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 ‖ 广安王氏家族 湖广填四川的人文化石
20世纪70年代,父亲在华蓥山里一个叫作王家湾的村级小学教书,于是我也在这山清水秀的山湾里住过几年。学校附近有两座山寨,一座叫作敦伦寨,一座叫作青龙寨。两座山寨虽然离家很近,但因忙于上学当年竟然没上去过。最近才知道这敦伦寨是当地王氏家族的一座风水山。
王氏家谱上的王家湾地形图
这次到桂兴镇采风,我又回到少年时代生活过的王家湾。一别40余年,故地重游,眼前的山山水水是那样亲切熟悉。不过,除了重游故地,我更想从历史的角度对这里作一番考察,因为这里是桂兴屏山王氏家族入川后最早的落脚点。康熙三十九年(1700),这支王氏家族由王仁杰、王仁信从当时的楚北道来到四川,辗转到桂兴,卜兆白龙洞,族居白龙洞上湾、洞坪和干洞湾。因这几处地方皆群山如屏障环抱耸立,于是后来这支族人的高高祖王中纯便将这里取名屏山,而这支入川王氏也就被称为屏山王氏。白龙洞也因王氏家族的入住而渐渐改名王家湾。
在桂兴《王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州沿东百里许,大山有白龙洞焉,其间居民唯王氏家盛。山形环抱,竹木丛茂。当春夏之交,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山地而有河畔之声。四方来者但见一峰未平一峰又起,觉无路可入。而临其地,则四面开阔,村居稠密,鸡犬桑麻,相与往来,有桃源景,有隐士风。”这里所描写的地方就是数百年前的王家湾。但是这并非屏山王氏祖先刚来此地时的景象。王氏家族刚来这里时,此地环境相当荒凉,整个王家湾一带据说就只有一两户人家。白天林木遮天蔽日,夜晚山风呼啸令人胆寒。而更让人害怕的还是随处可见的野兽。
王氏家族老谱
从《王氏族谱》的记述中可以看到,王家湾发生的根本变化应在王氏入川的第三代。此时的王家三世祖王礼祥(1716—1788)是一个头脑精明、善于开拓的人。他在前辈开垦的基础上根据白龙洞山地多、田土少的实际情况,率族人在王家湾一带的山上广栽白夹竹,利用其为原材料,开纸厂,搞实业,以此兴旺家族。他和族人垒石挡土,挑泥造田,种植稻谷。山区气候阴晴变化大,干旱水涝时有发生。王礼祥发现当地五斗山下有一深潭,名塘湾,其水长年不断,尤到夏天,塘湾之水日涌数次。但因有山坳阻隔,潭水不能自流灌溉。加之山坳一带系石灰岩石,坚硬难凿,王礼祥便组织人力,挑来原煤堆砌于山坳石头上,以火燃烧数日,令山石炸裂疏松,然后再用钻子打凿成渠,引水下山。在他的带领下,王氏家族齐心协力,一改王家湾一带的荒凉之貌,使之成为桂兴山区的一片江南之地。于是便有了前面文字中所描写的情景。
干洞湾的王氏家族古墓
王礼祥不但人很精明,吃苦耐劳,“事亲至孝,尝割股啖亲治病。”即便告别这个世界也很坦然自如,《王氏族谱》如此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二十二日,公沐浴,衣冠,集家人于堂,叮咛告诫,谈笑而终,享年七十三岁。里党相传为美谈。”
至王氏入川第四代,家族人丁兴旺,田业广置,竹山绿浪翻滚,纸厂生意兴隆,堪称家大业大,成为桂兴乃至渠江以东的一个名门望族。其家族分布也逐渐扩展,形成了三大区域:一是最早落脚的王家湾,称为上湾;二是今天的云霄洞一带,称为下湾;另有干洞湾,即今五里坡一带。王氏后代曾给我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广安有三大场镇,代市第一,花桥次之,观阁第三,人称“一代二花三观阁”。每逢场期,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去这些地方赶集交易。而代市离桂兴最近,因此去代市赶场交易成为王氏家族的习惯。王氏祖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王家去赶代市,不要去踩别人的田埂,要走在自己家的土地上。话语中之自信与霸气令人惊叹。果然,王家后来大力扩张土地,其地界渐渐由桂兴山上延伸到山下,一直达到今天前锋区的得胜乡凤米垭一带。足见其财力之富裕,实力之雄厚,势力之显赫。
后龙山王氏家族古墓上的精美石雕
到王氏家族第五世祖王育忠(1776—1841),为缅怀祖宗功德,他重修了当年先辈所凿王家湾双水井。称其双水井,是因该井同一水源,两孔井口。王育忠在井边勒石刻碑,碑文曰:“吉地发祥远,醴泉吐秀长。康熙三十九载庚辰年,高祖王公讳仁信先君自楚来川,蒙息安插斯土,地名白龙洞,上湾古屋基立宅居住,宅后左角石厚土深,亘古未出之水,今有王育忠重修。道光十四年甲午岁四月初六日良辰吉旦立。”至今,两口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水井人们还在使用。
王家祠堂的房屋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雕花
这里,特别要提到王氏入川第六世祖王中纯(1803—?),此人颇值大书特书。王中纯,字定矩,号心一,太学生。饱读诗书,腹有韬略,大展三槐遗风,在王氏家族的发展上倾注了一生心血,为王氏家族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咸丰二年(1852年)建筑敦伦寨。敦伦寨是王家湾中一座地势独特的山峰,山峰与周围的山岭完全脱离,于山坳之中拔地而起,傲然独立。昔有李南滨《敦伦参天》诗曰:
祠比嵯峨万古传,敦伦高耸接遥天。
家人探手星能摘,稚子携床月伴眠。
