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40期(总第772期)
【特别关注】
方志文化进校园 育人铸魂谱新篇
四川推进“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以来,四川省教育厅(简称教育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简称省地方志办)在全省积极推进“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制度化设计、分类化实施、融合化传播,推动方志文化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筑牢青少年文化自信根基,开创史志育人新局面。
一、主要做法
聚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创新开展“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指导各市(州)教育和地方志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方志文化进高校、进中学、进小学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逐渐成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载体。
强部署,做好顶层设计。聚焦加强优质文化供给、推进教化育人等重点任务,2020年起,省地方志办将“方志文化进校园”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加强建章立制,做好顶层设计。2023年12月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建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小学建立史志文化宣传阵地。2024年3月,教育厅、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史志文化宣传工作的通知》,强调全省教育部门、地方志部门协同推进史志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队伍组建、活动开展。2024年8月,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的意见》,引导全省地方志部门围绕“四川方志大讲堂”品牌,结合实际打造方志文化宣讲子品牌。
抓推进,高效分类实施。一是省级层面做好示范带动。省地方志办在川渝两地18所高校设立18个方志馆高校分馆,2023年6月提出“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构想并在西华师大举行首场试讲。2023年10月组建四川省方志文化宣讲队,2023年12月印发《“方志文化进高校”宣讲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方式等提出规范要求。二是指导各市(州)积极推进。将志鉴成果送进学校史志阅览室,在有关学校设立史志主题图书角和文化墙(廊),结合学校日常教学探索开展史志知识竞答、史志主题演讲、史志故事征文、绘画、特色文艺展演等方志文化宣讲,全省“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广宣传,提升宣教实效。省地方志办顺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制作展播《方志文化高校行 红色印记耀巴蜀》《以志润心 育才铸魂——四川省探索方志育人的新实践》主题视频,在“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中采取“现场宣讲+网上直播”形式,线上通过“方志四川”视频号直播且可随时随地回看,增添了活动趣味性、互动性、高效性。通过“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四川省情网、《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等载体,宣传全省方志文化育人经验做法。
二、成效亮点
联动教育力量,纳入学校思政课程安排。深耕存史修志主责主业,以地情资源活化传承为抓手,为教育系统创新思政教育提供鲜活教材支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泸州市组建以学校思政教师、优秀少先队员等为骨干力量的史志文化宣讲队,开展“本土红色文化师生演”思政课展演活动。资阳市、攀枝花市仁和区、绵阳市游仙区将史志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文化课全过程,打造形式新颖、入脑入心的史志主题思政课。
推动宣教结合,打造宣讲特色品牌。“四川方志大讲堂”成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2023年6月至2025年4月25日,省地方志办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3所高校举办14场“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2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听取讲座,做法经验被“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省教育厅网、中新网、四川教育电视台、教育导报网等媒体报道。
推动校地融合,举办史志专题活动。成都市开展第二届“志成都·知未来”方志文化进高校系列活动,举办成都历史文化线上知识学习与竞赛、书韵飘香进校园、“AI畅想成都历史故事”短视频征集、“方志文化大讲堂”暨方志馆参观研学等活动,全国131所高校超10万学生参与;举办第二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吸引超100万中小学生和家长参加。
推动资源整合,共同唱响主旋律。成都市举办首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活动,评选出30堂方志好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近30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荣获成都市“2024年度教育共生典范”奖。泸州市转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编纂《中央红军长征过泸州》《陆更夫》等系列连环画,联合有关单位出品动漫《泸州历史一分钟》两季40集。阿坝州州县共建“志中阿坝”微信公众号,数百名方志爱好者出任“方志主播”,建立“你点我讲”的点单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全民读志、志慧阿坝”活动覆盖面。
三、经验启示
通过“喜闻乐见”的内容拉近传播“距离感”。注重因地制宜确定选题,注重体现当地历史变迁、文化传承、风土人情等特色,精心打磨授课内容,拉近史志与群众的距离。如,在“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宣讲中,《这就是阿坝——地方志视野下的多彩阿坝》《“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方志之情与方志之义》等主题,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烟火气,有效激发了群众兴趣和热情。
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受众“获得感”。注重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善于思辨特质,选取话题性、参与性和热度较高的题材,提前制作宣传内容,确保受众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如《蜀道考古调查及历史文化研究》《苏东坡:家风熏育下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等,不仅有专家讲座、还有互动交流,达到了交流思想、深化思考的效果。
通过“互促共享”的理念增强各方“参与感”。以活动及大赛为契机,以新媒体为媒介,吸纳社会群体为方志文化传声。2024年,省地方志办、团省委联合举办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及“史志杯”春节文化朗诵作品征集活动,吸引全国十余省(市)社会公众参与,收到5500余件参赛作品,1167件作品获奖,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传播。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质效,推动全省“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
(省地方志办)
请点击查看原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