免费当帮手,她又过意不去,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钱给人家,美其曰“车马费”。

我问老太太,这“车马费”是多少?

她语焉不祥地说,最少也是三位数吧!我说,你为何不去找找民政部门?“车马费”至少也该他们出吧?

她说,弱智儿童还有下一步她要开展的残疾儿童工作,在我们国家还是新鲜事物,民政部门不会管这些方面的事。她告诉我,她正在筹建的四川省残疾儿童基金会,已经同邓朴方的总店挂上了钩……她显得信心满满。她说,她得到了国外一些慈善机构和一些海外亲戚朋友、侄儿侄女支持帮助……谁要给她捐多少钱,谁要给她捐汽车……老太太真有办法,信心满满。

不久,老太太上了一个当:随着工作的开展,她要物色一个各方面条件合适、愿意从事弱教工作的女性到美国学习。正好有个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女孩闻讯而至,说她喜欢弱教工作,愿为弱教工作献出毕生……态度诚恳极了。老太太信了,将这姑娘送去了美国学习,负担她的全部费用。可是,那个女孩在美国站稳了脚后,不干了,跳槽了。

我听后很气愤,说:“这个骗子。告她!要她赔偿全部损失。”

老太太大度地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只是苦苦一笑。

还有所料不及的事,我也给她惹了麻烦。我在当时发行海量的《新观察》上发表了一篇《饱经磨难志不移》的文章,主要写俞恩梅丢监、劳改和复出的那一段。不意在美国,就有人拿着当期的《新观察》,去找到俞恩梅的下辈肖庆伦教授,问人家要这要哪,极其无耻难缠。说是我的文章中写到肖教授受俞恩梅影响,很爱国。凡是中国学人找到他,他都愿意提供帮助,前提是学成回国……

没有想到,这种事,在成都就更多了。连我都不知老太太的家中电话号码,有人居然知道,不断给老太太打电话。殊不知,单位上给老太太安的电话,纯粹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喜欢清静、终生不为名不为利,为人低调的老太太根本就不用电话。这些人电话上找不着老太太,居然找到枣子巷省政协老太太住的地方,趁门卫不在,梭了进去,上楼去,把老太的门敲得山响,把老太太吓得不行……

我很惊异,在连连表示歉意的同时,问这些人要干什么,未必要白昼打抢吗?

“那倒不至于。”老太太说,“我也没有什么可抢的。这些人是找上门来,无非就是要我到他们的这个团体,那个协会去挂个名,当个顾问什么的……说到底,这些人是为钱为名而来……”说到这些,老太太连连苦笑。

我很为不安。

“不理这些人就行了。”老太太刀子嘴豆腐心、安慰我,要我不要太介意。

2014年俞恩梅特殊教育专业奖学金颁发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