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4:16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 戴耕泓 ​​‖ 书香抗疫,在悦读中“串门儿”‍

作者:戴耕泓 来源:四川省会理古城旅游景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6-03 14:58:17 浏览次数: 【字体:

书香抗疫,在悦读中“串门儿”

戴耕泓

1月24日,雄浑的晨钟没有响,小城的人们已经习惯在钟声中开启新的一天。没有钟声的清晨,异样的寂静。

会理古城,四季都是温润的,在二千多年的悠悠时光里,小城始终与春天相偕相依,于是,人们叫它“小春城”。庚子年春节,是一个凝重的春节,会理这座天府之南、彩云之北的古城,在岁岁年年的晨钟暮鼓中历经世事变幻。这次也不例外,新冠肺炎疫情下,蓝色的天空有些沉寂,鸟儿的鸣叫还未汇集成歌已经散去,早春的空气虽然清新,却夹着让人无法忽略的消毒水气味。广场空空荡荡,店铺的门紧闭着,家家户户门上火红的春联透不出喜庆,这一切仿佛要告诉人们,这不是一个让人熟悉、让人安心、让人喜悦的春节。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春节灯会停止、从初一到十五的文化活动停止、县图书馆关闭、景区关闭……各种关停的通知,小城上空有紧张的云层在聚集,闲适生活的人们明白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我戴着口罩匆匆地走着,买了生活必需品,匆匆地回家。门外,社区宣传标语无比醒目:不要串门,宅家抗疫。烟火十足的小城生活,就此暂停。

这场疫情就是一场灾难,病毒迅速传播到国内每一个省和全球部分国家,每日更新的疫情地图上深深浅浅的红色区域,让人沉重、愀心、焦急。疫情暴发地、重点疫区、周边疫区,四方涌来的疫情如暴风雨中的大海,波浪滔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一个刺眼的疫情数字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人,每一个人后面都是一个或几个家庭;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抗疫,这是一场战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军人挡在了14亿同胞前面,英勇抗疫,可歌可泣;基层干部、志愿者、建筑工人和更多的普通民众奋力作战,激动人心。全国各地纷纷号召大家禁足,不串门、不添乱,自觉在家配合隔离。

灾难不仅会激发出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一面,也会唤醒沉睡在人性中最野蛮的劣根性。善良的人们,被一股浊流扰乱了视听。严峻的疫情让人焦虑、不安,恶意的信息在网络上肆意流窜,一些丑恶现象从阴暗的角落里蹦了出来……

有能力帮助别人当挺身而出,没有能力帮助别人则约束自己。宅家、读书,这是我一直不变的选择。多年来,我骄傲我是一名读者,不是因为一种身份,而是一种状态,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借阅书籍的我,像贪心的渔夫,总想把游弋的鱼儿多多地收进网中。带着书籍走出图书馆时的我,是最快乐的,像是马上见到思念的人儿,从心底里汩汩冒出来的喜不自禁,如阳光,满脸洋溢。我注意到,在图书馆遇到的人,都带着一种心领神会的微笑,因为我们都是读者。春节前,我已从图书馆借到了新上架的图书,没想到,才过两天,县图书馆因为严防疫情的要求暂时关闭,我暗自庆幸,无意间提前准备好了“粮食”。

英国小说家毛姆写道: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没有因疫情而改变,在全民禁足的日子里,阅读的时间比往常多了,不串门、不与朋友聚会,让阅读更加专注。我看到有人这样写:阅读也是一种战斗。身体防疫重要,精神防疫同样重要。沉下心来,不慌乱,更别添乱,这是普通人必须做到的。

杨绛先生这样谈阅读:“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是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必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宅家的日子,这样的“串门儿”让人安静、闲适下来。我每天关注完疫情的官方报道,就开始静静地去喜欢的作者“家”里,坐下来,听他谈话,与他交流,然后思考,以达到愉快地共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者,我们久违了。当我读到《新京报书评周刊》上的一段话,再次找到共鸣:“我们不仅希冀复活现实的想象,也希冀复活历史的想象。站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寻找我们的固有位置,拓展我们生活的边界。与亨利·卢斯一样,我们希望: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睹伟大的事件;去看穷困者的脸、骄傲者的姿势;去看奇异之物;去看人类的杰作;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隐匿于高墙和房间之内的事物;去看男人、女人和孩子;去看,并享受;去看,被震撼;去看,被塑造。”

生活有万种可能性,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考,能前去“串门儿”,关于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山一水,都是生活的真相,以文相悦,对于我来说,有幸了。

窗外,邻居家的迎春花日渐如潮,涌动着,春天的气息。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古城旅游景区管理局)

来源: 四川省会理古城旅游景区管理局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