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37期(总第769期)
【市州动态】
乐山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部门年鉴编纂
乐山市纪委监委多点发力,高质高效推进《乐山纪检监察年鉴(2025)》编纂。
高位谋划,紧抓责任落实。把年鉴编纂工作纳入机关督查督办重要内容,委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书记专题会,研究确定年鉴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组成人员,建立“主要负责同志牵头+领导班子成员审核+各部室负责同志主抓+各部室编辑供稿+编委员会办公室组稿”工作机制。编委会办公室根据市纪委监委2024年度工作情况,征集委领导、部室负责同志意见后,形成《乐山纪检监察年鉴(2025)》编纂大纲及分工方案,明确编纂供稿任务和审核责任,有序推动年鉴编纂组稿工作。
高频调度,紧抓编纂进度。编前精心组织研究。全市年鉴编纂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市纪委监委赓即召开专题工作会,传达学习推进会精神,研究年鉴工作计划,商讨年鉴编纂体例。编中强化跟踪指导。坚持把“高质量”作为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年鉴编纂相关文件及规范要求,利用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室(部)例会等定期通报年鉴编纂进度;建立年鉴编辑部工作群,明确专人每周跟进督促,一对一开展编纂指导,结合实际优化调整编纂体系,反复打磨完善框架、行文,确保年鉴内容全面系统、丰富详实。编后严格审核把关。编委会办公室牵头,编辑部全体成员根据质量、保密、规范等要求,围绕文字、格式、内容等开展初稿审核工作,针对内容冗余、数据统计口径不一等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针对不适合公开数据和内容,进一步脱密脱敏处理,严格把好年鉴质量关、保密关。
高质要求,紧抓特色突出。突出正风肃纪反腐工作成效。聚焦监督执纪、案件查办等重要工作,设置专述文章、调研文章2个类目,专门选取收录市纪委全会工作报告以及重要领域、行业调研报告,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市纪委监委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领导下,以“案件质效提升年”为工作主题,推进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凸显纪检监察乐山特色。在亮点工作类目中设置10个条目,重点突出政治生态“两个体系”建设、澄清正名工作办法等亮点工作。
(乐山市纪委监委 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南充市、泸州市合江县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
3月26日,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规划表》,明确全市各县(市、区)2025年度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目标。4月1日,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省地方志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进度和质量把控的通知》,9个县(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就全市镇村志编纂出版情况交流发言,面对面交流方法举措。会议强调,2025年全市要新启动乡镇(村)志50部、完成总纂70部、终审验收65部、出版印刷60部,各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倒排工期,顺排工序,采取务实举措,把好关键环节,在确保志书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编纂出版进度。
合江县多举措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广聚民力,构建宣传矩阵。创新“线上+线下”动员机制,通过网络宣传、院坝会等形式,激活专家学者、乡贤名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镇村居民参与热情,打造全民修志“同心圆”。深挖细掘,建立资料网络。践行开门修志理念,开展地毯式田野普查,同步推进非遗技艺、方言俗语、民间故事抢救性记录,对各类资料认真考证、准确使用,让“消逝的乡愁”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记忆。精研笃行,强化培训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和编纂难点,组建由档案专家、史志学者、非遗传承人组成的“跨界导师团”,实施 “一镇一策” 精准培训,对编纂人员进行专业指导。铸魂提质,严格审核把关。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对涉及非遗技艺、古镇肌理、红色文化等内容进行专项把关,如《尧坝镇志》经8次修改,生动呈现“川南民居活化石”人文魅力,再现原汁原味文化风貌。聚合资源,争取各方支持。有效整合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资源,破解经费保障难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倒排工期、细化节点,明确完成时限、标准,确保编纂工作扎实推进。
3月27日,梓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乡镇志、村志编纂培训会,就乡镇志编纂步骤、资料征集、基本篇目和特色章节设置等作讲解,并结合自身编纂经验,对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给予分类指导。会议强调:各镇(乡)要明确任务目标,倒排工期,切实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要突出质量为本,把好内容关,建立“档案+口述+实物”三重验证机制,切实保证记录真实性;同时严格落实“三审三校”流程,实行“谁编纂谁负责”终身责任制。2025年,梓潼县将启动4部乡镇志、3部村志编纂工作。相关镇(乡)分管领导、编纂骨干20余人参训。
4月16日,隆昌市召开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指导联席会第二次会议,通报全市镇村志编纂推进情况。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文荣强调:一要提高认识,务必认识到镇村志编纂随着时间推移愈加重要,党委和政府要加以支持,做好人力和经费上的保障;二要加快进度,抓好统筹,尽快启动,留足资料收集时间,确保跟上编纂进度;三是加强协同,做好内部、镇村,上下协同,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要加强目录制定、资料收集、政治把关等业务指导,各镇(街道)要做好编纂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把关,确保编纂质量。13个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4月8日,蓬安县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会,传达学习省地方志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进度和质量把控的通知》及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启动第四批共5部乡镇(街道)志、5部村(社区)志编纂工作。会议强调:要压实责任,把镇村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人编纂,定人定岗定责;要加快进度,瞄准目标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尽快成书;要保障质量,在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志书编纂中,切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确保志书质量过硬。