绕砌香兰烘日角,横窗丹桂拂云巅。
此间搔首频相问,君到广寒曾几年。
诗前有一小序:“祠比尖峰,挺然独立,蔚然深秀,群山罗列如儿孙之绕膝,因以敦伦名焉。甃石为寨,灯火辉煌,直接星月,势若参天,动人仰止之思。”
残留的敦伦寨寨门
当年修建敦伦寨时,许多族人不很理解,甚至反对,认为深山之中建此山寨实无必要。王中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但他力排众议,坚持完成了这座山寨的建造。就在这个山寨完成后的同治三年(1864),王家湾遭遇了一场自王氏家族进山以来的空前匪乱,一伙盗匪先后数次抢掠王家湾。最后一次,盗匪猖獗至极,欲血洗王家湾。面对匪乱,王中纯不计当年有人反对修寨的过节,冷静沉着,组织转移全湾百姓于敦伦寨上,躲避屠戮。盗匪见状,数番强攻敦伦寨,然而因其地势险要,寨墙坚固,最终未能克复。气急败坏之下,盗匪放火焚烧了王家湾几代人修建起来的房屋院落。这是王氏家族自入川定居王家湾以来,这里遭受的一次空前劫难。但因有了敦伦寨,乡里百姓得以免遭涂炭,敦伦寨也成为王家湾百姓的救命寨。当初人们对王中纯坚持修筑此寨的非议至此平息,乡人无不赞其远见卓识,王中纯也因此备受人们尊崇。
敦伦寨与王氏祠堂的关系图
王中纯完成的另外两件大事则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主持修建的屏山王氏祠堂大功告成;精心编撰的《家谱》也于同年告竣。如果说前之先辈在开垦家园上曾奠定王氏家族发展经济基础,那么王氏宗祠的建成,则让曾经历经艰辛、含辛茹苦的王氏祖先们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也为族人提供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精神家园。据《王氏族谱》记载,当年的这座祠堂位于敦伦寨下,依山而建,蔚为壮观,颇有气派。堂前两侧旗杆林立,桅杆高耸,这桅杆墩础高达80厘米,直径120厘米。《王氏族谱》还留下了当年人们祝其落成的贺词:
卓卓高山,炉锤何时。怪石森立,古树参差。
千秋万岁,俄而为祠。尔宇大启,堂构斯基。
以凭灵爽,阜笃宗支。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王家祠堂是被毁后重建的,称之为王家新院子,也有数百年历史,但规模完全不可与当年最早所建同日而语。
“夫人纲,人纪之原,而为万化之所从出者也。试思人既有是姓,则必有是祖;有是祖,则必有祖所出之原,是犹仰止者必企其极,循流者必会其源。”王中纯所编《王氏族谱》即遵循这一思想进行。在王氏家族入川之前,实际已有《王氏族谱》。这本族谱最初是由王氏梅山三世祖王仲连撰写,“仅及三世,人尚简少,事迹无几”,其时是明宣德四年(1429)。到正德元年(1506),六甲王永铎、二甲王以渊第一次重修族谱,增加了其间近八十年的记录,并请大学士杨世奇为《族谱》题写了序言。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春,王氏家族的先祖们在湖广江南镇开始了第二次重修,记录了距第一次重修后两百多年里本族子孙繁衍等等情况,第二年七月付印。咸丰九年(1859),王中纯所组织的家谱撰写,则是入川后在前述《王氏族谱》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的第三次重修。
该《王氏族谱》三易寒暑,从众多的支派中分列出屏山一支,为入川屏山王氏广安分支编撰了这部传世家书,让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家族终于有了一个完整有序、真实可依的记载自己源流发展的家族系统谱牒。就如《王氏家谱》序言所言,这部家谱的完成,使王氏家族能够“上以明祖宗之世系,下以别子姓之尊卑”。同时,这部《王氏族谱》也为后人研究这个家族的发展历史留下了真实可鉴的珍贵史料。
同治三年(1864),盗匪抢掠王家湾几次,攻不下敦伦寨,便放火焚烧了王家湾,这是王家老院子的旗杆桅墩。
就是这位王中纯,在同治元年(1862),“滇匪犯境”之际,“募勇堵隘,骆制军嘉其功”,为其“奏请六品顶戴”。
至王氏家族入川第八代时,整个王家湾已至登峰造极之态,人丁兴旺,院落鳞次栉比。从白龙洞上湾过老院子到新院子,亭台楼轩,一座连一座,宛如伏龙。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走遍王家湾,雨雪不湿鞋”的说法,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此地的宏伟繁荣。这些气派景象我们现在还可从当年的一些诗词中见到。有一首《元夕庆庙》这样写道:“里有神庙,亭曰‘大有’。年例元宵,两岸轮流庆赏,维时少长咸集,把酒欢歌,辉煌彻夜,盖本古人祈谷之意也。”
王家祠堂,现在的王家大院,已经没有当年的风光。
从王中纯1861年建祠、修谱,迄今已150余年。其间,屏山王氏也与全国各地氏家一样,经受了历史的风风雨雨。站在一棵剩孤零零的千年大柏树底下,我以敦伦寨为起点,将视线绕着今天的王家湾做了一次认真的扫描,当年的繁荣气象确实已难寻觅,但我却并不为眼前的景象而失落。历史就是这样,总是不断地循着自己的轨迹,以自己的规律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文/图:邱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