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2-11-30 00:00:09

田闻一 ‖ 血战——川军出征:三十四 鬼魅的日军尾巴似地跟来了

作者:田闻一 来源:《血战——川军出征》 发布时间:2019-06-25 10:04:05 浏览次数:659 【字体:

 田闻一著《血战——川军出征》,2019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三十四 鬼魅的日军尾巴似地跟来了

这时是午后时分。天上一轮薰薰太阳,好像在下坠,天气很有点燠热。周边的一切都睡着了。上午两边坎上很精神的飞鸟和枝桠、藤萝间扑腾的昆虫……凡是有生命的都销声匿迹。天地间一片混沌。

       这个时候,一步不离,护卫在骑马的将军身边,尽心尽职,很誓惕的副官李少昆,看将军好像睡着了不理自己,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确实也什么事情发生。如果有什么事情,早发生了。为总司令执马由蹬的副官李少昆,在走马单调的嗒嗒蹄声中,在酱黄色铺泻而下的阳光中,也感到了一丝混沌。他开始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看错了,神经是不是太敏感了!他决心不再去打扰骑在马上打瞌睡的总司令。

       这时,眼前景色一变,山道慢慢升高了些,两边是起伏的山峦,山峦上有黑苍苍的森林。有的地方呈现出一带缓坡,缓坡上有稀稀落落的庄稼地;不时闪现出的小泥草屋寥落破败,像是一朵朵黑色的蘑菇,了无生气。

       这时骑在马上,似睡非睡的将军,感觉到了什么;他要时把眼睛一睁,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四川蒲江乡下老家很相似。

       他是乡下长大的孩子。隐掩在茂林修竹中的一座白壁黑瓦的中式四合院,那是他的家。早晨,随着公鸡的鸣唱,屋后黑压压的竹林里,雀鸟清脆的叫声,将他从梦中唤醒;晚上,返巢的雀鸟一群群从头上飞过,无数的翅膀在空中划出阵阵金属似的颤音。最好看最好闻的是,早晚在茂林修竹中升起的农家的袅袅炊烟。他的家乡蒲江,毕竟还是属于成都平原,自有一分“水旱从人,岁无饥馑”的水淋富庶。最忙的是插秧季节。那时,他家虽然吃得起饭,但在插秧季节,正在读中学的他,放了假回家,也是很早就要同父亲,还有请的人一起早早下田的。在一坝坝水平如镜的田中,大家弓着腰忙着插秧,一缕轻风从田野上滚来,传过农家小伙唱起的栽秧山歌,极有韵味:

       “太阳下山月出山,照得黑夜变白天。晃醒了我家鸡娃子, 叫得我,天还不亮就下田……”

       黄昏,炊烟袅袅中,在雾截横烟的田坎上游牛的牧童回来了,他们挑声夭夭地唱起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儿歌: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息,我不息,我要回家学打铁。

       打菜刀,把肉切;打弯刀,把柴劈;打战刀,去杀敌。

       爸爸喊我读子曰,我偏要去打毛铁……”

       “报告!”这时,骑在川马上打盹的将军,忽然被李副官带来的一个侦察参谋唤醒。

       “啥子事,惊风火扯的?”将军勒住马,很不高兴地问。站在面前的这个侦察参谋,头上戴着一个用树枝编织的冠环,一脸的紧张,侦察参谋还带回一个他从前方山上带来的打柴老汉。

       作战参谋指着打柴老汉说:“这位老乡在山上发现了日军……”将军看了看老汉,老汉的身子瘦而结实,皮肤黝黑,一脸皱纹,看不出多大年龄,说五十可以,说更老一些也行。衣衫褴褛,神情忠厚,脚上穿双草鞋,腰带上别把柴刀,裤管挽起多高,一脸的惊惶和不解。

       “啊,老乡有事吗?有话慢慢说。”骑在马上的李家鈺,确信老汉是个当地砍柴人,深怕吓着了老汉,态度有意放得很和缓,其实心里紧张起来了。

(未完待续)

来源:《血战——川军出征》(田闻一著),2019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作者:田闻一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血战——川军出征》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