4月2日,邻水县召开镇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地方志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进度和质量把控的通知》,通报当前镇村志编纂情况,分享工作经验。会议强调,编纂镇村志既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与传承,也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各镇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凝聚共识、用心用情、按时按质完成编纂任务。全县25个镇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50余人参会。
〔综合相关市、县(市)信息〕
自贡市大安区、绵阳市三台县等地
积极推进2025年度志鉴编纂
4月2日,自贡市大安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2025年全区重点供稿单位年鉴编纂业务培训会,总结《大安年鉴(2024)》编纂成果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2025卷年鉴编纂任务。会议围绕年鉴框架设计、条目撰写规范、数据采集要点及常见问题解析等进行专题培训,并结合实例对政治表述、涉密信息处理等关键环节作重点指导,与会人员就编纂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4月3日,三台县召开年鉴、镇村志编纂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市党史地方志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和县委书记曾建军对地方志工作的批示精神,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安排部署《三台年鉴(2025)》编纂供稿工作,对部门(行业、专业)志编纂相关规范提出要求,明确2025年全县镇村志编纂任务,就乡镇志、村(社区)志编纂作业务培训。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130余人参加会议。
4月8日,广安市广安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年鉴编纂业务培训会,从合格篇目、年鉴特色、条目规范、内容筛选等讲述如何打造精品年鉴。会议强调,各供稿单位应秉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统筹把握好本行业领域工作重点和亮点,积极整理、留存、提供好历史资料,按时保质完成供稿任务。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供稿人员100余人参加培训。
(综合自贡市大安区、三台县、广安市广安区信息)
井研县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
近年来,井研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
强化统筹布局,厚植保障根基。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组建相应工作机构,由“一把手”牵头,明确专人负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专人修志”工作模式,为编纂工作筑牢组织基础。二是制定系统规划。2021年5月,全县启动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确定13个镇、1个街道及1个重点村的编纂任务。截至2024年底,1部完成编纂出版;2部进入终审阶段;2部完成初稿编纂。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将编纂和出版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按计划分年度划拨至镇(街道)。县地方志办对经费使用进行统一指导和全程监管,为编纂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围绕关键环节,健全指导体系。一是精修纲目架构。各镇(街道)围绕地域特色拟定志书纲目,依据资料收集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多轮研讨,制定贴合实际的纲目。二是拓宽资料渠道。针对资料收集难题,各镇(街道)编纂人员主动作为,通过查阅县档案馆档案、采集口述资料、实地考证等方式广泛收集资料。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骨干,邀请方志专家集中授课,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专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招募一批志愿者,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文字与地缘优势,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编纂团队;邀请一批方志专家,跟进工作进度,答疑解惑、参与审稿,保障编纂质量。
精细督导流程,铸就精品志书。一是锚定时间节点。将编纂工作划分为建立机构、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审查、验收出版五个阶段,制定详细时间表。每年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通报进度,压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承编单位的纲目设计、资料收集及整理、初稿撰写、志稿审查等工作进行督导,全程跟踪编纂进度,总结提炼先进经验,推动编纂工作有序开展。三是严格审查标准。落实“三审”制度,初稿完成后,送镇(街道)分管领导、熟悉镇情的老干部、县地方志办业务骨干审读,提出修改意见,逐一补充完善,经镇(街道)主要领导把关形成定稿后,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分管县领导审阅,再送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指导,经编辑人员反复修改后,报县委宣传部审查,申请内部准印号出版,确保志书质量。
(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请点击查看原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