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成都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
一、总体布局
成都高新区管理面积237.22平方公里(其中与成都市双流区合作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44平方公里,与成都东部新区合作共建未来科技城60.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2022年末常住人口618616人。
二、主导产业
成都高新区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引龙头增动力,主导产业提质进位。电子信息产业支撑有力。引进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项目、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2个百亿级重大项目。获评2022年全国第三代半导体最具竞争力产业园区,高居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榜单第三位。医药健康产业进位提速。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20%。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等4个高能级500强项目落户,全国唯一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全国首个示范平台落地。在科技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进位至第三。数字经济量质齐升。数字服务业实现营收1431.4亿元、同比增长8.9%。引进腾讯未来中心、抖音生活服务全国总部等2个百亿级项目。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全省首个智能驾驶示范场景。金融业、商贸业集聚发展。以交子金融商圈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引进5家国内金融科技领先企业;SKP等重大商业项目建成开业,涵盖首店品牌222个,一线大牌覆盖率达98%。
2022年,累计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6家,其中国家级61家,约占全省1/4;引育中外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14名,累计聚集各类人才超75万人。创新动能加速生成。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320家,净增量首次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3900家、增长约25%,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四上”企业研发投入实现137.78亿元、增长31.2%。累计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8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1家,在孵企业达1.7万家。科技金融深度赋能。产业基金确立“5年3000亿”目标,全年注册基金704亿元。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获评“2022最佳天使母基金TOP10”第六名。新增上市企业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中西部第一。
电子信息产业聚集英特尔、华为、京东方、戴尔、德州仪器、富士康、奕斯伟、业成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以及网络通信四大产业链,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175家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类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307.28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建有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聚集赛诺菲、艾尔建、倍特、蓉生、地奥、迈克生物、美敦力、成都先导等300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集群。2022年,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推动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成为全省唯一获商务部批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动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揭牌运行。
新经济产业以新川创新科技园、瞪羚谷、天府软件园等产业社区为抓手,聚焦游戏电竞、在线视频、数字音乐、高端软件、无人机、智能网联、XR扩展现实等新经济细分赛道,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汇集各类新经济性质企业达13万家,累计培育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潜在)17家、瞪羚企业653家、种子期雏鹰企业805家。2022年,规模以上新经济属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250.09亿元,同比增长9.08%。
三、公园城市建设
成都高新区正以“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为目标,塑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2年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20所,增加学位15420个,成都高新区入选首批创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截至2022年底,全区中小学65所,幼儿园146所;全区医疗机构1053家,其中医院37家;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每年开展文体活动超过5000场次,参与人群超过100万人次;森林新增蓄积量0.02万立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3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累计建成投用绿道里程达389公里,建成11个城市公园、50个小游园微绿地,交子公园社区、骑龙湾等8个公园社区和交子大道片区、铁像寺水街片区5个重点示范街区高水平建设。
四、营商环境建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六大生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2022年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71738户。打造了工程建设“一站式”审批审查服务中心,集中集成项目审批链条全部事项,重大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办结。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开办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设立登记实现“零费用、4小时、最多跑一次”。于全省率先开展“一业一证”改革, 20个行业实现“准入即准营”。开展政务服务综窗改革,推出区块链授权证明、区块链印章服务。打造“数字税务员工”,综合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8.75%,让纳税人办事更轻松、更智能。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比率达90%以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