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20 18:30:52

新华社:生命至上——与时间比拼的空前“大转移”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8-11 16:15:00 浏览次数:1317 【字体:

8日晚21时19分,7.0级地震突袭四川九寨沟。从震区传出消息,天堂洲际大饭店内建筑物坍塌倾斜,饭店及周边1500多名游客滞留,情况不明……

  仅仅16个多小时后,9日14时许,最后一辆车驶离天堂洲际大饭店,滞留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8月9日,在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救援人员组织游客乘坐车辆撤离

 

  何止这1500多人!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里,四川搭建起覆盖陆路和空中、多部门密切协作、多方向协调配合、政府和社会合力参与的“生命转移网”,累计转移6万余名游客和外地务工人员。

  这是一场生命的大护送,这是一次科学的大协作……


时间就是生命——与时间比拼的空前“大转移”


  8日21时许,23岁的曹钰在九寨沟尽情玩了一天正准备泡澡,屋子里的灯突然猛烈摇晃,不一会儿就停电了。

  地震了!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

  灾情牵动党中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九寨沟7.0级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目前正值主汛期,又处旅游旺季,要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和地质监测,密切防范各类灾害,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国务院派出由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九寨沟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8日当天共接待游客3.8万人,已接近景区4.1万人的最大承载量。

  生命至上。部队、公安、武警、消防、医疗、民政、交通、电力、通讯、供电……各方救援和保障力量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现场和各保障岗位,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

  四川省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审时度势,把游客疏散作为震后救援的重中之重,组织应急运力,科学统筹安排,做出了在9日天黑前将景区滞留游客和车辆全部疏散出去的决定。

  地震后,从九寨沟出来只有两条通道基本能够通行。

  必须保障“生命通道”畅通!四川省公安厅立即决定,采取远端分流措施,尤其是对平武至成都方向这条大通道要确保完全畅通,在成都、绵阳、广元、阿坝等通往灾区的必经路口设置16个管控点,严格控制进入灾区的车辆,最大限度地将道路资源留给疏散旅客。

  与此同时,还要迅速召集足够多的车辆。

  “接到我们求助电话的运输企业,没有一家迟疑,都立刻行动起来。”九寨沟县运管所副所长李勇说,除了旅游大巴、观光车、公交车等大容量车辆外,出租车、农村客运车、机关公务用车等全都用上了。同时,20余辆消防官兵和部队的运兵车辆与甘肃支援的近20辆客运车辆也全都投入,疏散旅客。

 

8月9日,在九寨沟黄龙机场,从九寨沟撤出的一名旅客领取方便面和水


  从9日9时开始,阿坝州公安特警抽调50多名警力维持秩序,分批组织游客逐步转移。在现场,阿坝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刘波涛等人四处“化缘”借车,在救护车转移伤员后,又从各处组织公务车、警车、消防车、旅游大巴、运送物资的皮卡车及部分酒店车辆运送游客,一些游客志愿者开着私家车加入其中。

  “我们在疏散工作中坚持的原则是,首先保证在当地没有继续生活能力的人离开,然后再组织其他需要撤离的群众离开。”九寨沟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蔡宏说,“在交通上,先满足自驾游游客离开,再组织客运车辆运送游客。

  在科学有效组织下,撤离的队伍紧张而有序。

  “我是阿坝州州长,请各位司机按次序排好队,跟我走!

  9日9时左右,四川省道301线九寨沟甲蕃藏寨旁,阿坝州州长杨克宁坐在一辆越野车上,拿着话筒向滞留的自驾游客大声喊道。

  随着喊声,一辆辆自驾游车辆有序地跟在州长车后,沿着刚刚抢通的碎石道路,小心翼翼地往松潘方向行驶。

  截至9日13时许,滞留在天堂洲际大饭店的最后一批游客被转移疏散,从天堂洲际大饭店向弓杠岭方向一带共转移疏散游客4000多名。

  距离九寨沟景区沟口仅1.5公里的喜来登国际大酒店是一个重要疏散点。记者看到,在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下,游客们有序排队,从上车到离开大约只需要5分钟。到9日下午16时左右,这里约3000名游客基本疏散完毕。

  地震发生时,正值九寨黄龙机场航班高峰时段,机场滞留飞机1架次,滞留旅客939人。机场公安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加强值班备勤,为滞留旅客送发棉被,安抚紧张情绪。至9日凌晨2时,安全运送615名游客,剩余324人转运到宾馆休息。

  根据九寨沟县旅游局的情况反馈,截至9日18时30分,滞留在漳扎镇的游客已全部疏散转移。

  一场6万余人的“大转移”顺利完成!

