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巴中市>详细内容

巴中市地情

水产业2010年以来,全市水产养殖规模总量位居全省前十,县(区)均步入了水产品产量万吨县的行列,拥有鳜鱼、青鱅、大口鲶、娃娃鱼、重口裂腹鱼、金鳟、虹鳟、裸鲤、团鱼、巴山泥鳅等名优特品种。成功申报了通江县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恩阳河中华鳖和南江县焦家河重口裂腹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个自然保护区,并有14个水产养殖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富硒茶叶  巴中市与中茶所、川农大、省茶研所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完善茶业规划,调优产品结构,凸显兰花香、板栗香、清香三大香型特色,开发茶叶新产品5个,引进龙头企业3家。深入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共建战略,打造“巴中云顶”茶区域公用品牌,并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题名。连续举办两届“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巴中云顶茶先后荣获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第十一届“中茶杯”特等奖、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活动一等奖。现有茶叶省级著名商标2个,注册企业品牌11个。“云顶绿茶”“云顶红茶”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d86eba89868140e48529b7eaf5baff77.png

巴中云顶茶

银耳产业  通江银耳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栽培于清代,成为清廷贡品。“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通江银耳因其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独特的大巴山青冈原料,独特的原生态段木栽培方法,独特的银耳文化传承,素有“耳中极品、菌中之冠”的美称,具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补气活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之功效,被列为《中药大辞典》,被收录到《四川道地中药材志》、《全国中草药汇编》,被确定为四川道地中药材之一。已建成“一带”(小通江河流域银耳产业带)“两园”(中国通江银耳文化博览园/诺水河梓潼食用菌示范观光园)“五区”( 周子坪食用菌万亩示范区、诺水河食用菌万亩示范区、梓潼食用菌万亩示范区、陈河银耳万亩示范区、涪阳银耳万亩示范区)的生产格局。食用菌加工和经营的企业已达16家,产业链不断延伸,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常年银耳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达2700吨(干品),产值达6亿元。

c9e67034fc9a4168955ba9fe1f72b68a.png

通江银耳

生物医药  依托富集的巴药资源优势,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机遇,2011年8月,市委、市政府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巴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2016年编制了《巴中市“十三五”草本中药材发展规划》,切实优化巴药特色产业带、优势品种空间布局,现基本建成南江县兴马—东榆5万亩金银花,通江县小通江河流域5万亩银耳、大通江河流域3万亩附子、白芍、伏苓,恩阳区渔溪片区5万亩川明参,巴州区水宁寺—白庙3万亩丹参,平昌县白衣—青凤3万亩白术、芍药、当归等10条巴药特色产业带。大力巴药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草本中药材龙头企业25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66家,带动全市巴药种植面积达64.64万亩。加工工业发展加快,全市现有生物医药加工企业8家,其中规模企业4家,年加工处理各类中药材能力达到2.57万吨,实现生物制药和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产值14.2亿元。“医药+康养”不断融合,坚持药旅融合、文旅融合,推行以“巴药+养生旅游”模式,建成平昌县芍药花海、牡丹花海,南江县金银花海、万寿菊花海等一批乡村康养示范基地。

来源:巴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5-29 08:43:46 浏览次数:
终审:李群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