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族谱研究>详细内容
2022-11-30 00:12:35

七旬老人20年修成“终极家谱”

作者:何方迪 发布时间:2018-09-20 00:47:00 浏览次数:1782 【字体:

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史记》曰: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在中国,修家谱、撰方志,是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一本家谱,可窥历史风貌。  成都彭氏后人彭忠东,是一位74岁的老人,多年来在编纂家谱、人物志方面,投注大量心血,成果甚丰。彭忠东耗时20余年编写的《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收录了世界范围内三万余彭姓人士信息,时间跨度近5000年。全书1400万字、编纂条目7256人、正文页码7172页…… 

修缮族谱开启了修志之路

彭忠东原籍广安。他回忆,自己8岁的时候,有天看到家里有一本粉红暗花缎子硬壳装裱的小册子,但不知道是干嘛的。“后来了解到这是父亲手抄的《彭氏族谱》。”上世纪90年代,彭忠东调到成都工作。1994年,他的父亲从广安带来了两本家族族谱。

看到族谱保存完好,彭忠东很意外,同时萌生了一个想法:用电脑打出来。凭借在单位学习的电脑技术,彭忠东将两本家谱打印成24页纸。在族谱的序言里,彭祖等彭氏名人和彭家耕读传家的理念第一次进入了他的视线。

1996年,年岁已高的父亲给彭忠东提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专门收集彭家的名人?”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彭忠东先后去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等地查阅彭氏名人,“我和哥哥抄了几本回来,然后再录入电脑打印出来。”就此,彭忠东的第一本人物志诞生——《彭氏人物文录》。

出于帮助族人深入了解本支家族,体味祖先奋斗的历程,彭忠东萌生了编著“彭氏人物志”的想法。

彭忠东决定扩大范围,“不止是收录名人,还要包括士、农、工、商等阶层。”彭忠东四处走访参加彭氏文化研讨会,尽可能多结识彭姓人士。2003年,彭忠东在成都牵头成立了彭祖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共同收集整理彭氏人物志。

彭氏后人彭忠东多年来编纂家谱、人物志呕心沥血。

编写丛书不顾病痛咬牙坚持

2008年,《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三卷本出版,彭忠东透露,身边很多彭姓人找他买书。“我自己手上的一套也送给别人了,”彭忠东笑道。

每天在电脑前10多个小时录入信息,让彭忠东的身体逐渐吃不消,“双脚肿得厉害,很难坚持。”除了双腿肿胀外,双眼时常干涩、流泪。彭忠东本打算暂时罢手。上海一位宗人朋友建议他,一定要坚持编到第5卷。

编写完第5卷后,彭忠东的手里还握有6000页的原始件。但他并没有停止编写丛书的行动。“这都是宗人提供的资料,我实在不甘心把这些资料扔了。”

彭家聚会

力求证明彭祖文化有依据可寻

三年前,华西都市报曾刊登报道《四川百万彭姓人始祖是彭祖》提到,在绝大多数四川彭姓人看来,彭祖是祖先。四川的彭山和彭州,因彭祖而得名。这个观点也被彭氏后人彭忠东认可。

因此,在编写《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时,除了收录彭姓人士外,彭忠东还特别花了一卷的内容着重描述彭祖与彭祖文化,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力求证明彭祖文化有依据可寻。

彭姓的主要起源:颛顼的后裔

彭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如今有760多万人口,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数量的第32位。湖南彭姓人口大约有150万,是彭姓第一大省。

其次是四川,大约有101万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入川的彭姓人后裔,分属不同的宗支。另外人口较多的省市还有湖北、广东、江西、重庆、河南、贵州、安徽等。

四川各地中,成都彭姓人口最多,有12万多人;宜宾有8.5万多人,名列第二;南充有7万多人,资阳有6.9万多人,乐山6.6万多人,内江、达州各有6万多人,眉山有5.9万多人,巴中有4万多人。

彭姓的起源相对其他姓氏来说,比较简单。目前主流的看法是,彭姓出自黄帝的孙子颛顼后裔篯铿(彭祖),并奉他为始祖。

四川的彭州和彭山,因彭祖而得名。因彭祖而起的养生文化,风靡海内外,已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产业。

族谱跨度5000年 “七十二行”俱全

在《2018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中,有三万余彭姓人名被录入。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从上古、夏商周一直到当代。其中有达官显贵、戍边卫国保家者、商贾山人、文人墨客,也有耕耘三尺讲台的育人者,躬耕农事者,“七十二行”样样俱全。有彭氏祖母、媳妇,也有彭氏巾帼、女儿,为此彭忠东专门编了一卷《彭氏之花》。

有百岁老人、社会中坚,也有登上才艺选秀的青少年。比一般家谱更有可读性的是,书中在介绍某个人物的时候,会附上一段关于该人的生动文字介绍。比如收入书中的一位彭氏年轻人,是公交公司的一位轮胎修理员,他会到街头义务除钉,无私帮助他人。书中是一篇关于他的详细新闻报道。

茫茫人海,如何找到如此多的彭姓人士?彭忠东分享了自己的寻找秘诀。“首先就是看报纸。”他透露,凡是能带来正面影响,都可以录入,所以经常留意报纸上有无姓彭的人士。

翻看一页人物志,彭忠东基本复制了新闻原稿内容,只是补充了人物学历、年龄、籍贯等信息。除了看报这个途径外,彭忠东也会四处收集彭家族谱,靠着逐渐积累的口碑,彭忠东的邮箱收到了全国各地的彭家族谱,“国内有新疆、东北、福建等地,国外有马来西亚、英国,有些宗人朋友带着族谱不远万里来找我。”

20年编写终封笔 是家史也是国史

古稀之年,彭忠东开始了七卷、八卷的编写工作。他透露,这部分是最难的,“总纂的是1950年以来出生的彭姓人物,他们当中很多人信息不全。”最困难莫过于对方不愿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女士的年龄,彭忠东说,每次打电话或视频聊天,对方最多透露学历和工作,不愿说年龄。

为此,彭忠东只能根据对方参加工作的年限,推算他(她)的出生日期。今年6月,彭忠东完成了第8卷的编写,历时20余年收集整理,终于在74岁封笔。看着眼前一摞厚厚的样书,彭忠东等待着有朝一日能顺利出版。

如今,彭忠东可以很轻松地和宗人朋友聊天喝茶,不用为收集资料四处奔波,也不用一天17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录入信息。回忆这段编写之路,彭忠东嘬了一口茶,“很多给我帮助的宗人都去世了,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他的老朋友也是这套书的顾问——78岁的前地勘专家彭世孝这样评价:“家史是国史的组成部分,这本书虽然谈的是宗族,但是真实,和国史、方志一样成系统和脉络,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方迪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