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乐山市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作者:罗润萍 王 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0 15:31:39 浏览次数:337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 024年 第1期

乐山市建设村史馆

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罗润萍 王 柳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2023年7月25—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广元、德阳等地调研时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同年7月31日,四川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川派”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展示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的灿烂辉煌。同年8月1日,乐山市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在探源寻根、传承振兴、弘扬新风上下功夫,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村史馆承载着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重要平台。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四川省、乐山市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安排部署,本文结合乐山村史馆建设情况,就乐山市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提出思考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村史馆存史、育人、资政功能。

一、村史馆建设的意义

村史馆是一村之库,是保存和展示村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演变的重要场所,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部分明确强调:“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新时代新征程,建好用好村史馆,充分发挥其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延续乡村文脉,传承乡村历史文化。国有史,村有志,家有谱。村史馆是活化的志书,全面利用图文、实物、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展示村史溯源、建置沿革、大事记、民俗风情、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村落文化、特色经济、乡贤名人、家族宗祠、英模事迹、劳动模范、发展成就、典型经验、荣誉称号、民间传说、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在当前乡村地区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乡村文化逐渐消失的现实背景下,建设村史馆,记录村落历史,留住文化根脉,显得尤为重要。村史馆连接古今文化、融合乡村发展中的多元文化,展示乡村发展进程中已渐渐不为人知的老物件,通过激发乡愁乡情,锁住乡愁记忆;留住文化根脉,传承乡村精神,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二)丰富文化阵地,完善乡村服务体系。村史馆与农家书屋、文化大院都是基层自主管理的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但村史馆在建设方式上不拘泥于规模和形式,建设途径、场地更加多元;在功能定位上兼具收藏传承、展示宣传、教化育人等,弘扬本土优秀文化作用更加凸显;在展陈内容上,统合古今、统揽全局,内容更加包罗万象。村史馆与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在涵养文明乡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各放光彩,共同焕发出乡村新活力,构成更加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培养家园意识,助力和谐乡村建设。村史馆通过真实地记录乡村形成的过程、保存一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独有的民俗民情和历史记忆,唤起每一个村民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对故土文化的情感认同,凝聚家园意识、增强家国情怀,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同时,作为文化教育设施,村史馆通过对于优秀道德风尚、法律规范、乡风民俗、模范人物事迹等的宣传与展示,在乡村营造遵纪守法、崇文尚贤、尊老爱幼、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以文化人,有助于减少家庭与邻里矛盾、违法犯罪等情况的发生,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四)促进文旅融合,赋能全域旅游发展。沉浸式体验乡愁、直观感受地方特色文旅资源,一些建设成熟的村史馆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村史馆依山而建,坐落在山泉湖畔,建成开放后,链接周边垂钓园、度假山庄、博物馆等资源,促进自然风光与文旅产品融合,为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水甫村水葩古寨村史馆陈列煤油灯、落地钟等老物件,打造“乡愁”经济,建成开放后,成为了推广水葩古寨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当地村民自从发展乡村旅游以来,近一半的人都吃上了“旅游饭”。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是湖北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村子,该村村史馆通过光电技术展示24个易地扶贫搬迁村原貌,通过数字沙盘展示新农村未来建设,建成开放后,已成为当地研学旅游热点。

二、乐山村史馆建设情况

2022年7月,乐山市在全省率先制定《村(社区)史馆建设展陈指导性意见》,从建设原则、功能定位、展陈内容、陈列布展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为全市村(社区)史馆建设指导把关。截至目前,已建成村(社区)史馆15个,对传承乡村文化,展示民俗资源,涵养文明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夹江县马村镇石堰村村史馆。石堰村是一个以手工竹纸生产为核心产业的村落,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形态,也保存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造纸技术资源,有着“千年纸乡”的美称,已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堰村村史馆坐落于村口千年纸乡牌坊前,以“振业兴村·纸艺石堰”为主题,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通过“纸以何为”“人以何居”“家以何续”“治以何兴”“民以何富”五大篇章,对石堰村及周边碧山村、杨湾村等造纸村落的历史风貌、产业分布、生活民居、造纸工艺和纸乡民俗等方面进行整体呈现,是夹江纸乡文明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一个村庄几千年来的时代变迁,也记载了这一方纸农的生活印记。石堰村村史馆落成,把传统纸乡文明与村民以纸为业的生活形态展示出来,为培育乡村新人文精神,打造新乡村美学,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建成开馆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感受纸乡文化内涵,聆听勤劳的纸农吃“竹根饭”的生动故事,体验“竹——纸——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胡坝村村史馆。胡坝村是一个移民新村,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古时这里是川南茶马古道“阳山江道”一个重要的水路节点,曾见证了古时贸易往来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胡坝村村史馆分为“胡坝村情”“移民新村”“后扶成果”“渔樵新歌”等展览版块,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详细介绍了胡坝村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生产生活和新风新貌等内容。同时,突出展示了胡坝人搬迁至山上,开荒、改田改土,千方百计克服生产生活困难,为龚嘴水电站和铜街子水电站的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移民后扶项目集中安置移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佛手柑特色产业和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取得的丰硕成果。胡坝村村史馆的建成,为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打造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度假胜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市中区牟子镇苏坪村村史馆。苏坪村位于岷江平羌三峡东岸,距中心城区12公里,处于乐山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这里有一个江心岛——古儿坝。近年来,牟子镇以苏坪村古儿坝为核心,依托当地30余年香葱种植经验和1200亩香葱种植基地的产业基础,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景区市场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苏坪村村史馆就建在古儿坝附近、香葱基地旁边。村史馆通过制作精良的视频集中展示牟子镇、苏坪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及未来发展态势,重点通过实物展示带领大家认识红香葱、黑美人等各类香葱品种,展示香葱文化和香葱产业发展情况。村史馆建成对当地整合香葱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平羌三峡生态旅游核心区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四)井研县周坡镇周坡村村史馆。周坡村道路两旁鲜花盛开,极具乡土特色的井研农民画随处可见,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全国文明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周坡村村史馆依托村民闲置的房屋“租用”改建而成,风格朴素,充满怀旧气息。村史馆涵盖“奋进周坡”“毓秀周坡”“印象周坡”等6个主题,以翔实的史料和老旧的器物来叙述、呈现村内大事记、人物故事、村内民情,展示周坡村的历史人文美、自然风光美、特色田园美。村史馆建成对传承地方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沐川县高笋乡安坪村村史馆。安坪村山峦叠翠、茶果飘香、风景如画,安坪村村史馆建在沐川县高笋乡富硒茶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面朝田埂,背靠层次分明的李子林,繁花围绕、白砖青瓦、雅致整洁。馆内通过LED大屏播放沐川发展的专题纪录片,四周分别设“电商+农特产品展销”“沐歌川流”“多彩高笋”“乡约安坪”版块,图文并茂地记录沐川县脱贫攻坚大事记、高笋乡农民武装暴动的红色记忆、东西部协作的江沐情谊、奋战脱贫一线的榜样人物、全国知名的沐川秀美景点等,并详细介绍沐川县优质的富硒土,实物展示富硒紫茶、绿茶、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安坪村村史馆既呈现了沐川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提高了沐川农特产品知名度,拓宽销路、扩大销量;同时也是当地发展变迁的“记忆之馆”,突出乡愁与变迁,让村民了解乡村发展史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三、因地制宜推进村史馆建设

