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重大专志专题>详细内容
2023-10-20 18:30:52

灾情是命令 服务乃天职

作者:sky 发布时间:2013-05-13 19:32:49 浏览次数:892 【字体:

灾情是命令 服务乃天职

分享到:0

              ——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抗震救灾实录
               □程兰鸥 杨渝南 唐克礼图片由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提供
      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又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是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级数字化测绘及地图制印基地,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编辑生产系统、遥感影像集群处理系统、高精度的制版和印刷设备,具备多源、海量遥感影像大规模批量快速处理能力,地图制图、地图印刷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国内领先,是一支装备精良、技术雄厚、作风顽强的基础测绘队伍。
面对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的干部职工用自己的行动,又一次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彰显了测绘的作用。
      应急快速
      第一时间提供救灾地图
      应急测绘保障的生命力在于速度。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许多人还在惊魂未定中时,测绘人首先想到的是职责、是保障、是先行。8点35分,川测二院启动应急预案,院主要领导通过短信组织应急队伍集结待命。8点40分,院班子全部成员到达单位,立即成立应急测绘保障领导小组,组建应急测绘保障队伍。院领导进行了分工,相关部门开始准备灾区地图资料,应急队伍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资料开始制作灾区救灾专题地图。
      9点46分,《四川省行政区划图》、《雅安市行政区划图》地图数据就已交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使用。
      10点,《“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专用图》编制完成,于10点40分与相关数据一道送达省应急指挥中心。省领导立刻要求将救灾专用图悬挂在指挥大厅,并要求尽快提供给前往灾区的单位和救灾队伍。
      地图保障
      为应急救援提供测绘支撑
      从地震当天上午10点开始,按照省政府、武警四川省总队、省地震局、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运输局和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等的要求,川测二院争分夺秒,紧急赶制各类抗震救灾专题图。到15点30分,仅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就将雅安市全图和8个县地图、成都市3个区地图编制完成,印刷厂立即开印,到17点,每份200幅共计2400幅图交付武警四川省总队;20点,每份50幅共计600幅图交付省地震局;21点,每份50幅共计600幅图交付省应急指挥中心;23点,雅安市全图和《“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专用图》20幅图交付省应急指挥中心。
      震后的灾区,道路损毁,交通受阻,抢险救援急需灾区地图。川测二院干部职工急灾区之所急,组织人员奔赴灾区发放地图。考虑到灾区的特殊情况和救灾的实际需要,将《“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服务用图》设计成了携带方便的8开幅面双面印刷图,整合了灾区的地理区位、交通、居民地、重灾区、地震与应急救援基本常识等诸多信息,4月22日连夜加班加点印刷1万幅,送交到团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成雅交警大队抗震救灾服务点以及相关机构,并于4月23日派员到灾区分发。团省委高度赞扬:“这幅图出得很及时,很实用”。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4月24日专门致信感谢:“地震发生后,公司要在最短时间内帮助灾区恢复通信并保持畅通。正当我们焦急万分之时,贵单位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提出愿意免费为我们提供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的详细地图,并在4月24日中午前就加班加点赶制完成,为我公司恢复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通信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贵单位无私奉献、极具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也让我公司十分敬佩!”
      4月25日,川测二院为省公安厅编制完成了《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警力分布图》;为省防震减灾局编制完成了成都、雅安区域图;5月2日,为省委常委办提供抗震救灾地图。
       地震发生后,川测二院累计投入应急保障人员60余人,计算机、CIPS影像处理系统等各种仪器设备、车辆80余台(套),紧急赶制提供各种抗震救灾地图和专题图20余个品种24000余幅,并在互联网上及时发布地震灾区应急地图供下载使用;提供各类地图数据超过10GB;为省应急指挥中心、武警四川省总队、省公安厅、团省委、省地震局、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运输局等指挥机构、专业机构、军事部门近20个单位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与服务。
      灾区施测
     为科学重建提供测绘保障
      地震紧急救援告一段落后,川测二院又立即投入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测绘保障的任务中。
      4月27日,川测二院应急小组成员经过连续一周紧张的应急工作,身心虽已十分疲惫,但仍奋战至次日凌晨2点,紧急赶制6市(州)21县地质灾害分布系列图,为灾害评估、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恢复重建规划等工作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4月30日,川测二院派出外业测绘队伍开赴芦山地震灾区一线为灾区群众安置提供1:500地形图测量。他们白天冒着雨城的绵绵细雨测量,晚上在灯下加班绘制,你追我赶、相互协作,得到当地政府的赞赏。
“五一”假期,川测二院应急保障人员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编制芦山地震损失专题地图,该系列地图共分4个专题,分别反映21个受灾县的人员受灾、工业损失、农业损失、经济损失的基本情况,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重建规划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翔实的科学依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团结奉献
     大力弘扬测绘精神
      “4·20”芦山强烈地震,也给川测二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地严重受损、办公楼墙体裂缝、天花板坍塌,一些设备受损、五色印刷机套合不准等等,川测二院干部职工在灾害面前没有退缩,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谱写着抗震救灾的动人篇章。
       一位副院长的妻子因腰椎疾病卧床不起,秉着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对灾区受灾同胞的关爱,他只好把对妻子的牵挂放在心里,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生产现场,集结测绘应急队伍赶制抗震救灾地图,直到几天后才回家照看,他心里明白,灾区多少人等着救助、需要关心。组织人员突击制作抗震救灾专用地图任务时,职工们争先恐后、主动参加,许多人已是50多岁,他们不顾余震的威胁,克服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困难,放弃陪伴家人,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夜以继日,敢打硬仗,连续加班几个通宵,那一份份地图,印进了他们和川测二院干部职工的爱心、心血和情怀。
      这样感人的事迹很多很多,也很平凡,这都是川测二院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检验了川测二院的测绘保障能力,也提炼了他们作为测绘人的精神和品质。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川测二院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救灾重建、无私奉献、同舟共济的动人篇章!(原载2013年5月9日《四川日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