 

科学指挥、协同作战——构筑“陆空立体”的安全疏散网络


  面对突发地震灾害,需要全力投入抢险救援,也需要科学高效的指挥调度。重灾之后,24小时内完成6万余人疏散转移,是一场科学救灾、协同作战的重大考验。

  转移,贵在迅速有效行动。

 

8月10日,在漳扎镇的灾民安置点,民宿及酒店工作人员和部分居民在道路旁等待乘车离开


  地震发生后,四川公路、铁路、民航部门密切配合,紧急应对,从陆路到航空、从车站到机场,迅速架设起转移人员的立体安全通道。

  震后28分钟,第一架民航飞机从九黄机场起飞,当第一架从成都飞赴九寨黄龙机场的飞机满载乘客返回成都时,朝阳刚刚升起;震后67分钟,成都绕城、都汶、绵广等十余条高速公路开启救援通道;震后110分钟,第一支救援力量在平武集结向灾区挺进……

  转移,贵在科学有序疏导。

  “为了保障道路通畅,一定要管好往里进的车。”地震发生后,九寨沟县应急办主任吴剑领到了省公安厅的明确指示,要在有限的通道上从远端、中端、近端分别进行交通管控。

  “除了只出不进,我们还根据灾情实际,以‘轻重缓急’为原则,安排进入灾区的车辆。”四川省政法委书记、抗震救灾副指挥长邓勇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交通管制期间交警部门只对灾区最急需的救灾物资运送车辆放行,其他的车辆一律要为疏散游客让道。

  九寨沟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蔡宏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在喜来登国际大酒店,地震当晚一些游客很惊慌,许多自驾游的游客准备自行开车离开灾区。

  “当时正是凌晨,又刚刚发生地震,外地游客本来就对道路不熟悉,贸然开车离开风险更大。”蔡宏赶紧组织工作人员和交警耐心劝阻,直至交警部门通知道路安全有相应保障后,才安排自驾车的游客有序撤离。

  转移,贵在保障细致到位。

  灾区人员转移,最重要的是保持通道畅通,最担心的是后续灾害导致通道被切断。为此,当地公安和武警及时会商,部署抢通力量,一方面组织武警抢险队集结待命,一方面组织交管部门和大型施工企业调集应急抢险队伍和挖掘机、装载机等机具设备,时刻待命。

  同时,当地专门组织力量在相关铁路和公路重点路段,按照“全面拉网、不留死角”的原则对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组织全面排查。

  转移,贵在全社会守望相助。

  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及时向媒体发布信息,提醒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谨慎前往,将救援通道让给专业救援力量。在灾区,现场志愿者迅速集结起来,有序为游客服务。

  为了保障交通通畅,在重要疏散省道上,除拉着警笛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和应急通信保障、电力保障、消防车辆外,基本没有进入景区的社会车辆,遇有载有伤员的救护车辆驶往医院方向,社会车辆纷纷停车让行。

 

8月9日,待转移群众正在登上大巴车


  在这场重大灾害和紧急疏散中,有一个群体被热心的网友纷纷点赞——各个团队的导游。地震发生后,灾区到处是导游呼唤寻找游客的声音,有效地制止了恐慌、稳定了情绪。一则《什么是导游?地震面前,临危不乱,旗帜高举,寻找游客,不离不弃!》的帖子,在朋友圈里刷屏。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转移”,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人性的光辉……


妥善安置——确保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安全呵护


  离开了震中、灾区,并不意味着救援和关爱的结束。

  18岁的法国男孩马克桑斯·瓦隆,躺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他的双腿在地震中被飞石砸伤,为了避免感染,需要马上手术。

  “中国医护人员非常有效率,他们没有落下一个人,所有的安排井井有条。”在手术室外等候的马克桑斯的哥哥罗曼·瓦隆告诉记者,宾馆大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马克桑斯等受伤人员止血消毒,然后把他们送到景区诊所,救护车又将他们送到了九寨沟县医院。

  这是一条全力构筑的地震伤员医疗保障通道——大灾应急救援,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对口援建九寨沟的成都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护士林杨说,地震发生后,他和同事们立刻自发赶到医院参与抢救伤员。成都大邑县驻阿坝州松潘县援建队,也在震后2个小时赶到九寨沟施以援手。

  地震第二天一早,绵阳市中心医院就接收到来自九寨沟震区4名重伤患者,并第一时间将他们送进抢救区。灾区附近的绵阳、广元以及较远的成都各大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也全力参与救治九寨沟地震伤员的行动。

  四川省卫计委主任沈骥表示,地震发生后四川立即启动卫生一级响应,在县医院和县中藏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对地震伤员一路绿灯,全力救治,全部免费。同时,对重伤员进行转移,38名重伤员向成都、绵阳等地转诊,其中9名使用直升机转运。

  这是一条密切配合的疏散人员转移保障通道——绝大多数从灾区转移疏散的群众,第一站都是成都,然后再踏上回家的路。

  在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临时设立了“九寨沟地震应急疏散中心”,分组引导旅客在此通过长途客车、公交车、地铁、铁路等方式转运,还有免费客车送往机场。这个疏散中心24小时服务,免费提供部分食品药品。

  9日起,成都市公安局组织警力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火车东站、火车北站及相关高速出口、客运站等处加强交通疏导及治安巡逻,并设立7个便民服务点,为从九寨沟地震灾区撤离的遗失证件群众出具临时身份证明,以便撤离群众在成都顺利乘机乘车回家。

  这是一条永不放弃的生命搜寻通道——尽管已经完成了6万余人的“大转移”,9日晚,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会议上,依然强调“继续把抢救生命摆在第一位”。


 

  8月10日,在漳扎镇的灾民安置点,民宿及酒店工作人员和部分居民在道路旁等待乘车离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从9日下午起,按照统一部署,百余名消防官兵带着雷达生命探测仪挺进九寨沟县相关地区,进入灾情相对较轻的乡镇展开生命搜索。

  抗震救灾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工作,一方面将继续千方百计搜救人员、救治伤员,另一方面重点是妥善安置当地群众,防止次生灾害,同步开展灾情评估、重建规划。

  对生命的呵护,将一直持续……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