近年来,各地村史馆建设蔚然成风,一些特色突出、设计科学、管理规范的村史馆为当地文旅融合、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乐山市出具指导性意见,也建成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村史馆,但立足乐山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优势,还需深度挖潜、顺势而为,在村史馆建设中再添举措、再加力度,真正让乡村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一)坚持统筹规划、示范带动,让村史馆成为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县、乡三级科学谋划、统筹规划,将村史馆建设纳入本地乡村振兴规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领域、丰富举措。二是坚持示范引领。以“先易后难、先点后面”为原则,优先选择一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自然资源丰富的村落,在群众聚集度高、基础条件好、文化氛围浓、示范辐射强的地方建设村史馆,以点带面,多点开花,激发乐山市村史馆建设动力。三是创新建设方式。打破固有思路、打开思维瓶颈,充分考量地域位置、人口分布、基础条件等因素,采取新建、改(扩)建、融入、多村联建等途径,依托现有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室)、图书室、活动室和村民旧居、空闲房屋、闲置校舍、腾退宗教活动场所、宗族祠堂等场地进行规划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无效建设,以最低的建设成本确保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让村史馆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一是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梳理、挖掘地方建制沿革、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景观、优势产业、特色物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村史馆建馆资源,充分整合、筛选出有品位、有特质、有情怀的资源,打造有乡村地域特色的村史馆。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可以充分利用特色民族文化、古村落传统文化建馆。村史馆建设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追求整齐划一,需着力避免“千村一面”、千篇一律。二是精准定位,因地制宜。以尊重历史、服务群众为导向,因村施策、量力而行。村史馆建设在内容和方案设计上既要充分把握史实,展现丰富的乡村文化,也要有乡土味、接地气;在选址和规模上要具体考量村情民意,既要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也要合理布局,能聚人气。三是聚焦主题,打造精品。明确主题,围绕主题,提炼建馆中心、重点,采用文物文献、多媒体影像、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呈现村情村史,着力打造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质量精品展陈,增强展陈内容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

(三)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让村史馆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家园。一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赠、捐建和村民自筹等方式参与村史馆建设;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民意,实实在在做好村史馆建设,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二是讲好地方故事。收集整理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模故事、人民群众建设家园故事等素材,设计彰显时代特色、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使村史馆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三是留住文化根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渐渐空心化,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历史文化根脉也随之渐渐消亡。村史馆建设要着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乡村发展,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乡村传统美德,赓续乡村根脉文脉,激发人民群众努力拼搏、建设家园的奋斗精神。

(四)坚持建管并重、共建共享,让村史馆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一是完善管理机制。统一悬挂“XX村(社区)史馆”牌子,明确共建单位。建立健全村(社区)史馆日常维护、宣传教育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压实村(社区)干部管理职责。建立物品物件管理台账,展示好、保存好群众捐献的贵重物品物件。发挥“五老”和青年志愿者团队力量,选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解说,确保村史馆免费开放、服务群众。二是用好用活阵地。以村(社区)史馆为文化传播阵地,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和文化服务活动,主动营造良好阅览环境,保障和鼓励人民群众常态化学习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干事创业本领,推进村(社区)德治建设。三是促进文旅融合。将村史馆纳入精品旅游线路,探索开展特色文化研学游,使村史馆成为展示文化的窗口、传承记忆的载体、内外连接的纽带和文旅融合的新阵地,促进资源开发和文明乡风双提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罗润萍 王 柳(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